唐朝詩人白居易在描述農民勞作的不易時寫道:“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為了有好的收成,農民們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即便如此,秋收後他們依舊有人吃不飽飯。
而民以食為天,吃飽喝足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如果能有一個東西,不需老百姓費一絲力氣,便能流出白花花的大米,那該有多好?而在福建也確實有這樣一條奇怪的石縫,相傳每天能流出一碗米,供附近的僧人食用。具體是怎麼回事呢?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出米巖的來歷
在福建省仙遊縣有一個獨特的景區,名為“出米巖”景區。而它之所以遠近聞名,就是因為石縫中流出一碗大米的神秘傳說。相傳在唐朝時期,無了禪師在福建省仙遊縣榜頭鎮的大柿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廟,一方面是為了向周圍的百姓弘揚佛法,另一方面是為了自己能有個落腳之地。在無了禪師的苦心宣傳下,越來越來的百姓開始信奉佛教,時常有人來寺中參拜禮佛。
有一天,無了禪師去旁邊的山上拾柴火。在路過一塊岩石時,發現石縫中流下一道細細的“水流”,但顏色卻與正常的水流不太相似。無了禪師走近一看,這哪是水,分明是白花花的大米。他急忙找來一個碗,石縫流出一碗大米後便不再流了。第二天,無了禪師繼續來石縫外出等待,它依舊流了一碗大米。
無了禪師和寺中和尚大喜,將旁邊的岩石命名為“出米巖”,而他們的寺院也改名為“出米寺”。從此,這個傳說就在當地流傳開來。和尚們都認為這是佛祖的恩賜,因為隨著寺中和尚的增多,流出大米的數量也逐漸增多,恰好夠一個寺和尚們的口糧。有時和尚們吃不完,就將這些糧食屯下。
出米巖為何不出米了?
後來環境變化,當地發生天災人禍,老百姓食不果腹,出米寺的和尚們便拿出餘糧救濟百姓。但災民人數眾多,出米寺的餘糧也很快被吃完,大家就靠著出米巖流出的那一點糧食度日。當地百姓挺過危機之後,出米巖的傳說更加深入人心,遠近聞名。但出米巖現在並沒有流出大米的奇觀,這是為什麼呢?
當地百姓口中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由於災荒期間災民人數過多,出米巖流出的大米實在是杯水車薪。出米寺的和尚們為了救濟更多的災民,便試圖將出米口拓寬。結果出米巖徹底不流大米了。有人認為是人類的貪婪激怒了佛祖,佛祖收回了對人類的賞賜。所以出米巖日後只剩下一個傳說。
第二種說法是:出米巖之所以能流出大米,是因為寺廟糧倉的位置靠近出米巖。糧倉年久失修,又有老鼠暗中打洞破壞,所以才會有大米陸續流出。隨著糧倉中的糧食減少,上層壓力變小,大米便無法再流出。出米寺的和尚們發現糧倉的破損,修復了漏洞,出米巖就只剩傳說了。
而除了仙遊縣的出米巖景區外,翔安區內厝鎮三魁山上也有一個出米巖。相傳宋朝幼主曾駐紮此地,石中有一洞穴,每天出米供應宋幼主與他的僕從。後來廟中有一個貪心的小和尚,為了多得米,便用竹竿去捅米洞,結果卻一竿堵死了出米洞,出米巖再也無法流出大米。這個傳說也是在提醒後人:切莫貪婪。
清朝詩人陳德輝還特地作了一首詩來稱頌出米巖:
南來行國尚稱君,鬼護神輸總異聞。
華蓋仍留山上石,倉林疑住殿前軍。
殘碑篆跡埋秋草,古澗泉聲咽暮雲。
拔舍揮戈何處是,劃然長嘯對斜醺。
大家所在地區都有哪些神奇的傳說故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