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後期吏治混亂的重要歷史事件便是“牛李黨爭”了。這場持續幾十年的派系鬥爭,讓唐朝最後一點政治精英都在內卷中損失殆盡。
以至於政績並不突出的唐文宗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消滅河北那幫叛亂分子容易,消滅朝中的黨派之爭卻難於登天。(原文: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難)
那麼“牛李黨”和“爭”到底有什麼深層原因呢?
一、牛、李淵源
說起牛李黨,除了標誌性人物牛僧孺之外,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大佬李宗閔了。
李宗閔與牛僧孺的關係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政治夥伴形容,兩人堪稱鐵桿戰友。這個淵源起於元和二年,那一年為了顯示自己虛心納諫,時任宰相的李吉甫開了一科特別的科舉考試。
這次“科舉”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遴選,參考的人員都是年輕的官吏,考試內容就是痛陳時弊,指出現在的政策不足,罵得越狠分數越高。
結果牛、李二人都屬於罵得比較狠、位次比較高的選手。但沒有想到,李宰相只是給皇帝做做樣子,他也沒有料到現在的年輕人敢如此放肆,便胡亂找了個藉口,讓皇帝取消了這次考試成績。
這些人非但沒有被升官,還被當朝宰相嫉恨上了。雖然李吉甫你位高權重,但我們這幫年輕人也不是好惹的。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裡,牛僧孺和李宗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順便說一句,李吉甫有個兒子叫李德裕。日後牛李黨與李德裕鬧得不死不休也就可以理解了,畢竟“冤有頭債有主”。
二、牛李黨
“牛李黨”的形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鬆散的“反李”聯盟,帶頭大哥叫李逢吉。李逢吉是李吉甫的政敵,掌權後驅逐了李吉甫,受牽連的還有李德裕。
隨著李吉甫勢力的倒臺,聯盟也隨之解散,不過那些參與“反李”的人,卻成為日後“牛李黨爭”的中堅力量。
第二階段是“李黨”的形成,因參與平定淮西叛亂有功,李宗閔比好哥們兒牛僧孺先一步進入中樞。公元821年,有人檢舉揭發科舉舞弊,涉及到多位重臣的親戚,其中就包括李宗閔的女婿。
那場“科舉案”可以說性質相當惡劣,已經不單單是作弊那麼簡單了,而是買通了考官直接給關係戶判高分。舉報者就包括寫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紳、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還有李德裕。
事實證明,這場科考就是存在嚴重的問題。因為皇帝給高中的學子們重新安排了一場考試,結果高中的官宦子弟中只有3人勉強過關。
李宗閔等人紛紛被貶官,由此爆發了激烈衝突。史書上說:李宗閔和李德裕各自拉幫結派,為了小團體的私利互相傾軋。
兩年後也就是第三階段,受到皇帝賞識的牛僧孺重回長安,不久之後便升任宰相,由此“李黨”逐漸變為“牛李黨”,牛僧孺接棒成為團體首領。
當時的李德裕長期在地方徘徊,明面上並不具備勢均力敵的力量。但公元832年,宰相牛僧孺送上了神助攻,算是徹底將李德裕託了上去。
那一年,吐蕃大將悉怛謀降唐。牛僧孺認為唐朝與吐蕃簽有和平協定,不應該接受降將,反而要將悉怛謀送還吐蕃以示友好。
但當地的節度使上書反對,因為之前吐蕃已經違反和平協議,數次侵犯唐朝領土。面對狼子野心不能抱有幻想,朝廷不僅要接納悉怛謀,還要積極備戰防止吐蕃生事。
這位“當地的節度使”就是李德裕。
當時皇帝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聽從了宰相的建議,但面對唐朝的和平示好,吐蕃並不買賬,反而認為其軟弱變本加厲。由此引發皇帝的不滿。
沒過多久,牛僧孺被明升暗降。在“悉怛謀降唐”事件中表現有功的李德裕被迅速提拔。
之後的“牛李黨爭”正式進入白熱化階段,誰也擊不垮誰,誰也奈何不了誰。
三、背後的勢力鬥爭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有些恍惚。作為“牛李黨爭”的關鍵代表——牛僧孺、李宗閔和李德裕,他們的任職時間存在多個時間差,並不是大家想象中都在京城把持權柄,為了權力互相攻伐。
可為什麼就能“爭鬥”起來呢?
這裡就不得不說說其背後所代表的勢力:庶族與世族。
在科舉制出現之前,官員通道都是被世家大族所把持,這一傳統從漢代就開始了。網上也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隋煬帝推動科舉發展,才被門閥世族所拋棄。
與之相反的是,科舉讓平民擁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隨著科舉次數的增多,進入仕途的平民也就越來越多,那麼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工作崗位不夠。
唐太宗準備了700個職位迎接天下英才。到了唐朝中期,僅僅長安做官的官員就達到了2600多人。唐晚期全國官員人數達到了36萬!
即使到了36萬,但仍然無法滿足諸多的求職者。這一點,世族最有發言權。
之前所有崗位都是他們的,可現在需要透過科舉才能做官。但從小養尊處優的他們,雖然擁有良好的教育條件,可成績就是拼不過那些寒窗苦讀的庶族子弟們。
為了生存,世家子弟不得不抱團,在掌權時藉口淘汰冗員,裁撤進士出身的公務員。騰出來的官職並沒有取消,而是給予了世家公子哥。
用辛苦讀書換來的功名,對庶族子弟來說自然非常珍惜。為了生存,他們也只能抱團與世家公子哥們對抗。
而牛僧孺、李宗閔就是士族代表,李德裕作為宰相之子,自然是世族代表。庶族與世族的爭鬥沒有正義的一方,也沒有絕對的界限。
因為最終,不少庶族官員的後代會變成世族,與曾經的敵人一起聯手對抗曾經的自己。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參考資料:《牛李黨爭》、《唐史餘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