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抉擇。從此改革開放這四個字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和一代人永恆的記憶。
歷史的宏大敘事,往往“藏”於人民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展覽的第三部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將一組組鏡頭對準1978-2012年的普通人。從黑白到彩色,一張張生動而平凡的面孔,是時代浩蕩前行的生動註腳。在這些照片前駐足凝視,觀眾彷彿跨越了時空,打開了改革開放後春潮澎湃的江蘇篇章。
“這不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專業戶進城的新鮮事嗎?”1982年夏天,攝影師曉莊在鎮江街頭溜達時,定格下兩個普通卻不尋常的農民形象。
照片上,一對看上去二三十歲的農民夫婦,每人挑著兩筐鵝,扁擔都壓彎了!男人走在前頭,四處張望,眼神中流露出對城市的陌生和新鮮感。筐裡的鵝又白又胖,撲騰著翅膀,濟濟一“擔”的生動場景,彷彿能讓人們聽見它們發出的“嘎嘎”叫聲。
1982年,正是中國農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這一年1月1日,黨中央“一號檔案”出臺,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開。農民和土地關係的改變,讓城鄉之間的流動日益頻繁,因此有了“養鵝專業戶”在城市的足印。
靜止的黑白照片,“透”著無窮的生命張力,它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商品經濟在江蘇萌芽的真實場景,也是一代江蘇人開放搞活的縮影。“我的家庭就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無錫市東北塘中學高階教師周霞感慨地說,她的父母也和照片中的養鵝專業戶一樣,當年憑著勤勞致富,由普通的菜農成為人人羨慕的“萬元戶”。
專業戶的故事,只是改革開放大潮中的一個側面和片段。中國改革發展的澎湃春潮從農村發軔,向城市推進。據統計,從1979-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
1994年,在南京雞鳴寺附近的和平公園裡,一個收腹提氣、架著雙臂的小夥子,正在示範交誼舞的標準舞姿。
“你看,圍觀的群眾學得多認真!”上世紀90年代,從部隊轉業到揚子晚報當攝影記者的於先雲,沒事就出去“掃街”,捕捉下了這一具有時代特徵的畫面。
將目光從主角身上暫時移開。一束陽光從樹葉間隙灑下,光影斑駁處,雙手叉腰的“墨鏡男”、穿著喇叭褲的“燙髮女”,時尚的圍觀群眾又自成一道風景。
“處於變革期,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是新聞。”於先雲笑著說。改革開放,人們的文化生活也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由單一到多元的轉變。對於年富力強的於先雲來說,“那時候當記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拍不過來。”
攝影記者按下的不僅是快門,還有真實的歷史。在先後在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當過攝影記者的於惠通看來,一張靜態的照片可以訴說“千言萬語”,除了隨著時間的長河沉澱歷史外,它也是拍攝者本人世界觀、主張、立場和個人經歷的呈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城市的街頭興起了檯球熱。1988年的夏天,在南京新街口,下了班的青年人聚在一起打檯球。
1989年2月,小兩口一前一後,將需要用內部票證才能買到的大家電抬回家。
1992年,頂著“蘑菇頭”的南京姑娘,在路上一騎絕塵,她的身上套著剛買來的呼啦圈……
作為攝影記者,於惠通更願意將鏡頭對準普通老百姓,透過人文的視角,記錄身邊的故事和歷史變遷。在拍攝中,他特別關注細節,甚至專門“盯”著人們的服裝、鞋子等拍過一組變遷的照片。“人們常說‘一葉知秋’,如果連‘一葉’都沒有的話,怎麼能看見森林?正是這些細節的積累,才有了真實的歷史。”
一個鏡頭呈現一個歷史瞬間,一張老照片承載一個時代記憶。南京藝術學院攝影系主任賈方對攝影家田鳴拍攝的“1991年,南京大廠區九村,一位母親在夏夜裡陪孩子寫作業”這張照片印象深刻。他認為,本次展覽中,像這樣展現百姓日常生活的佳作還有不少。這些充滿煙火氣的人物群像的“瞬間定格”,用溫度和情感直抵人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開放的中國,和一個時代最真切的面容。
無論過去多久,重大的歷史轉折,總會給人留下深刻記憶。1977年10月21日,一張《人民日報》被人們爭相傳閱。高考恢復了!身處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裡的人們被這個訊息久久地鼓舞著,就像“幽暗的隧道里出現了一道亮光”。從此,“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號角吹響了!對人才的尊重、對知識的信仰重新被喚醒,中國的面貌也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7年,全國570萬名考生參加高考,錄取新生27萬名。當年,南京江寧縣設有一個高考報名點。現場,人們興奮地圍著一張長桌書寫決心書的景象也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積極報名參加高考,站出來讓祖國挑選!”鏗鏘激昂的文字,表達著當時的高中生們對進入高校學習的急迫心情。
讀者呂鑫對於被中斷了11年之久之後重新開啟的高考印象深刻。“1977年是我國第一次分省自主確定高考作文題,江蘇當年的高考作文標題好像是‘苦戰’,它出自於葉劍英的詩句:‘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看到作文題,我立刻覺得,它講述的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1978年,無錫油泵油咀廠的職工參加夜校的場景被定格。燈光從教室的窗戶灑出來,夜幕之中,一輛輛自新車整齊地排放在窗下,而窗內,它們的主人一個個端坐在桌前,眼睛裡寫滿了對知識的“如飢似渴”。
正是知識的春天、科學的春天的開啟,才有了此後波瀾壯闊的大開放、大發展,“中國號巨輪”在改革開放中乘風破浪。
時代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百轉千回,和信念的歷久彌堅,從一張張紀實照片中走來,凝聚著中國人的精神和品格,引發展廳內觀眾的停留、駐足、思考和對話。
“我入選展覽的一件作品,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長江大橋上。在各級政府的關心下,兩萬多名來自江蘇農村的失明群眾得到了免費治療。恢復視力後,重見光明的群眾遊覽南京。我按下快門,反映他們仰望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時激動的心情。”
1968年1月進入新華日報攝影組工作的王廣林,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奮戰在新聞第一線,曾獲得中國新聞獎攝影最高獎。“40年春風化雨,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江蘇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紛呈、碩果累累的成績單。”在王廣林看來,攝影記者是離現場最近的人,除了衣食住行的生活變化以外,他更想拍出江蘇人的精神面貌。
從1978年-2012年,改革開放這場“偉大的覺醒”,聯通了“外面的世界”,譜寫了命運共同體的時代交響曲。
在展覽現場,從黑白走向彩色,兩種色調接力前行。1997年9月,新街口天橋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一場時髦的時裝表演秀正在新百廣場舉行。在自信、從容地在大街上走著“貓步”的女模特身後,洋快餐打閃著燈牌廣告,和曾經的“南京第一高樓”金陵飯店交融在一起,色彩分明。
在國門開啟,中國人開始再次睜眼看世界的同時,“世界向東看”也成為潮流。
2009年4月25日,在周莊,於先雲拍下了幾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旅遊興起之後,當時的周莊有一支‘萬船孃’船隊,120餘名船孃都是當地的村民。她們的一言一行,給海內外遊客留下了美好印象。”於先雲回憶道。遊客的目光和人們舉起的相機,不時對準身著藍印花布的“船孃”和獨具風情的“江南水鄉”。
春潮澎湃,重塑了人們的生活樣式。而每個個體的“幸福模樣”,都透著時代的榮光。
交匯點記者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