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內容,就來關注我的頭條號,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這裡是紫金城之巔的《世界遊牧民族歷史系列故事匯》歡迎各位小夥伴們收看本期的精彩內容。
公元48年,匈奴汗國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依附於東漢稱臣,北匈奴人在漠北地區建立屬於自己的汗國。
留居在漠北地區的匈奴人,連年遭逢天災,又受到漢朝,南匈奴,鮮卑,烏桓和羌族的攻擊,退居漠北地區後社會經濟極度萎縮,防禦力量也大大的下降,於是,他們多次譴使向漢朝和親。
其一是怕東漢王朝北伐。
其二就是挑撥並且破壞東漢王朝與南匈奴的關係。
其三想在西域地區拉高自己的聲望。
其四想透過和親與東漢王朝互市交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
東漢政府沒有答應和親,但是允許雙方人民正常互市。
北匈奴汗國從公元65年至72年不斷地搶掠東漢漁陽至河西走廊北部邊塞地區。
隨著東漢王朝的政治穩定和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國力增強,開始了攻打北匈奴汗國的戰爭。
東漢王朝首次出兵北匈奴,取得勝利
公元73年二月東漢派竇固等四路大軍出擊,佔據伊吾盧城。
同一年,東漢王朝派出班超打通西域的南路鄯善國。
公元75年至76年漢朝和匈奴為了爭奪西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慘烈爭奪,竇固,耿恭打敗呼衍王與左鹿蠡王,佔據車師國,爭奪金蒲城,因為漢明帝的駕崩,中原大旱,人民負擔沉重,暫時罷兵。
公元83年至85年北匈奴人先後有73批南下投降漢朝,再加上南匈奴人的攻擊,北匈奴汗國的勢力迅速下降。
公元87年鮮卑族從東部猛攻北匈奴汗國,匈奴大敗,優留單于被殺死。
漢朝打敗北匈奴汗國
優留單于死後,北匈奴汗國大亂。
漠北地區又發生蝗災,人民飢餓,內部衝突不斷,北匈奴汗國的內部危機重重,東漢王朝趁此機會,於公元89年至91年和其附屬國南匈奴聯合夾擊北匈奴。
公元89年六月開始,竇憲,耿秉率領軍隊與南匈奴人在涿邪山會合,與北匈奴單于大戰在稽落山,北匈奴單于大敗逃走,漢軍追擊,斬殺並且俘虜了13,000人,北匈奴汗國先後有200,000人歸附漢朝,竇憲登上燕然山(今天蒙古國杭愛山地區)刻石記功(燕然勒功)。
公元九十年,漢朝再次派出大軍出擊北匈奴,北匈奴單于受傷逃走。
公元91年漢朝又在金徽山(今天的阿爾泰山地區)打敗北匈奴汗國的軍隊,北匈奴汗國被迫西遷,殘部西逃至康居國和烏孫國。
向南遷徙的匈奴人與南匈奴發生衝突,最終投降東漢王朝
公元94年,南匈奴單于師子自立,新投降的北匈奴人對單于師子表示不服,在同年,15部20萬人紛紛地發動叛亂,迫使南匈奴先單于屯屠何的兒子奧踺日出王逢侯為新單于,匈奴再次分裂,東漢派出大軍及其附屬國共計四萬人打敗逢侯,逢侯率領自己的軍隊出塞,漢軍追趕不及。
公元118年,逢侯被鮮卑汗國擊敗,率領百餘人投降東漢王朝。
北匈奴汗國在西域地區被東漢王朝擊敗,最終被迫再次西遷至裡海的康居國
在公元91年北匈奴單于戰敗之後,其殘部向西跑到了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在此地立足後,依然出沒於天山南北,實施掠奪。
殺死了漢朝索斑守將。
為了對付在西域地區的北匈奴汗國殘餘勢力,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地方長官,屯兵柳中,班勇在在公元124年至126年兩次擊敗北匈奴的殘餘勢力,西域地區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
在班勇離開職位後,北匈奴汗國的勢力又開始重新抬頭,漢朝大將裴岑於公元137年擊敗北匈奴汗國的呼衍王於巴里坤。
公元151年,東漢大將司馬達率領軍隊出擊蒲類海打敗北匈奴汗國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領北匈奴殘部再次向西撤退。
錫爾河是中亞的內陸河,流徑今天的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國,注入鹹海。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在這裡進行統治,這就是康居國。
北匈奴汗國的殘餘勢力在西域被漢朝擊敗之後,已經無法在西域地區立足了,大約是在公元160年,北匈奴汗國的一部分匈奴人向西遷徙。
到了這裡,之後在有關於北匈奴汗國的記載就已經很少了,至於這一部分遷徙的匈奴人是不是跟後來到達歐洲並且撼動羅馬帝國根基的匈人和中亞地區建立白匈奴帝國的少數民族是否存在關係呢?
由於歷史文獻的侷限性,我們也沒有辦法給出詳細說明,只有等待中亞地區考古的結果出來之後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