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津的“桑家營子民俗館”開館了
一處老宅院,經過整裝,重煥容光。千餘件展品,陳列其中,合理有序。10月17日,近百餘人,會聚宅院內外,簡樸儀式過後,桑家營子民俗館正式開館迎賓了。
進入館內,有桌、椅、床、箱等古典傢俱,極易讓人憶起往昔;有犁、耬、杈、耙等老式農具,很快把人帶入勞作場境。在館內還有獎狀、證章、票據、古代錢幣等展品,種類繁多,數量多達千餘件。透過這些展品,可見展館主人陳漢津,愛好之廣泛,志趣之高雅。同時,也讓參觀者開眼界,長知識;讓年長者憶往昔,懷鄉愁;讓不少人知民俗,尋文化…
收藏豐富生活
10月19日,記者來到桑家營子民俗館,欣賞完展品後,便與館主攀談了起來。“雖然這裡沒有郵票,但我的收藏是從集郵開始的。”陳漢津介紹,“1983年參加工作後,個人的業餘時間比原來增加了不少,為了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收集郵票。”
“當年,交通通訊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居住兩地的人們,多數透過信件實現交流。於是,見到使用過的品相較好的郵票,我便想收集過來。另外,有時也到郵局,購買收集不到的個別郵票。這不需要花太多錢。一段時間過後,看到自己收集到的郵票,覺得很有成就感,並且從中學習到很知識,個人的生活得到了豐富。”
能夠充實個人的生活,同樣也可豐富他人的業餘文化生活,這是陳漢津創辦民俗館的初衷之一。據介紹,在館內展出的一千多件展品,如若仔細觀展,一兩個小時看不完。若在節假日,人們帶著家屬、小孩來看一看,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起碼會讓一些年輕人,認識一些老物件,瞭解它們的功用,從而讓參觀者的業餘時間得到充實。
除了館內展品,陳漢津還有數千件藏品存放他處。收集整理這些藏品,花費了他大量時間,直到現在退休後,他也一直沒閒著。每到有人來參觀,他會有問必答,仔細介紹相關情況,他相信這些展品,說不定也會引起他人的興趣,繼而走上同樣的收藏之路。
展品助長學識
在展館的室內部分,正室顯著位置,展示有大量毛澤東主席的像章。在另一塊展板前,記者看到一些古代錢幣。其中,為數最多是,外圓內方的銅錢,有清代的,有漢代的,還有其他時代,形狀各異的古代錢幣,讓人很開眼界。“你看,這是刀幣,外觀最漂亮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發行的刀幣。這裡還有燕刀,這是‘秦半兩’……”陳漢津介紹道,“在這些藏品中,蘊含有豐富的歷史資訊和大量人文知識。”
“據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六國各自的貨幣制度,在原諸侯國中通行的珠玉、龜貝與銀錫等不再充當貨幣,統一用黃金與青銅做為鑄幣材料,並由國家統一鑄造,嚴禁私人鑄幣,將鑄幣權掌握在了國家手中。秦代的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有‘半兩’二字,規定造型為圓形方孔,後人稱這種錢為‘秦半兩’。”
“這裡還有五銖錢,是我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古代錢幣。從漢武帝時開始,一直到唐代還有使用,前後長達六七百年之久……”實物面前,陳漢津介紹了多類展品背後的故事,其中蘊含的歷史知識,讓記者印象深刻。
他還介紹,過去在書本上,學習相關知識,總感記憶不深,很容易忘記,每當結合藏品實物,再去了解相關知識,枯燥乏味的感覺立即消失,並且感到有些知識很生動,因而記憶深刻。他說開辦民俗館,讓人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不再枯燥,也是他的主要目的之一。
物件留住鄉愁
在民俗館的室外部分,多是人們使用過的生產生活方面的老物件。老式傢俱佔絕大部分。這裡有桌椅、板凳,有箱櫥、櫃子,還有過去人們將飯菜送至其他地方用的食盒等,而且大都是實用器具。“你看,這件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嗎?”在一塊不大的木板上,固定有一個乳狀木柱的器具前,陳漢津考問著記者,“這是一個窩頭器。當年,生活條件太差,糧食不夠吃,做窩窩頭時,要摻上野菜種子等東西,這樣麵粉用量很少時,麵糰的粘度不夠,窩窩頭很難做成型,於是人們‘發明’了這件東西。這會讓人想起,當年的生活是多麼艱苦!”
在庭院中央的展櫃內,展示有不少票據、賬本、獎狀等紙製品。“你看,這是一張‘掃盲證’,這是一張‘畢業證’,兩證的主人是一個人,名叫張殿賢,時間是20世紀50代初。”陳漢津講解道,“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學習識字的熱情。同時,透過這兩個證書,也可看出證件的主人,是位十分好學上進的人。”
在幾件農具的擺放處,陳漢津指著一條木槓和一個棉槐條筐說:“開館那天,有位老人看到這條木槓時,十分激動。他說,‘當年就是用這樣的木槓,去抬東西。特別是挖溝挖河時,木槓把肩膀上的皮都磨破了。看到這些,就讓人想起當年乾的活兒,真沒想到這裡還收藏這傢什!’老人差點掉下眼淚來。”除了筐、簍等簡易農具外,還有耕種用的犁、耬等農具,有木製的紡車、織機……這些又很容易讓老人們回起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人們從事各種勞動時的場境。
“這些老物件,很容易讓人想起過去。”陳漢津說,“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少老物件逐漸消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徵集起來,開辦展館,就是想用這些,讓人們不要輕易忘記過去;讓遠離家鄉的人們,能夠憶起故鄉的生活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