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鋁車身在汽車市場上可以說是一個被提及多年的名詞,甚至有很多車企以全鋁車身作為賣點,從而來起到突顯高階感和提升售價的其中一項營銷手法。那麼問題來了,全鋁車身真的有那麼好嗎?在我看來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全鋁車身並不是真正的百分百鋁製材料,目前還沒有一款由內到外都是使用純鋁打造的量產車,全鋁車身大多都是指承重主體框架以及全車的覆蓋件。真正應用在車身上的是鋁合金,裡面除了鋁之外還有著其它金屬元素產物,車企會根據車身不同結構來計算各種金屬元素所佔的比例,從而獲得足夠協調的車架。
熟悉鋁合金這種材料的朋友都清楚,它的特點就是質量相比鋼材要輕,因為密度只有鋼材的三分之一,因此使用全鋁車身的車型在整備質量方面會更有優勢,以此來延伸出更經濟的能耗表現以及更強的動力效能;第二種就是可塑性強,換句話說就是足夠軟,可以讓車身造型擁有更多的形變,從而造出設計師想要的美感,帶來更多的流線型,讓產品的顏值繼續上升一個檔次;第三種就是防腐效能優秀,長時間使用下來,鋁合金較鋼材有了更優秀的穩定性。
早期車企一直推崇全鋁車身,尤其是豪華品牌更是將其作為一個象徵。比如奧迪是比較早一批使用全鋁車身的企業,比如像旗艦跑車R8、TT上都曾經見過,在當時對車圈造成一定的轟動。不過漸漸地發現奧迪似乎也沒有像以往那樣去盲目追求全鋁車身這個賣點,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車企研發出一種新技術之後,就要儘可能去做到向下覆蓋,不然在宣傳的時候總是以幾百萬的產品作為例子的話,的確沒有太多說服力。只是鋁合金這種材質非常貴,只能應用在利潤比較高的高階產品身上,大眾走量車型基本上是用一輛虧一輛,很難做到向下普及。其次是全鋁車身在焊接、維修方面都有著不小的難度,尤其是發生碰撞之後維修成本很高,甚至來到報廢重買還便宜的程度。
另外全鋁車身在剛剛面世的時候車企就以它的安全效能作為賣點,但經過多宗交通事故來看,結果並不是所想的那樣簡單。不可否認鋁合金的強度的確不低,但它太容易變形,導致一旦有外力出現,很容易就會潰縮成一團,而且隨著技術的迭代和升級,熱成型鋼的出現在強度方面已經完勝鋁合金了,一些頂級的高強度鋼材強度達到1800Mpa,況且密度也比普通的鋼材要低很多,兼顧減重和安全兩大訴求,更重要的是成本也要比全鋁車身要低上不少。
當然了,在輕量化方面還是沒有辦法和鋁合金進行相提並論,所以車企透過權衡決定,在一些需要高強度吸能的區域會使用高強度鋼,比如A柱、B柱。而在潰縮區會使用鋁合金,從而達成安全和輕量化共同兼顧的目的。
因此綜合來說,全鋁車身的優缺點非常明顯,對於車輛的輕量化和操控效能都有著無可替代的表現,但缺點也是致命的,在人們對汽車安全關注度日益提升的年代,價格高昂的鋁合金車身竟然不能承受住現有的安全標準,再加上維修難、成本高等缺陷,鋁製車身逐漸不受市場所待見。
不過近年來新能源市場興起,全鋁車身再次成為話題,因為電動車整備質量要遠高於傳統燃油車,所以為了減重增加續航,鋁合金就成為了首選目標。比如蔚來ES8就是採用全鋁車身,而從ES8最近在E-NCAP碰撞測試獲得五星評價來看,似乎隨著技術迭代,全鋁車身安全效能不足也有可能會在未來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