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教大家一個小妙招,看美食影片的時候,善用蒸的廚子,基本上都是真廚子。
烹飪手法中的“蒸”,才是真廚子的殺手鐧。
在這篇文章裡,大家會讀到:
蒸和燉的區別;
蒸的各項優缺點
以及蒸的實用技巧。
文末還會送上清蒸魚的做法。
重點是蒸魚豉油的製作,秒變大廚的利器。
提到蒸,我們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饅頭和包子這類的主食。
至於用蒸的手法做菜,家庭廚房裡貌似不是太多,並不是他太陽春白雪,而是因為太不起眼了。
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隔幾天我媽就要用大地鍋蒸饅頭,趕上哪次饅頭做少了,老太太才會做那道,兒時聞其流哈喇子的美味。
碗裡打幾個雞蛋,加點水和鹽攪勻,把碗放在眾多饅頭的正中間,凸顯他的尊貴。
饅頭蒸熟,他也熟了,出鍋來點醬油,醋,幾滴香油。
不怕大家笑話,吃完雞蛋,每次為搶著刮碗邊上粘著的精華,我都會跟我姐急赤白臉一大頓。
因為小時候,家裡的雞蛋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賣錢的。
這道最簡單的雞蛋糕,就是學廚前,我對蒸菜僅有的印象。
據我分析,家庭大廚們不善用蒸,主要是因為這個手法太平凡,以至於沒有讓大家養成蒸的習慣。
我最初有意識的想要學習蒸的時候,是因為我發現炒的菜或者燉的菜很多時候不夠漂亮。
用炒,因為食材表面受熱不太均勻,很容易出現變形,爆裂,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著色。
用燉,時間短不入味,時間長了有些食材的口感會變柴,量少的時候,食材本味會流失。
跟我師父老痞廚混熟了以後,我把這種困惑告訴他,滿懷期待的等他指點我。
沒想到師父帶我去了一家我們當地很有名的八大碗,燒白,肘子,丸子,粉蒸肉統統要了一個遍。
咱也是沒出息,見了好吃的,就把啥都忘了。
我就只記得那燒白肥肉跟水一樣,入口即化,香糯可口。
那瘦肉筋道彈牙不塞牙,鮮香無比不幹柴。
等到結賬的時候,老痞廚一溜煙兒的就跑了,我嘬著牙花付了錢,心想,這老小子,哪是傳道解惑呀,就知道坑徒弟。
不過,出門以後,老痞廚用了幾個反問把我點醒了。
“那燒白好吃不?膩不?柴不?
肉片完整不?香不?鮮不?
要是炒或者燉,能做到這種程度不?”
這幾個問題先是把我問住了,後來仔細一琢磨突然恍然大悟。
這道菜能呈現出這樣的形態,口感和味道,全部得益於他的烹飪手法,蒸。
蒸這件事,其實並不難,難點在他的選材和食材預處理上面,以及如何合理的選擇用蒸的時機。
與蒸最接近的手法是燉,我們很多人沒有蒸的習慣,主要是我們在大部分時候用燉代替了蒸,我們先來剖析剖析蒸和燉吧。
蒸和燉都是以水為載體,食材浸入其中,食材的成熟,以及味道的成熟都以水為媒介。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溫度的直接來源,燉來自於火,而蒸來自於水蒸氣。
家用燃氣灶的溫度,大概能到800到1000度。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蒸氣的溫度是100度,但是呢,壓力越大溫度則越高,在普通蒸鍋裡,溫度可以達到100到120度。
可即便是這樣,蒸的溫度比燉還是要低很多。
還有一個比較有決定性的關鍵點,燉的時候水是沸騰的,而蒸的時候不會沸騰。
看起來雖然是個細小的差異,但是對味道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沸騰的水可以加速食材中的異味的揮發,但同時也會損失一部分味道。
運動起來的水,會帶動食材的運動,產生相互之間的碰撞和摩擦,嚴重了就是破壞食材的形態。
同是100度不沸騰的水中,味道的揮發則差一些,異味不易揮發。
反過來講,本味也更容易保持。
用燉的話,靠近鍋體的位置溫度仍舊會高於100度,所以食材會出現糊鍋的問題,繼而產生異味。
蒸則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反而是因為水面靜止,食材的形態也會完好無損。
與燉展開的橫向對比,其實是為了方便我們從理論上來分析蒸的優缺點。
軟而不爛,“束縛”鮮味
從前面介紹的特點裡,很容易總結出蒸的優點。
不著色,不走形,不失水,不丟味
相對於其他的烹飪手法,蒸算的上是低溫烹飪了,別人靠的是溫度,而他靠的是時間。
蒸的優點,就是由這持久的低溫演變而來。
高溫下,食材會因為焦化反應而著色,把我們耳朵磨出繭子的那句,“炸至金黃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有的需要著色的菜,就有不用著色的,這時候用蒸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把不著色再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就是蒸不會破壞顏色。
例如製作粉蒸肉的時候,肉皮抹上老抽下鍋炸,讓顏色定住。
再切片拌糯米粉上鍋蒸,蒸多久都不怕顏色丟失或者有其他的著色。
順便說幾句題外話,這種思維方法很有意思。
不會著色,食材入鍋時是本色,不會有新的顏色。
當食材入鍋時已經完成了調色,他也會保護這種當下的顏色。
就像棉被能保溫,我們把熱水塞進去,水涼的慢。我冰塊放進去,冰化的也慢。
保溫保的是溫度,高溫低溫都是溫度。
不著色是保護顏色,原色和調色都是顏色。
好,言歸正傳……
因為蒸的整個過程,都是靜止的,而且受熱均勻。
這就造就了他另一個能力,維持原形。
因為受熱均勻,所以不需要像炒的時候那樣,去翻動食材。
這就減少了食材間因為一些刮蹭而大打出手的情況,大家和平共處,也就保證了自己身上的零件不會丟失。
但是呢,因為溫度傳到依舊是由外向內,外部受熱,食材表面熟化,張力變小,就會產生爆皮現象。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蒸魚,魚皮一定會爆的。
相比於炒來說,蒸更能幫助食材“保持”水分。
之所以給保持加引號,是因為蒸那根本就不是幫食材保持水分,而是給食材往裡“灌水”。
炒鍋裡,油溫逼著食材內部的水分往外走。
在蒸鍋裡,食材內部水分往哪走?出門一看外面全是水蒸氣,趕緊關門,就這轉眼呢功夫,還會有很多麻利的水蒸氣鑽進來呢。
時勢造英雄嘛,處在那個環境下,想失水都難,所以用蒸的,就跟“乾柴”這種口感掛不上邊兒了。
當然了,跟爽脆也說拜拜了……
蒸最大的本事,就是保護味道。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溫度是激發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溫度相對較低的蒸,味道的揮發會放慢速度。本來這是一個缺點,但在時間之力的幫助下,一下子成為了優點。
味道釋放雖慢,不代表不會釋放,給他足夠的時間以後,成就了蒸在烹飪界的立身之本。
我國南方地區愛喝湯,也善於做湯。
我對江西菜最深的印象,就是早餐館裡的雞蛋肉餅湯。
新鮮豬肉剁餡兒,做一下簡單的調味後跟生雞蛋請到一個罐子裡。
不燉,而是蒸。
最後成品的味道,是我在北方踏破鐵鞋也找不到的,原汁原味的鮮。
蒸保護的味道,大部分時間是鮮味。
鮮味本就懼怕高溫,恰好蒸又是烹飪手法中溫度最低的,哥倆算是一拍即合吧。
順便囉嗦幾句,在我看來,蒸更符合現在的“全食物理念”。
全食物理念很好理解,就是一種食材身上,全部可食用,就不要丟棄任何部分。
而全食物理念內在含義是全營養理念,低溫烹飪更能保持食材的營養成分被不破壞,不流失。
蒸的下一個優點,蒸肉軟而不爛。
同樣是因為低溫烹飪,瘦肉的纖維不會受到粉碎性的傷害,吃起來的口感就會更好一些。
優點說完,缺點也就顯而易見的。
與眾多優點相比,蒸其實只有一個缺點,但這個缺點卻是致命的。
蒸的手法,去腥去異能力太差。
低溫是把雙刃劍,能保護鮮味和本味,但是不受人待見的異味,也被保護了。
不過呢,中餐烹飪是一門技巧繁多的藝術,在廚師的手裡,蒸的這個缺點就像張飛嘴裡的豆芽一樣簡單。
異味較大的食材,透過預處理的方法去掉。
就以燒白為例吧,五花肉焯水,可以去掉腥味。
焯水後油炸上色,也能去掉腥味。
切片入碗後,加入的料汁裡,蔥姜,香料同樣能幫助去掉腥味。
三管齊下,啥味道都能拿下。
我記得很久前研發過一道蒜香排骨,這道菜味道的定型,其實就是我對蒸又深入一次的理解。
最開始的時候,我是打算生排骨直接蒸,前期經過長時間的泡水,蒸的時候也用到了大量的去腥小幫手,再加上蒜香的掩蓋,心想怎麼也能把異味去掉,就算去不乾淨也能壓住。
結果毫無疑問,我被排骨打了臉,超級腥。
後來又經過了好多次嘗試,算是把味道定型,把製作過程程式化了。
做法在以前的內容裡分享過,這篇文章我簡略的說說吧。
排骨焯水,然後加蔥姜,八角,香葉,幹辣椒,胡椒粉,鹽燉熟。
撈出瀝乾水分,下鍋炸香。
然後再配上蒜末,上鍋蒸,蒸好以後撒蒜末再用油潑香以後上菜。
想要味道更好,把燉排骨的原湯,加一點醬油調味大火收一收,蒸的時候把這個汁加進去一些。
從這個做法裡,其實也體現了蒸的技巧。
蒸可以,別單蒸。
因為入味兒相對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用料。
相對來說更多的香料和小料,在蒸之後才會產生與燉或者炒相近的味道。
換句話說,蒸的容錯率其實更高一些。
文章最後分享清蒸魚的做法吧,仔細看,有秘密。
蒸魚第一要點是要活魚,水產類的食材,感覺比較腥,但只要是新鮮的,熟化的過程中很多異味就會消散,凍品的就不好說了,異味在食材內部盤根錯節,不好去除。
第二要點是改刀,讓魚肉的厚度變為一致,這樣成保證魚肉同時成熟,味道口感處於最佳狀態。
第三要點,盤子預熱,盤子上架筷子,筷子上放魚,目的是讓魚受熱均勻,保證成熟度一致。
秘密來了,記得截圖儲存。
清蒸魚,吃的是魚肉的鮮味,但也離不開調味的幫助,豉油算是這道菜唯一的調料。
但是呢,想要吃到最完美的清蒸魚,光靠超市買來的蒸魚豉油遠遠不夠,複合豉油才是這道菜的靈魂。
蔥,姜,胡蘿蔔,洋蔥,香菜洗乾淨,小火在油裡浸炸,香菜葉子薄,愛糊,可以不用或者後放。
不用像做料油一樣炸幹,炸到水分抽巴,蔥炸黃的時候撈出來。
另起一鍋加水,把炸好的原料下進去,中小火兒慢煮,煮到水至少下去一半,並且著色後打出料渣。
接著放蒸魚豉油,生抽,白糖,胡椒粉,蠔油和魚露二選一就行,都放也可以,但是控制用量。
燒開一下就可以關火,自然放涼,魚蒸好以後澆上這個複合豉油,鋪點蔥薑絲,來點熱油一破,就可以走菜了。
這個複合豉油是專門對付水產海鮮用的,可以做蘸料,也可以用作湯料煮海鮮,類似於廈門經典的海鮮醬油水。
這篇文章又寫了好幾天,覺得文章還湊合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別錯過後面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