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北洋之家”(ID:bypm2016)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
近300萬人的群體
“他們外表樸素
卻在三尺講臺上耀眼奪目
他們不曾遠行
卻連線著大山和外面的世界
他們堅守一方
卻為孩子們開啟一片天空
他們遠離繁華
卻構築著無比宏偉的夢想”
他們就是腳踩泥土、向下紮根
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堅守
奮力託舉起萬千鄉村孩子人生夢想
斬斷貧窮代際傳播的
中國鄉村教師
今天是教師節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讓我們走進
付出最多、奉獻最多
犧牲最多的教師群體
聆聽屬於他們的故事
孩子們哇哇大哭:
“老師你別走!”
在河北邢臺平鄉縣有這樣一個特殊家庭
一家四代共走出20多位鄉村教師
70多年來無怨無悔堅守在三尺講臺
整個家庭教授的學生已超過兩萬名
照片中的這個男人叫胡清汝
是這個家族第三代老師
1981年高中畢業時
他最大的夢想是走出農村
當個軍人
可是在村裡已經當了
一輩子鄉村教師的父親
希望他能留下教書
“我父親跟我談這個事的時候
我十萬個不願意,躺在炕上
一天沒有吃飯,大哭了一場”
胡清汝永遠記得那個黃昏
父親走進門
喊他起來吃飯
嘆了一口氣說:
“村裡實在太缺老師了!
你還是留下來吧”
那種飽含著期望和請求的眼神
他此前從未見過
讓他無法拒絕
他知道
父親在高中畢業時
也曾希望走出村子,去考大學
結果被爺爺留在了講臺上
雖然和父親一樣留了下來
但是日子真是太窮了
已經做了父親的胡清汝
看到兒子女兒過年過節時
身上穿的依舊是親戚給的破舊衣裳
穿的鞋子都透著大洞
心裡特別難受
那時候身邊很多人
都透過經商打工過上了好日子
因為老師的工資實在太少
有的人寧可推著板車賣鹹菜
也不再當老師了
胡清汝不是沒有想過辭職
可這個學校是爺爺、父親
兩代人全部的心血啊!
這個村子又窮又偏
沒有老師願意來
這個學校怎麼辦?
孩子們怎麼辦?
自己如何面對爺爺和父親?
又怎麼面對學生和家長?
無數個深夜的糾結之後
1989年的一天
他終於堅定了辭職的決心
可是短短几行的辭職報告
他愣是寫到了半夜
眼淚把紙溼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雷雨交加之中
胡清汝雙腿彷彿灌了鉛
在泥濘的路上走了好久好久
當全身溼透的他站在講臺
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
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
如此狼狽不堪的胡老師
看著孩子們好奇又關切的眼神
胡清汝嘴巴怎麼也張不開
最後他把心使勁兒一橫
張口說到:
“同學們,今天給你們上最後一課
以後不再教你們了……”
聽到胡老師的話
孩子們都傻了
教室裡靜悄悄的
只有孩子們急促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突然,一位學生大聲說
“老師你別走!”
緊接著是一聲聲:
“胡老師,你別走!”
“老師,您繼續教我們吧!”
一聲還比一聲高,連續不斷
孩子們都趴在桌子上哇哇大哭
胡清汝也哭了
已經57歲的胡清汝回想當時情景
再一次流下眼淚
他說,這件事讓他真正理解了
一句“老師”
背後需要的責任和情懷
他還說,至今仍是後悔
後悔的不是沒有下海經商
讓小家過上好日子
而是自己根本就不該想辭職
“再苦、再難
我都該把孩子們教下去!”
從那以後
胡清汝再也沒有離開的心思
外面的世界再喧鬧再繁華
也抵不過那張令他心安的講桌
當年苦苦挽留胡清汝老師的學生們
已人到中年
他們還深深記得
那些年寒冷的冬夜
胡老師每天把他們叫到自己家
為他們輔導功課到晚上10點多
然後再一個一個把他們送到家
沒有人知道胡老師要忙到夜裡幾點鐘
這個班後來走出了4個大學生
胡清汝送走的每一屆畢業班
都有著一個特殊的畢業典禮
他會為全班學生準備一盤磁帶
錄下每位同學心中的夢想
醫生、教師、科學家、軍人……
這一盤盤刻滿理想的磁帶
是胡清汝送給學生們的未來禮物
飽含著他對學生們殷切的期望
2000年
畢業近10年的學生們
帶著自己的成就回到母校聚會
胡清汝拿出當年的
夢想磁帶放給學生們聽
摁下開關
一個個稚嫩的聲音傳了出來:
我叫王曉慶,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
我叫王曉娟,我的理想是當一名醫生
我叫朱軍領,我的理想是……
如今已在平鄉縣醫院當醫生的王曉娟
聽到自己當年的聲音
激動地流下熱淚
“謝謝胡老師助我們夢想成真
沒有胡老師的栽培
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當學生們無比真誠熱切地看向老師
齊聲說出這句話時
胡清汝老師再一次淚目了
他彷彿又看到了想要離開的
那個雷雨交加的上午
學生們稚嫩的臉龐
滿眼的熱淚、渴求的眼神
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希望
胡清汝之所以
最終選擇了在清貧的教師崗位堅守
源於孩子們的期望
源於爺爺和父親的深刻影響
胡清汝的爺爺胡金錡
是這個家族的第一代老師
爺爺早年讀過私塾
1945年平鄉解放後
他創辦了村裡第一所小學
大家都恭敬地稱他“胡先生”
那個時候全村300多人幾乎都不識字
很多家庭也不願意讓孩子讀書
村裡的許多老人都記得胡先生
挨家挨戶勸學的場景
在爺爺的努力下
村裡有8個孩子
第一次走進了課堂
這8個孩子中
後來出了三個教師
兩個會計、一個醫生
其中有個叫王化民的學生
弟兄五個,家裡特別貧困
爺爺對這個學生千叮嚀萬囑咐:
多困難也得來上學!
爺爺一次又一次地去家裡做工作
特批他上學不用交一分錢
還破例允許他早晨割完草再去上學
下午可以提前回家去拾柴火
晚上給他補落下的功課
為了不讓更多的孩子們失學
爺爺組織學生在學校開設了小賣鋪
店員、進貨員都是這些窮孩子們
賺了錢給孩子們補貼家用
那個叫王化民的學生
成為整個平鄉縣走出的第1個大學生
後來成為平鄉縣第一中學的校長
他對胡先生一生師恩難忘
“老師從不放棄一個學生
在他眼裡
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希望”
胡金錡的兒子胡慶瑞
就是胡清汝的父親
是這個家族的第二代老師
胡清汝說
父親1959年高中畢業後
也曾想走出農村去考大學
但是最終聽從了爺爺的意願
留校任教
曾經一個人
扛起了學校5個年級的所有科目
即便如此勞累
父親到了晚上也不肯休息
堅持給村民辦掃盲班
胡清汝至今還記得
每天吃過晚飯
父親就提著馬燈
掛在家門口彎彎的棗樹枝上
村子裡的青壯年圍坐在一起聽父親講課
因為父親的努力
村裡的年輕人都能達到小學三年級水平
全村基本掃除了文盲
那一盞馬燈
照亮了課本
更點亮了鄉親們的心!
胡清汝還清楚地記得
當時學校只有破破的幾間平房
父親用一個高高的木杆子
綁了一面紅旗
少先隊員們
帶著鮮亮的紅領巾
站在紅旗下高唱國歌
成為學生們不可磨滅的美好記憶
從爺爺胡金錡到父親胡慶瑞
再到胡清汝和他的兒女
以及整個家族的第四代孩子們
這個家庭已經走出了20多位鄉村教師
教出了超過2萬名農村學生
一門師表,兩萬弟子
三尺講臺,四世傳家
這是胡清汝一家人的真實寫照
胡清汝說,我爺爺把
“讓家鄉的每一個孩子都知書達理”
作為教學理念傳給我的父親
父親又傳給了我
傳給了整個家族
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
對於我們整個家族來說
更是一種樸素的人生信念
胡清汝從教35年
讓一所地處偏僻的農村小學
教學成績連年位居全縣前茅
他的教室擠滿了三縣十二村的孩子
胡清汝還有個多年的心願
那就是為村裡辦一所幼兒園
讓孩子們能像城裡孩子一樣
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
2014年9月,胡清汝
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
他把獲獎的20萬獎金
全部投入到幼兒園建設上
現在村裡的娃娃們
都能在這所幼兒園快樂長大
胡清汝的兒子胡樹棟從小喜歡美術
高考時想報考美術院校
胡清汝也像當年的父親一樣
對兒子說
還是報師範吧,回來當老師
在他看來,教書育人
是最神聖、最有價值的職業
女兒胡樹檜從石家莊幼師畢業
如今也是一名幼兒教師
如今這個家庭
共有二十多位胡老師,
分佈在平鄉縣的多所學校
孩子是希望
老師是希望的希望
跨越70多年的接力堅守
絕不僅僅只是胡家四代20多口人
他們的背後是300萬多個同行者
“孩子們是希望
老師是希望的希望”
中國一代又一代鄉村教師
帶著知識、帶著理想
帶著最樸素而美好的願望
如同山花一般
開放在祖國鄉村的各個角落
默默吐露著芬芳
用愛為鄉村的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照片上這位女教師
名叫阿力太
24年來
堅守在新疆海拔2500米高寒牧區
為防止學生輟學
阿力太一個人、一匹馬
夏天,淌過齊腰的河流
冬季, 冒著極寒天氣
走過冰河、穿越懸崖
家訪學生4000多次
在草原行走了12000多公里
將1000多名學生
送出了巴音布魯克草原
孩子們愛對她唱那首《遠方的額吉》
親切地稱她“媽媽”
誰說愛一定要在課堂
阿力太的馬背上
馱著的是牧區孩子們的未來
照片上朝我們走來的是
重慶巫溪“獨腿教師”劉坤賢
1995年的暑假
為了掙錢給孩子們添置教學器材
他主動申請去當挖煤工
不幸被突然後滑的翻斗車刮傷
在醫院昏迷三天三夜後
劉坤賢被迫高位截肢
沒有抱怨
劉坤賢身體恢復後
拄著柺杖回到學校
重新站上了熟悉的講臺
用一條腿一站就是26年
用他的話說
“只要還有三寸氣在,
我就要做該做的事”
照片中和孩子們快樂遊戲的
無手老師叫馬正發
他用兩隻沒有手的手臂
在黑板上為學生寫出最漂亮的板書
他沒有手,卻有一雙愛孩子的羽翼
他沒有手,寫的字比很多健全的人還漂亮!
馬老師說:我把字寫漂亮了
才能教孩子!
一句簡單的話
滿滿都是愛和付出
照片上這位
站在板凳上寫板書的老師
名叫劉玉軍
因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
股骨頭壞死
劉玉軍的頭抬不起來
只有站到板凳上才能寫板書
30年來
劉玉軍就是這樣上課
孩子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板凳老師”
站著講課對於其他老師來說
再平常不過
但對於劉玉軍來說
卻是十分痛苦吃力的一件事
累了用手撐著講臺也不坐下
他說坐著講課效果不好
40分鐘
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因為病痛的折磨,劉玉軍越來越矮
但在學生們心中,他卻越來越高大
照片上這位女教師
名叫李莎
以總分第一的成績保送讀研的她
毅然選擇前往廣西龍勝縣支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李莎第一時間返回龍勝縣
利用新媒體把防疫知識
及時傳遞給學生和家長
學生返校後
李莎更是盡心盡責
一邊上課一邊做防疫工作
2020年5月9日
李莎在乘坐摩托車
返回龍勝小學途中遭遇車禍
不幸去世,年僅21歲
你把青春定格在支教路上
我們把你記在心裡
選擇了鄉村和堅守的老師們
既是鄉村的英雄
也是平凡的個體
只是他們在各種權衡之中
選擇了大愛
他們把這種無私的愛
給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
因為有他們的精神引領
千千萬萬個後繼者
深居窮鄉僻壤
聚起微光,播撒希望!
如今一批又一批
80後、90後教師背起行囊
從繁華都市奔赴最貧困的地方
用青春熱血助力農村孩子放飛夢想
今天,是第37個教師節
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
對鄉村教師的暖心話
“我就希望看到有這樣的
紮根這裡的這一批鄉村教師
為我們的國家
也為我們的這些家鄉
培養出這些優秀的後代
你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強國富民,育人為先
教育是國家之根本、未來之希望
需要全國全社會為之不懈的努力
尤其離不開一代又一代
投身鄉村教育的脊樑
中國300萬鄉村教師作出的無悔選擇
讓代表著這個國家未來的孩子們
有了更多的選擇
有了更加明亮的未來
有了更加遼闊的人生
若有光芒,必有遠方!!
讓我們向每一份
無私而偉大的選擇與堅守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