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我們都認為跟孩子溝通不需要什麼技巧,只需要展示我們的權威,蠻橫武斷地告訴他,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這個應該這樣做,那個應該那樣做。
其實如果你想要孩子愛上跟你說話,跟你談心,也是需要技巧的。
01 認真傾聽他在說什麼
當他跟你溝通交流時,你要放下手中的事情,不要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聽他講話。
當他說話時,你需要和他有眼神的交流,你要讓他感覺到:我在聽,請繼續說下去。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下,當你在跟別人溝通交流時,如果對方心不在焉地聽著,或者一邊做其他事一邊聽你講話,你會不會有種我不想再跟你說了,不想再跟你聊了,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認真聽我說。
其實孩子在跟你溝通交流的時候也是一樣,當他覺察到你的心不在焉,他也就沒有要說下去的動力和激情了。一次,兩次,三次,次數多了,他也就漸漸地不願跟你說話聊天了。
所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後,當我的孩子要跟我說話時,我會有意識儘量做到認真聽他講話,並適當做出回應,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假如我真的很忙,我會告訴他:媽媽現在有點忙,你可以30分鐘之後再來跟我說嗎?如果你一定要現在說,那我只能給你10分鐘的時間。
02 引導多於反對和指責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健健康康地成長,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反對他做一些事情,比如不要玩火,不要玩刀,不要和別人打架等等等。
站在我們的角度看,這樣的教導並沒有錯,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初來這個世界,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當你只是簡單粗暴地告訴他刀子和火是很危險的,不能玩時,他是理解不了你所說的危險。
只有被刀傷過,才知道原來刀子割到時很痛的;只有被火燒過,才知道原來火真的可以傷人。
回想一下,當有人反對我們時,我們是不是越是想要去做;其實孩子也是一樣,你越是反對,越是阻止,他便越是好奇,越是想要經歷一番。
你不可能一天24小時一直盯著他,跟著他,他總會趁你不留意的時候做一些你不想讓他做的事情。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要去引導他,引導他如何在不傷到自己的情況,安全地使用刀和火。
我們要去引導他,如何在確保安全,如何在減少對自己的傷害的前提下,去做想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早戀問題可能是一個讓無數家長很頭痛的問題,但是一味地用你的專制去反對早戀,是不可取的。這是一個資訊發達,孩子們可以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到兩性關係,他們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早熟,所以與其去反對,不如去引導他如何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擇偶觀,婚姻觀等價值觀。
一艘有指南針的船,就算一時偏航,也總會迴歸到正確的軌跡上;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人,就算一時鬼迷心竅,他的人生軌跡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03多讚美少批評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認為批評可以使人成長,就像認為失敗才是成功之母一樣,其實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同樣批評並不能使人成長,反而容易使人自卑,讚美才會讓人不斷成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自己都不是完人,又怎能要求孩子不要犯錯。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孩子也是一樣;但是我們要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他的優點,不斷地去讚美他的優點。
一味地批評指責,除了會讓你的孩子更加地自卑,更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之外,百害而無一利。
讚美之詞,可以讓他更加自信,更加開朗,更加肯定自己。
試想一下,在工作當中,當遇到領導的批評,我們是不是特別沮喪,甚至會否定自己;但是當他表揚你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好似打了雞血,幹勁十足。
換做孩子也是一樣,你的讚美,讚揚,本質上是對他的一種肯定,而這種肯定,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繼而增強他的自我肯定。這對他以後的成長也十分有利,這種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可以讓他更加大膽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像對待朋友一樣,與他們平等對話,去傾聽他們的想法,肯定他們,對他們的行為,多引導,少指責;多讚美,少批評。
想想我們小時候經歷的痛,想想那時的我們希望父母怎樣跟我們溝通,再想想那時的我們希望怎樣被父母對待。
雖今時不同往日,但是他們的想法和那時的我們,別無二致。
與孩子溝通,學會換位思考,每當你要去對他的所作所為做出反應和評價時,試著想一下,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自己不反感,讓自己更容易接受。
讓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一起且行且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