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段時間胡潤髮布的《2021年胡潤百富榜》,全球汽車行業共有5人入榜。他們分別是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融捷投資的創始人呂向陽,和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
在眾多車企大佬中,唯有呂向陽是投資行業出身,因投資了汽車產業而名聲大噪。但他還有兩個特殊的身份。其一、他是安徽人,是地地道道的“徽商”;其二、他是王傳福的表哥。根據胡潤髮布的資料,呂向陽的身家達1360億,但隨著近段時間比亞迪股價的飆升,身為第三股東的呂向陽,其財富早已突破了1500億。
這位從安徽農村走出的企業家為何能如此成功?他又是如何成為了“徽商”的創業典範?
一、誰是呂向陽?
資本與實業是表兄弟,實業的發展需要資本的支援,資本的壯大也需要實業的支撐。而呂向陽與表弟王傳福的“珠聯璧合”,恰好成就了金融業與製造業完美結合的經典案例。
1962年,呂向陽出生於安徽無為縣的一個農戶家庭。呂向陽從小很懂事,肯吃苦,還沒成年便扛起家庭重擔外出打工。16歲時,呂向陽得到進入到人行安徽分行工作的機會,這一干便是15年。
當時中國金融監管格局不同現在的一行二會,當時人行集全部職能於一身,20多歲便成為科長的呂向陽可謂是前途無量。但在1993年,感召於時代創業的浪潮,呂向陽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辭去了“金飯碗”,南下創業。
與未來成為“中國首富”的表弟王傳福一樣,呂向陽也將自己的大本營選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並創立了融捷投資,從房地產、紡織等傳統行業起家,憑藉“徽商”的洞察力和廣泛的人脈關係,呂向陽先後在廣州、深圳、香港等地開展貿易,很快積累了原始資本。
1995年,同是在國有企業擔任總經理,但不滿足於“金飯碗”的王傳福也準備下海創業。起初,王傳福融資的物件並不是表哥呂向陽,而是新加坡的風投公司——匯亞基金。王傳福願意讓出30%的股份,引入匯亞基金50萬美元,不過匯亞基金的投委會不屑於參與50萬美元的小單子,最終拒絕了這筆投資。
既沒了工作,又沒找到投資,在王傳福山窮水盡的時候,表哥呂向陽幫助表弟成功“渡劫”。
二、比亞迪的崛起
如今很多媒體都以創業神話一樣描述當時王傳福向表哥呂向陽借250萬的場景。但實際上,商業社會中親情只是紐帶,誰擁有資本,誰擁有核心價值,誰才擁有對企業的控制權。呂向陽拿出的250萬並非借給王傳福,而是投資到王傳福創辦的比亞迪中,為引入這筆投資王傳福讓出了84%的股份,自己只持股10%。
換句話說,最初的比亞迪並非是王傳福的,而是擁有資本的表哥呂向陽的。但隨著王傳福的核心價值的體現,呂向陽開始將股份向王傳福轉移。
王傳福本身就是電池專家,做業務講究“免費的專利都拿來,付費的專利自己做”,人工能替代的就不買機器。在創業初期,王傳福幾乎都是在工廠吃住,每天工作到1、2點鐘,如果有工人加班,王傳福便會說“我留下來陪你”,由於攻克技術難題,甚至女兒誕生的那一刻都沒親眼看見。
憑著這種對工作的忘我精神,僅1995年,比亞迪就已賣出了3000萬塊鎳鎘電池。同時,比亞迪積極滲透上游產業,對鎳鎘電池所需的負極製造材料——鈷實現了國產替代,成本降低了40%。另外在流水線製造方面,比亞迪前期選擇人工替代機器的方式,生產出的電池成本僅為日本企業的40%,這也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擊敗日本巨頭打下了基礎。
三、3年拿下世界第一
從上世紀70、80年代以來,全球化工、半導體的技術高地一直集中在日本。尤其在電池領域,自1990年索尼公司實現鎳鎘電池工業化以來,日本企業如三洋、東芝、松下等電池廠商更是“一統天下”,佔據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也直接促成了當時日本電器如單反相機、隨身聽、CD機、膝上型電腦等電子產品可以席捲全球。
但在1993年,日本突然宣佈鑑於鎳鎘電池對環境的汙染,宣佈放棄在本土的鎳鎘電池生產,這也就意味著面對全球龐大的需求,鎳鎘電池勢必會向勞動密集的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中國首當其衝。正是看透了這一點,身為國企高管的王傳福才會果斷辭職。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憑藉著僅為日本40%價格的成本優勢,比亞迪打敗了鎳鎘電池領域霸主——日本三洋,拿下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成為鎳鎘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
參與比亞迪的投資是呂向陽事業發展的一次重要轉折,標誌著呂向陽旗下的融捷投資開始向高科技製造業行業進軍。嚐到甜頭的呂向陽明白,曾經“以資本為主導”的比亞迪應該儘快轉換成“以技術為主導”,應該引入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
1997年,比亞迪調整股權結構,王傳福股份上漲至20%,另一位技術核心夏佐全持股10%,當然此時比亞迪仍屬於呂向陽,“呂氏家族”合計持股仍超過65%。
四、王傳福的比亞迪
如今的國際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角力或是比拼資本的時代了,掌握核心科技才掌握了核心競爭力。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比亞迪實現了90%的年化增長率,更拿下了諸如:飛利浦、索尼、GE、摩托羅拉等全球名企的海量訂單。隨著利潤的堆積,從1998年開始,“摳門”的王傳福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裝置、招兵買馬,這與王傳福未來的老對手郭臺銘很類似。當企業進入快速成長期時,利用資金優勢可以實現企業快速擴寬、擴深“護城河”。
不久後,比亞迪研發的鎳氫電池問世,淘汰掉了有毒的鎘,消除了重金屬對環境的汙染,並逐步向鋰離子電池領域進軍。
2000年1月,比亞迪股權結構再次發生變化,呂向陽家族的股權降至50%,王傳福的股權升至40%,夏佐全保持10%,其他小股東全部被清出局。
2002年7月,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當週上漲了20%,2個月上漲了70%,風頭超過了同期上市的李嘉誠的長江生命科技,而呂向陽家族成為比亞迪上市的最大受益者。
五、“徽商”呂向陽
從農民出身,到金融監管部門幹部,到民營企業家,再到如今的千億富豪,很多人都好奇身為“徽商”代表的呂向陽這一路是如何成功的?
徽商是我國各大商幫中最早突破“士農工商”這種成規舊律的商幫。徽商以鹽業、典當、養茶起家,在長期的商品運輸過程中,徽商重質量、講誠信、樹品牌,如今才能與潮商、浙商、晉商,並稱為中國“四大商幫”。因在晚清時,徽商已率先實現對外貿易、興辦銀行、鑿井開礦,更被稱為“最敢闖”的商幫。
1995年,當很多人尚不知鎳鎘電池為何物時,呂向陽敢投資250萬元與表弟王傳福一起建廠。2003年,當基金經理們紛紛斥責王傳福將比亞迪轉型新能源汽車時,呂向陽對王傳福給予了最大的支援,甚至購買了中國最大的鋰礦——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鋰輝石礦。
如今,呂向陽帶領融捷集團的業務版圖已伸向柔性顯示屏、太赫茲晶片、太空能源等領域,每一項無不是敢為天下先。
六、結語
如果說呂向陽下海經商,靠房地產起家靠的是精明的頭腦,那投資比亞迪,成為胡潤百富榜排名第25名的超級富豪,靠的正是徽商的敢闖、敢創。
正如呂向陽的投資格言:“我們做投資,做的是判斷題,而非證明題。”也許這才是投資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