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成仁,君子義舉;民族之光,我抗日干部也。上石堡村於進琛、謝景森、李富貴、王興雲等民眾幹部,決心抗戰復仇血恥……”這是1946年房山上石堡村為犧牲的村黨支部成員鐫刻的碑文。如今,上石堡村黨支部舊址雖然已不復存在,但是它卻永遠印記在人們的記憶裡。為了紀念犧牲的革命烈士,發揚革命傳統,教育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這一段革命鬥爭史,2008年,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舊址被複建成為紀念館,把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上石堡村黨支部開展的抗戰史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2021年,中共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被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天,丹丹帶大家走入中共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感受上石堡村的那段崢嶸歲月。
基地實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距盧溝橋七八十里地的上石堡村,很快遭到日寇慘無人道的踐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全村房屋都被燒光,村民被迫躲進山洞。民族仇恨激發了上石堡人民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如何鬥爭?大家期盼有一個領頭人。
館內展陳
1938年2月,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派八路軍獨立師政委鄧華率三團挺進平西,以百花山為中心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據地,在長操村建立了房(山)良(鄉)聯合縣,並逐漸在周邊地區開展抗日工作。上石堡村背靠百花山主峰,是霞雲嶺鄉的門戶,因此成為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前哨。
上石堡村有個進步青年於進琛,房良聯合縣政府成立後,他經常到縣政府所在地長操村開會,並在此期間結識了縣委組織部部長趙然。兩個青年志同道合,透過趙然的介紹,1938年5月,於進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於進琛的帶動和影響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上石堡村又先後有6名同志入了黨。1938年6月,經房良聯合縣委批准,上石堡村建立了由7名黨員組成的黨支部,於進琛擔任支部書記,這是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當時,偽村長常常向村民攤糧派款,資助南窖據點的日偽軍,鄉親們對此非常氣憤。黨支部成員就秘密地做群眾工作,揭發偽村政權的罪行,發動群眾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到了選舉的時候,鄉親們就選於進琛當了村長,原來的偽村政權成員全部落選。上石堡村政權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權。
村支部成立後,多次給區、縣黨組織報告日偽軍及特務、漢奸的活動情況。1939年,村支部組建了27人的民兵抗日遊擊隊。他們站崗放哨,監視日偽軍,教唱革命歌曲,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上石堡村黨支部成為地區的模範支部,村裡的幹部也被群眾稱為“模範領袖”。
1940年11月,叛徒帶領日偽軍30多人,撲到上石堡村,抓捕了黨支部書記於進琛及黨員幹部李富貴、王興雲、謝景森。日偽軍讓這4名黨員寫投降書,被一口拒絕。軟的不行,日偽軍就對他們上酷刑,但這4名黨員還是不寫投降書。氣急敗壞的日偽軍將4名奄奄一息的黨員拉到南窖村西。隨著幾聲槍響,4名黨員英勇就義,上石堡村黨支部的工作也被迫中斷了。直到1941年3月,房良聯合縣九區組織委員王榮善來到這裡,又恢復建立了黨支部。
黨支部重建之後,吸收了隗合寬、隗合常、於進水、鄭全巨、王興元5名同志加入黨組織,區武委會給上石堡村民兵發放了武器。民兵有了武器,上石堡村黨支部就像一把利劍,劈開了沉沉的夜幕,迎來了黎明的曙光。華北民兵戰鬥英雄隗合寬率領游擊隊員除漢奸、殺鬼子,機智靈活地配合八路軍開展敵後游擊戰,成為當地威震四方的一支民兵隊伍,創造了許多英雄業績和傳奇事蹟。
1942年,日本侵略者對平西抗日根據地實行了嚴密的經濟封鎖,對根據地形成了一條半圓形的封鎖線,一切物資不準進山。根據地軍民的生產生活和對敵鬥爭受到了嚴峻考驗。就是在這樣嚴酷的形勢下,上石堡村黨支部帶領群眾不避艱難一直到抗戰勝利。
上石堡村黨支部的建立和發展,成為本地區革命鬥爭堅固的戰鬥堡壘,掀起了房淶涿地區革命的高潮。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投入到抗日鬥爭的洪流中,上石堡也成為執行黨的抗日主張最堅決、對敵鬥爭最頑強的村,1943年5月,八路軍軍分割槽授予該村“抗日模範村”光榮稱號。
為了不斷髮展革命力量,上石堡村黨組織不斷壯大。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只有400餘口人的上石堡村新老黨員和犧牲的烈士黨員就有60餘名,約佔村裡總人口的15%。無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上石堡村黨支部都是房山地區黨領導下的堅強戰鬥堡壘。
中共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全貌
在這塊被紅色基因滋養著的土地上,中共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向人們娓娓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那些抗戰先烈的革命事蹟,譜寫了一個村莊的紅色傳奇。上石堡村黨支部,抗日鬥爭的堡壘,在平西抗戰史上書寫了壯麗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