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力進行侵華戰爭,一時間,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同年10月,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為了維護其在華利益和一個“承諾”,於是便電令駐華大使陶德曼、駐日大使狄克遜分別向中日兩國政府表示,德國願意為兩國的停戰和締結和約進行斡旋。那麼除了自己的利益外,希特勒究竟是許了一個什麼樣的承諾,致使他對中日戰爭如此重視呢?
就在抗戰爆發前不久,國民政府的“財神爺”孔祥熙便來到德國拜訪希特勒,而出於兩國多年的合作友好關係,希特勒也親自接見了他。在希特勒的別墅裡,孔祥熙根本無暇顧及壯麗的阿爾卑斯風景,反倒焦急地詢問了希特勒兩個根本性問題:德國究竟能不能反對日本侵略中國?對正在輸送給中國的軍事物資能不能做出保證?聽完孔祥熙的話後,希特勒便在私底下回答了他的問題:一戰時期,德國在青島的駐軍孤立無援,日本趁機發起突襲,不僅奪走了德國的利益,還將駐守此地的德軍官兵全部消滅,此種奇恥大辱,日耳曼民族永遠不會忘記,如果中日開戰,德國一定會出面調停。乍一聽,希特勒的態度是支援中國,但當戰爭打響後,他卻對日本說了“完全相反的話”,可對於給孔祥熙的“調停承諾”,希特勒也遵守了。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調集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由於戰爭規模的不斷升級,前線日軍只得向國內發出了數封求援電報。在軍事會議上,陸軍大臣杉山元表示“要打到底”,但手握調兵大權的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石原莞爾卻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派兵越多,日軍陷入中國戰場無法自拔的可能性就越大。就在兩方人在“增援”和“不增援”的問題上爭論不休的時候,正在上海作戰的日軍也因為沒有援兵從而面臨“崩盤”的局勢,眼看前線快頂不住了,惱羞成怒的日軍高層便把“戰敗”的責任全部推給了石原莞爾,並將他“發配”至“偽滿洲國”。
然而就在石原莞爾收拾行李準備前往“偽滿洲國”任職的時候,他給前來送行的老朋友馬奈木敬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透過自己的關係找德國人來調停這場戰爭。聽完石原莞爾的請求後,馬奈木敬信便分別聯絡了陶德曼和狄克遜,希望能聯合起來說服中日兩國停戰。在平時,這兩位德國人的主張一直都是持相反態度,陶德曼是“親華派”的代表,其背後有著德國外交部長牛賴特、國防部長勃洛姆堡以及戈林的支援,而狄克遜則是“親日派”的代表,其背後有著頗受希特勒賞識的裡賓特洛甫支援,在瞭解清楚這兩位大使背後的淵源後,馬奈木敬信本以為“調停”的任務會非常艱難,但令他出乎意料的是,陶德曼和狄克遜這兩個觀點相反的人卻立即達成了共識,而促使他們一起合作的原因除了來自希特勒的指令外,希望中日兩國停戰也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所以在兩人看來,不管是議和還是投降,只要不再打仗就行。
淞滬會戰後期,眼看軍事行動的目的已經達成,日本高層便開始透過德國這位“中間人”來和國民政府談條件了。在條約中,日本提出了七項條件:一是成立內蒙自治政府、二是劃定從“偽滿洲國”到平津一帶為非武裝區,並且必須由“親日派”來負責此地、三是擴大上海的非武裝地帶、四是要求放棄抗日政策、五是協助日本“剿共”、六是減輕日貨關稅、七是尊重外國權利。訊息轉達給國民政府後,蔣介石展開會議討論,而參會的人也給出了看法:日本沒有要求承認“偽滿”和賠款,可以考慮接受,至於其他的條件以後可以慢慢廢除。會後,蔣介石透過陶德曼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日本必須保證恢復“七七事變”前的局面。
就在陶德曼和狄克遜長舒一口氣,以為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人突然反悔了,原來在內閣會議上,當“議和條件”擺在這些日本高官面前的時候,陸軍和“主戰派”們首先便炸了鍋,認為這完全就是一堆“廢話”,最重要的問題例如承認“偽滿洲國”和賠款根本沒有寫上去,這怎麼對得起死在上海的陸軍士兵。於是軟弱的近衛文麿只好在陸軍的“逼迫”下重新擬定了新的條約,不僅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陸軍的要求,還表示要想徹底解決問題,現在所列舉的條件根本不夠,言外之意就是日後我們有權可以隨時進行更改或新增,除此之外,他們還叫囂著說國民政府沒有談條件的權利,只能選擇“降”或是“不降”。
結果當新條件傳到國民政府後,蔣介石立刻拍案而起,並對身邊人說道:“倭寇所提之條件,直接等於征服與滅亡我國,與其屈服而亡,不如奮戰而死。”就這樣,這場差點改寫中、德、日三國曆史的“鬧劇調停”落下了帷幕,中國軍民也選擇繼續抗擊日本侵略者,並最終於1945年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
全文完
原創不易,照搬必維權,如果我的文章打動了您,還煩請您幫忙點個贊或者關注,本人在此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