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國歷史上軍事實力最弱的一個正統王朝,以至於形成了遼金宋對峙的情況。遼、金、元三朝的民族彪悍、疆域遼闊,宋朝無法擊敗情有可原,但是宋朝連越國、大理、西夏三國都無法統一,這就成為了歷史的笑柄了。而西夏,以區區河西之地,抗衡北宋145年,嚴重消耗了北宋的國力,加重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加速了北宋的滅亡。本文主要介紹宋朝和西夏140多年的戰爭與和平。
一,宋太宗失去了統一夏州的千載良機
881年,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因為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賜姓為李,冊封為定難軍節度使,治夏州,統轄夏、綏(綏德)、銀(榆林)、宥(靖邊)、靜(米脂)五州地區,從此西夏割據政權的基礎就已經奠定了。五代時期,夏州總是以“俯首稱臣”來換取自己獨立的狀態,從而得以延續。960年,北宋建立,夏州李氏也照例稱臣。
982年,夏州內亂,夏州主李繼捧等在權力鬥爭中失勢,索性直接上朝覲見,獻上整個夏州地區。這時候的北宋才剛剛結束了十國的分裂局面,對於夏州的主動來投,宋太宗那是十分高興。的確此次也是北宋統一河西地區的千載良機。
但是,宋太宗的政策太過於著急了。他將夏州李氏全部遷徙到京城,再授予其他州的節度使一職。北宋在“杯酒釋兵權”後,節度使早已淪為虛職。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夏州李氏的不滿。李繼捧的弟弟李繼遷則“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聯絡豪右,捲甲重來”。從此,北宋和夏州的戰爭就爆發了。
戰爭初期,李繼遷雖然獲得了一些區域性的勝利,但是西北的總體形勢還是被北宋大軍所控制。在戰爭中,李繼遷先後三次慘敗於宋軍,每一次都陷入了絕境。但李繼遷總是能夠轉危為安,捲土重來。在多次失敗後,李繼遷選擇“倚遼抗宋”,被遼國冊封為“夏國王”。在遼國的支撐下,李繼遷對北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屢戰屢勝。
宋太宗無法在軍事上取勝,轉而選擇經濟制裁,推行“禁鹽令”。但經濟制裁並未阻止李繼遷的繼續進攻,關中地區也遭到了侵犯。由於關隴地區的漢人也難以吃到鹽,使得西北局勢不穩定。無奈之下,宋太宗最終禁鹽令,經濟封鎖宣告失敗。接著,李繼遷又採取游擊戰,不斷搶奪宋軍的糧草,讓宋軍疲於奔命。
997年,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宋真宗認為李繼遷割據已經成為事實,無法改變,於是冊封其為定難軍節度使,享有五州之地。而李繼遷則野心膨脹,企圖入主中原。他制定了“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然後長驅南牧”的戰略方針,四處擴張,積蓄力量。
正當李繼遷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吐蕃的番羅支突然進攻夏州,李繼遷中箭身亡。其子李德明即位後,改變了之前的擴張政策,轉而和平發展。1006年,李德明向宋朝求和,宋真宗也不想再戰,於是雙方達成了和平協定。之後,宋夏戰爭就停止了一段時間。
二,李元昊的稱帝之戰,北宋顏面盡失
宋真宗時期,夏州和北宋保持著和平的局面,正如范仲淹所說:“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禾黍雲合,甲冑塵委,養生葬死,各終天年”。這種和平的局面有利於雙方經濟的發展,這是好的方面。然而,和平的局面也讓宋朝的軍隊失去了戰鬥力,所謂“國家承平日久,失於訓練……疲弱不可用”。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也在這時候逐漸形成了。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繼位,宋朝冊封為“西平王”。但是李元昊並不滿於稱王,他自稱為“青天子”,稱呼宋朝皇帝為“黃天子”,並建立年號,試圖建立與北宋平級的政權。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第二年,李元昊遣使入京,要求北宋承認他的帝號。此舉遭到了宋仁宗的拒絕,於是李元昊開始侵犯邊疆,宋夏戰爭再次爆發。
戰爭初期,西夏進攻保安寨、承平寨,遭到了盧守懃、許懷德、狄青等將領的頑強阻止。李元昊隨即改變戰術,採取假和真襲。隨後,西夏軍隊在三川口之戰和延州之戰中大勝宋軍。兩戰的失敗,給北宋王朝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隨後,北宋立即對西北軍事佈局做了大調整,一是在採取韓琦提出的放棄被動防守,轉為主動進攻的方針;二是調整人員,范仲淹被調任為延州知州。范仲淹對延州軍制進行了調整,他將管轄內的18000多軍隊分為六部分,分別由六大將領進行訓練,這實際上就是後來王安石“將兵法”的前身。西夏得到范仲淹調到延州,就轉而進攻他處。西夏人說:“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大範(雍)老子可欺也”。
1041年,宋朝派遣涇原、鄜延兩路大軍進討西夏。李元昊則再次使出了假求和的計謀。韓琦在巡邊的過程中發現了李元昊正準備進攻,於是派遣任福進攻西夏。然而,任福輕敵,中了西夏的誘敵之計,被引進了埋伏圈,遭遇了好水川之戰的慘敗。
好水川之敗,迫使北宋再次做出調整,轉進攻為防守。同年,北宋將陝西路分為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分別由韓琦、王沿、范仲淹、龐籍統領各部兵馬。1042年,李元昊進攻涇原,王沿命葛懷敏率軍抗擊。葛懷敏沒有采取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的建議,而是兵分四路的政策。結果,自己在出發後就被西夏大軍包圍,宋朝大軍和西夏軍隊接戰後一觸即潰,宋朝再次遭遇慘敗,史稱“定川寨之戰”。
在宋仁宗時期,雖然在西北出現了狄青、范仲淹、韓琦等名將,但是無法挽回局勢,遭遇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的三場慘敗。宋軍的慘敗充分暴露了北宋中期積貧積弱的困境。對西夏戰爭的失敗,深刻刺激了北宋王朝,隨後北宋為了富國強兵,開始了“慶曆新政”和“熙寧變法”。
正當北宋失敗之際,遼國也向宋朝索要關南十縣土地。宋朝只好以增加歲幣為條件,和遼國重訂盟書。西夏方面,連年戰爭,對經濟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史稱西夏“雖屢得勝,然喪和市之利,民甚愁困”。在這樣的情況下,北宋和西夏又開始了和談。
1044年,遼國準備進攻西夏。李元昊為了避免兩面受敵,於是和北宋達成了和平協議:北宋冊封李元昊為夏國主,並每年輸送西夏絹10萬匹、銀五萬兩、茶兩萬斤。西夏則表示稱臣。就這樣,宋夏戰爭的第二階段結束。如果北宋能夠看到國際形勢,和遼國一起進攻西夏,那麼結果就不是這樣子了。
三,熙寧變法,滅西夏就差一口氣
經過了王安石變法,北宋王朝的財政收入得到了增加,社會矛盾得以緩解,軍隊戰鬥力得以提高,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初步改變了。這時候,北宋開始扭轉對西夏戰爭屢戰屢敗的局面。
宋神宗和王安石為增加國家實力,推行了“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軍器監法”等。為了消滅西夏,宋神宗採取了王韶的《平戎策》。王韶提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隨後,王韶被調遣到了河西,負責開發河湟地區。
王韶到達河湟後,推行“市易法”,籌集到了軍費;又對青海的青唐俞龍珂部進行了勸降,俞龍珂率部眾十二萬人歸附。王韶又不斷進攻其他吐蕃部落,擴大了北宋的控制範圍。在穩定了局勢後,王韶對西夏發動了進攻,收復了河州、宕州、岷州、疊州、洮州等地,史稱“軍行一千八百里,收復五州,拓地二千里。”宋朝也在增加的面積上設定了熙和路。如果繼續按照這個趨勢下去,西夏必亡。
正當北宋準備全面進攻西夏之時,王安石被迫永久辭職了,西北局勢開始急轉直下。還好的是,宋神宗依然堅持變法,並且在對西夏方面採取了強硬的措施。1081年,西夏發生了政變,梁太后專政。於是宋神宗趁機對西夏發動大規模進攻,西夏則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政策。此戰,最終因為宋軍缺乏統一的指揮而失敗。1085年,宋神宗再次發動進攻,但是依然遭到了失敗。
宋神宗兩次征伐西夏,都以失敗而告終,於是含恨去世。1085年,宋哲宗繼位,高太后掌握實權,保守派也紛紛復辟。為了達到打擊改革派的目的,司馬光不顧眾人反對,強行將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四寨等宋給了西夏,並廢除了熙河路。宋神宗、王安石和王韶一生的奮鬥,竟然被司馬光敗光。
到1093年,高太后病死,宋哲宗得以親政。宋哲宗試圖恢復新法,重用改革派。但是這時候的改革派並沒有王安石這樣的人物,他們只顧著爭權奪利,使得改革成效不大。儘管如此,在西北方面依然取得了成果。1094年,北宋停止了對西夏的妥協政策,恢復了熙寧變法時期的方針。在北宋的強硬進攻下,西夏屢次失敗,被司馬光割讓的土地又被收復了,熙河路得以重新設定。
1098年,西夏梁太后調遣30萬大軍進攻北宋建立的平夏城。此戰,西夏遭遇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失敗,死傷慘重。不久,梁太后去世,西夏局勢岌岌可危。如果這時候北宋能夠發動全面的進攻,那就能夠順利消滅西夏了。然而就在關鍵時刻,宋哲宗同意了西夏的求和請求,宋夏之間又恢復了和平。
結語
總結起來,北宋和西夏對峙了145年,出現了“三戰三和”的波折。在三次戰爭中,北宋都有滅西夏的機會,然而北宋最終還是選擇了和平。和平,有利於西北的安定,有利於經濟的恢復,但是卻更有利於西夏獲得喘息之機。西夏是小國,經不起持久戰的消耗,如果北宋能夠一直消耗西夏,那麼西夏必亡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