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伊始,國內政權雖趨於穩定,但經濟還未恢復,各類生產活動處於停滯狀態,身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的周恩來一直為國內經濟恢復、外交事務殫精竭慮。
百忙之餘他想到了另一個極為重要的事:為在戰爭年代犧牲的先烈們尋找一處永久安息的地方,當然這也是為日後考慮,一旦有我軍高階將領、國家領導人和民主人士等病故,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安葬之處。
周恩來將為革命先烈尋找安身之所的任務交給了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接此重任後,吳晗不敢有絲毫怠慢,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周邊各郊區尋找合適地點,最終選定了八寶山。
自1963年底第一位共和國元帥羅榮桓逝世,到1992年最後一位共和國元帥聶榮臻在北京離世,跨越近四十年的時間,十位共和國元帥先後逝世。
按照相關規定,這些我國高階將領逝世後應該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但鮮為人知的是隻有四位元帥葬在這裡。
十大元帥逝世後都葬在了哪裡?為何只有四位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一、踏遍京郊選中八寶山
1949年底的一個冬日午後,天氣晴朗,從早上就開始忙碌的周總理處理完手中的政務後,叫上兩個秘書一起到花園裡散步。
雖然近期國內外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但是周總理臉上並沒有流露出任何輕鬆的表情,此時的他正在思考一個十分嚴肅而重要的問題。
戰爭年代我軍四處轉戰,很多為革命犧牲的先烈們只能就地草草掩埋,有的甚至連塊木質的墓碑都沒有,如今國家安定了,是時候為這些犧牲的同志們尋一處合適的棲身之所了。
想到這裡,他回過身和秘書說:“你馬上給北京市吳晗同志打個電話,讓他明天早上來辦公室找我。”
接到電話後,吳晗覺得周總理必定有要事商議,否則不會這麼著急讓他前去。次日一大早,吳晗便匆匆來到中南海,在西花廳前迎面碰上了早已等候的秘書,他微笑著問道:“總理是不是在忙?”
“正在批閱檔案,昨晚上他只睡了不到四個小時,今天早早起床簡單吃了點早飯就來了辦公室,一直到現在。”
秘書一邊說一邊示意吳晗到會客廳等候,而他則徑直走向了周總理辦公室。
過了沒多久,周總理神采奕奕地走進了會客廳,略顯神秘地問坐在沙發上的吳晗:“你知道我今天找你來是什麼事嗎?”
吳晗聽了連忙從公文包裡取出紙筆,略微思考了一下說:“總理,是不是有關北京建設的事情?”
周總理走到他旁邊坐了下來,右臂自然地搭在椅背上,顯得十分輕鬆:“今天我們談的部署這個,關於北京建設的方針中央已經下發了有關檔案,你們按照那個執行就行,具體如何實施就是你們地方的事情了,中央不宜多插手。”
周總理的這番話讓吳晗更加疑惑了,總理見他還在猜測,便直截了當地說:“我計劃在北京建設一座革命公墓。”
聽到這裡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的吳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個事,之前也沒有聽任何人提起過。
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道:“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個小事,相反這是極其重要的大事,必須嚴肅對待。這麼多年的風雨歷程,為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有多少同志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如今革命勝利了,我們必須讓那些英烈們安息,不能忘本啊!”
說到這裡,周總理站起身來,若有所思地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吳晗心裡明白總理一定是想起了那些曾經和自己並肩戰鬥的親密戰友們。
沉默片刻後,周恩來囑咐道:“你立即去辦這件事,在北京郊區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建造一處公墓,然後將這些英烈們的遺骨都遷進去。”
周總理還強調說,建造革命公墓除了讓那些犧牲的人安息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便是教育後來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讓他們學會珍惜眼前的和平。
此外,一旦有現任的高階領導幹部、軍隊將領和民主人士、知名人士亡故,也還有個合適的安葬之處。
聽了周總理的這些解釋,吳晗深感觸動,為了辦好這件事,他詢問周總理有何具體要求。
周總理挪步到他跟前,坐定後說道:“北京我不太熟悉,也不知道哪裡好。我覺得一是不要離市區太遠,交通也要方便一些,以便於日後有群眾去紀念;二是環境要好,不能隨隨便便找個荒山就建。當然了,可以先將公墓建起來,然後再搞綠化。”
與此同時,周總理還特別強調千萬不可佔用老百姓的農田。吳晗將這些要點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
臨走時,周總理親切地握著他的手說:“吳晗同志,我替所有烈士及烈士家屬先謝謝你了。另外,我決定派典禮局的餘心清同志前去協助你,你們有事要互相多商量。”
說到這裡,周總理用力晃了晃吳晗同志的手說:“這件事就拜託你和餘心清同志了,不管怎麼樣都要辦好啊!”
吳晗聽後十分感動,向周總理立下軍令狀,保證說一定會盡力完成好這件事。
不久之後的一天清晨,吳晗和餘心清相約來到北京西郊一個叫三王墳的地方。這些天,他們一行人為了尋找合適的地點,跑遍了整個北京郊區,而三王墳已經是西郊附近的第三個地方了。
但是吳晗對於這個地方十分不滿意,因為周總理此前特意強調不可以過多佔用耕地。
餘心清朝著北邊的一大片山區望去,看見不遠處的山下有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隱隱約約能看出有幾座灰瓦建築隱藏在樹林中。
他指著這一片樹林問身邊的工作人員:“那是什麼地方?”
工作人員舉目遠望,定了定說:“那座山叫八寶山,隱藏在樹林裡的那處建築是一座祠堂,裡面住著很多前清遺留的太監,當地人叫太監廟。那裡環境不錯,就在半山坡上,之前考慮這裡住著這麼多太監,搬遷量比較大,就沒選它。”
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後,吳晗頓時來了興趣,叫上餘心清和工作人員一起朝那片樹林走去。
來到先前從山上看到的一處灰頂建築前,吳晗一行人停下了腳步,只見護國祠廟門上赫然寫著“褒忠護國祠”五個金漆大字,四周蒼松翠柏,格外幽靜。
聽這裡的一個老太監說,這座祠廟是永樂皇帝為了賞賜在靖難之役中打仗身亡的忠實有功太監鋼鐵而修建的,因此地盛產紅土、沙石和板石八種礦產,故稱八寶山。
聽到這裡,吳晗和餘心清互相看了一眼對方,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1950年在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指導下,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在八寶山落成。
根據規定,這座規格較高的公墓主要用於我國已故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文學家、高階工程技術人員、革命烈士、國際友人和縣團級以上領導幹部。
在革命年代浴血奮戰數十載,戎馬半生的我軍將領,在1955年全部被授予軍銜。其中,作為我軍的初期創始人,朱德、彭德懷等人憑藉著在南昌起義中的領袖作用及戰爭時期的赫赫戰功而被授予元帥軍銜。
按照規定,這些將領逝世後均可安葬在八寶山蒼松翠柏間,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只有四位元帥逝世時葬在了這裡。
二、青山有幸埋忠骨
羅榮桓出生於1902年,抗戰時期擔任115師政治部主任,隨部隊轉戰山東敵後,由於長期為戰事操勞熬夜,使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有段時間經常會無辜便血,而且出血量很大。
由於當時我軍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而且戰事頻繁,羅榮桓尿血的症狀並沒有得到確切及時的診治,也沒有獲得充足的休息,導致病情繼續加重。
後來擔任新四軍代軍長的陳毅得知此事後,請軍中的一位國際友人,同時也是一位醫術高明的泌尿科專家羅生特為其做檢查,結果發現其兩腎均有病變跡象。
但因為當時軍中沒有更為可靠的X光機,所以羅生特也並不敢確定羅榮桓究竟所生何病。
直到1946年隨第四野戰軍轉戰東北後,由於戰事緊急病情進一步惡化,隨後住進瀋陽軍醫院,經過X光機詳細檢查,最終確診為腎癌。
堅持帶病指揮作戰半年後,當年8月,羅榮桓乘火車經歷數天的顛簸抵達莫斯科,立即住院接受手術治療,右腎被切除,術後不久,傷口出現破裂而引起大出血,不得不進行二次縫合。
半年後,再次住院複查,醫生髮現其左腎也有問題,加上他的高血壓和心臟病較為嚴重,醫生建議他立即前往環境較為清幽、氣候溫暖宜人的克里米亞休養一段時間。
但此時正值國民黨胡宗南大軍圍攻延安,心急如焚地羅榮桓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就匆匆返回國內。臨走時,醫生曾再三囑咐他不可勞累過度,一天工作不可超過三個小時,而且最好療養三年,但是羅榮桓為了革命工作而把醫生的話拋在了腦後。
平津戰役結束之後,他奉命到天津視察,工作時突然暈倒在地,毛澤東立即派專家為他診治,並囑咐他暫時留在天津養病,不要隨軍南下參加之後的作戰。
建國伊始,羅榮桓被組織任命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次年4月,又出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工作更加忙碌了。
1956年,為國家軍隊建設殫精竭慮的羅榮桓再一次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這次病因是心絞痛發作,而且反覆發作。1962年,羅榮桓的病情進一步加重,血壓極為不穩定,心臟的老毛病也在反覆。
次年9月,羅榮桓因腎衰竭而引起了尿毒症。不得不住進醫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療。因為此前耽擱得太久,雖然醫生竭力治療,但是終因病情太嚴重而回天乏術。
1963年12月16日,年僅63歲的羅榮桓元帥逝世,後被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陳毅於1968年被組織安排到南口機車車輛廠,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經過一年的學習改造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陳毅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當時中蘇關係變得極為緊張,出於戰備需要,陳毅乘火車來到河北石家莊。幾個月後的一天,正在工作的陳毅突然趕到腹部隱隱作痛,還有腹瀉的症狀,吃了醫生開的止痛藥後,幾天不見好轉。
到廬山參加完會議回到石家莊後,陳毅的腹痛進一步加劇,血壓也隨之飆升,他的夫人張茜趕緊給周總理寫信。在周總理的關懷下,陳毅被緊急送往北京住院,沒過多久就匆匆出院了。
1971年初,陳毅再次腹痛難忍,不得已住院治療,醫生檢查後診斷為亞急性闌尾炎,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期間,醫生髮現陳毅所得並不是闌尾炎實則為結腸癌,而且已經出現了轉移現象。隨後,周恩來安排陳毅住進了北京日壇腫瘤醫院,經過著名專家吳恆興的親自治療,三個月後陳毅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轉。
然而,僅僅半年之後,陳毅病情再次惡化,甚至到了粒米不進的地步,只能靠輸液維持。11月底再次住院接受治療,由於其根本無法自主進食,醫生只能為其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後,陳毅的病情得到控制。到了年底,陳毅突然陷入昏迷,而且持續了好幾日,直到1972年1月6日,陳毅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四天之後,陳毅元帥的悼念活動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得知此訊息後,毛主席不顧眾人的阻攔,連身上的睡衣都沒換,套上大衣趕往悼念。
1976年1月8日,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鞠躬盡瘁的周總理逝世。當時已90歲高齡的朱德剛剛出院,身體還很虛弱,所以身邊的人並沒有告訴他總理去世的訊息。
當天晚上,朱德從電視新聞上聞此噩耗,立即淚流滿面,11日,他不顧家裡人的強烈反對,非要親自前往周恩來靈堂弔唁,在路上朱德一直眼含淚水。
從靈堂回來後,朱德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茶飯不思,心情極為沉重。自此之後,朱德的身體每況愈下,常常輾轉反側徹夜無眠,但他始終憑藉著堅強的意志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會見外賓、參加會議一樣不落。
1976年6月21日,是朱德與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會面的日子,當時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醫生勸他在家靜養,但是倔強的朱德吃過藥後堅持要去。
後來因為弗雷澤的行程較為緊張,會面不得不推遲,就這樣90歲高齡的朱德在冷氣房裡苦等了一個多小時,患了感冒。
吃了幾天藥仍不見好轉,後來病情進一步加重,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住院之後,朱德的病情發展得很快,讓醫生們始料未及。隨後,出現了高燒不退、心力衰竭的情況,最後連說話都變得十分困難了。
7月6日下午,朱德在醫院逝世。隨後,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一室,骨灰盒編號101。
聶榮臻是最後一位逝世的開國元帥。1991年9月,聶榮臻因為心臟問題住院接受治療,兩個月後病情出現好轉,回家靜養。但自出院之後,一直生活不能自理,稍一活動便會氣喘吁吁,這是心衰的典型症狀。
次年三月,聶榮臻的病情出現惡化的跡象,每說一句話就大口喘著粗氣,再次住進醫院。4月2日,經過301醫院的專家診治,他們一致認為聶帥的身體已經毫無辦法了。
頭腦清醒的聶榮臻深知自己的病情,堅決反對入院治療,家人只好把他接回家中療養。
之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聶榮臻依舊堅持早上看報紙,下午聽秘書念檔案,晚上看新聞聯播。直到去世當天,聶帥仍然堅持著這一習慣,1992年5月14日晚上10點,聶榮臻在睡眠中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臉上沒有一絲絲痛苦的表情。
按照聶榮臻的遺言,家人將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一棵松柏樹下
三、將軍忠魂佑中華
1968年3月,飽經苦難的賀龍病倒了,住院之後,醫生診斷為腦缺血。在此特殊時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賀龍僅僅住了幾天醫院就被迫離開出院,因此身體並未完全恢復,連基本的說話能力都喪失了。
6月9日,賀龍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治療,經過六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後離世,當時他的妻兒並不知道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何處。
直到1975年6月9日,賀龍逝世整整六年後,中共中央才為他在寶山革命公墓禮堂一室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同樣在特殊時期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彭德懷元帥日子也不好過,經常會受到拳打腳踢,甚至不給飯吃不給水喝,期間多次暈倒,但未接受治療。
1970年,在遭受了近四年的折磨後,彭德懷的健康急轉直下,出現了便血的症狀,而且大便很頻繁。起初他並沒有在意,只認為是痔瘡犯了,因為早在抗戰時期,他就曾出現過便血的情況,後來經過醫生檢查後確定是痔瘡。
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後,1972年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十分虛弱了,渾身沒有力氣,每天便血四五次,而且肚子裡總是不舒服。
1973年4月,彭德懷的身體進一步惡化,每天便血達到一千毫升,隨後被緊急送進醫院接受治療,經過專家會診,最終確診為直腸癌晚期。
次年元旦時,彭德懷已是半身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對前來探視的家人說:“我死後,把我的骨灰送回老家,埋在地下,上面種上果樹,骨灰可作肥料。”
當年9月,彭德懷的病情已經十分危重,大小便失禁,下下肢浮腫,因為舌頭髮硬,即使湊近了也聽不清他說話,隨後便陷入了長期昏迷之中。
11月29日下午,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深度昏迷後,彭德懷猶如迴光返照一般,突然變得面色紅潤,但是沒過一會就出現了口鼻出血的情況,醫生進行緊急治療後仍舊回天乏術,隨後呼吸停止。
彭德懷逝世後,有關單位將他的遺體送往成都東郊火葬場火葬,申請火葬表上寫得是“王奎”,火化之後骨灰被存放在了這裡。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決定將彭德懷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1964年7月在東北視察部隊的劉伯承突然患了眼疾,當時醫生診斷為急性青光眼,劉帥緊急回到北京住院接受治療,自此之後他的左眼就只能分辨出衣服的顏色。
帶病工作八年後,劉伯承雙眼失明,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長期住院治療,後來他喪失了基本的思維能力,緊接著變得生活不能自理。直到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與世長辭。
按照他生前的遺言,劉伯承的兒女乘坐飛機將他的骨灰撒放在了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太行山、南京、重慶、淮海地區。
1980年,已是83歲高齡的葉劍英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徵,並伴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等併發症。
在隨後的兩年時間內,葉劍英的肺部感染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醫生不得不給他使用抗生素,病情得以好轉。1983年底,葉劍英突發心肌梗死,經過專家全力搶救後平安出院,由於病情反覆,之後的兩年半時間,葉劍英都只能在家中臥床休養。
1986年10月13日,在家靜養的葉劍英突然陷入昏迷,體溫隨之升高,呼吸變得急促起來,心率、血壓等都不正常,醫生雖全力搶救,效果依舊不佳。22日凌晨,葉劍英在醫院病逝。
葉劍英元帥逝世一週年後,中共中央在廣州紅花崗烈士陵園為其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
1990年春天,徐向前突發心絞痛,有時一天數次,經過醫生的緊急治療,症狀並沒有完全消除。三個月後,北京已進入炎夏,徐向前卻不慎患上了感冒,一直低燒不退,醫生給用了多種抗生素,均不見效。
住院之後轉為高燒,最高體溫甚至達到了39.8℃,醫生診斷後確定是由肺部感染引起的。隨後醫生使用的冰敷加抗結核藥的治療方法竟然收到了奇效,徐帥的體溫慢慢趨於正常,後來可以開口說話了,直到最後可以下地走動。
根據他的病情,醫生判斷說9月就可以出院了。然而,不久之後由於長期使用抗結核藥導致徐帥的肝臟遭到了嚴重損傷,患上了急性肝壞死,隨之而來的是多臟器衰竭。
1990年9月29日凌晨,經過醫生一夜的搶救,徐向前還是離開了我們。按照他生前的遺言,他的骨灰被親屬撒放在了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而骨灰盒和遺像則送回老家山西五臺安放。
與其他9位元帥病故相比,林彪的離世確實非比尋常。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登上三叉戟戰機在山海關機場強行起飛,企圖逃往蘇聯。
然而,飛機飛至蒙古境內後卻不幸墜毀,蒙古方面將其屍骨就地掩埋。後來,蘇聯兩次派人到墜機現場,挖出林彪和葉群的頭骨,帶回蘇聯。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