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搜"隔代親"這個話題,討論最多的就是"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讓我們這些已做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年輕一輩很是好奇。
週末,我坐車去外地辦事,因為是拼車,大部分又是老鄉,所以自然的拉起話茬子。
車上有幾個年過半百的叔叔阿姨,聊到自己家孫子孫女、外孫們時立馬精神抖擻。這時一個80後大哥問到:"你們帶孫子外孫女們不覺著累嗎?"他們立馬斬釘截鐵的說:"不累,不覺著累,希望他們天天黏著我們才好,只是我們的兒女們不讓我們一直帶,他們有時候自己要管孩子。"
同車的大哥說:"我帶一會就累了,因為白天上班,操心的事也多,晚上確實精力跟不上。但是全部交給父母帶也不行,一是他們太辛苦了,另外他們對孩子太溺愛,基本上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發脾氣鬧情緒也不批評引導,導致我們在中間很難做。"
車上頓時陷於一陣沉默,大家各自懷著心事,或靠著椅背休息,或望著車窗外。
為什麼"隔代親"的話題有這麼多人討論呢?因為它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們“又愛又恨”。
隔代親,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指老年人自己帶自己的孫輩(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現象。它最能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獨,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寬慰,甚至還會煥發起老年人尚未泯滅的"童心"。
我的侄子剛滿2歲,看著我爸爸對待他的方式,讓我真正體會到"隔代親"究竟是有多親。
我的爸爸對我和弟弟從小非常嚴格,作為30多歲的我,印象裡爸爸展現他慈愛的一面屈指可數,大部分時間都繃著臉,或者高聲訓斥我們。小時候只要他看我們一眼,我和弟弟就立馬站那不敢動彈,甚至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我們也常常被罰站在外面,低著頭不敢出聲,不管誰讓我們動都不行,唯獨爸爸說讓我們解除受罰才敢走。
我的小侄子,可以在我爸爸的臉上又是抓又是咬,無論多痛他都捨不得說一次。吃飯得先喂他吃,或看著他吃完;再累再困只要侄子哭一下,動一下,他立馬和藹可親的又是哄又是抱;侄子調皮搗蛋,他從來不批評引導,只是嘿嘿的笑,並且逢人就只談他的孫子多麼厲害、多麼可愛。最近外出打工了,每天必須要發好幾個影片看孫子,氣的我媽都不想接他電話,因為他眼裡只有寶貝孫子,我媽是好是壞他也不顧。
而小侄子對我爸爸也是特別喜歡,天天跟著他後面,要他抱要他陪著玩,偶爾出去打個牌都得偷著遛出去。爸爸離開家去外地那幾天,小侄子每天到處找,晚上也睡不好,夜裡醒來好幾次。他們的爺孫情讓我是既歡喜又"妒忌",如果小時候,我能得到這麼溫柔體貼的父愛,我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肯定會強很多。
那"隔代親"究竟是好是壞呢?我想它絕不是用簡單的好壞來衡量。
一、"隔代親"是一種親情的延續。
作為祖父母一輩,大部分人在那個時代生兒育女,並不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教育等方面很重視,由於資源缺乏,生活艱苦,加上子女多,他們主要精力都放在謀生和勞作上面,覺得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所以跟他們的子女相處並不是很親密。當他們老了,孫兒輩的出現,終於可以放鬆下來,生活的重擔已經交給子女,這時候可以盡情的享受天倫之樂。而曾經作為父母的他們,將自己在兒女身上,未曾體現的疼愛和親密,轉嫁到兒女的子女身上來,是一種精神上的彌補。
二、"隔代親"讓祖父母一輩實現了年老後的人生價值。
就拿我爸爸來說,他年輕時在外面闖蕩社會,朋友很多,顧此失彼就和家人關係不是很和諧。這兩年漸漸老了,又喜歡打牌,已不像年輕時那般一言九鼎,家庭地位漸漸下降,唯獨他的孫子對他不離左右,天天黏著要他。前段時間和爸爸聊天,就聽他說:"他(小侄子)離了我不行,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喊爺爺,吃飯要爺爺喂,車子要爺爺推……甚至尿溼了褲子全部都是爺爺洗。"從父親的言語間,我感覺的到,逐漸年老的他被孫子需要,讓他很有歸屬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而這些是他們無法從已經長大的兒女那裡獲得的。
三、"隔代親"解決了年輕的父母們從工作和家庭中不能兼顧的問題。
在我國,大部分中青年都是夫妻雙方共同上班或者創業,無論生幾個孩子,只要沒有老人幫忙照顧,那要麼就是必須有一人歇業在家,要麼就是找一個保姆阿姨照看,無論是哪種方式,經濟的壓力都非常大,無法承受;即使條件允許,社會上很多曝光的關於保姆虐待孩子的新聞也讓他們不敢隨便找人。
曾經在一次教學課上,我的一位學員分享她作為寶媽的感受時,讓我印象深刻。她說:"5年前我在工作崗位上做的非常優秀,我對自己很滿意,很有自信,因為我覺得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但是這幾年我辭職回家,專門照顧孩子,我慢慢變得沒有自信,經常焦慮沒有價值感。雖然我也很愛我的孩子,也知道不應該產生這樣的想法,但看著身邊很多同齡的人依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發展,我就很有挫敗感。"
我知道,對於這位學員的情況,我們不是她,也沒有經歷她的事情,所以不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她做評判或定義,畢竟像她這種情況的現實當中還有很多,小到產生家庭矛盾,夫妻感情不和,大到心理出現問題,甚至有輕生的例子。
而家裡如果有個老人幫忙照顧,白天他們可以正常上班,晚上再陪伴子女,那必定會讓年輕一輩的我們,會有更多可以選擇的空間,無論是上班還是自由職業者,終究不是自己一個人負重前行。
四、"隔代親"有很多好處,但同樣它也有劣勢。
在很多"隔代親"的事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由於祖父母輩對孩子的溺愛、縱容導致家庭關係失和。這是因為孩子太小,如果對於錯誤的行為或原則性問題不加引導、調整,一味地允許、護著,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厭煩的心理,父母教育孩子會更加被動,長期以往不做改變,祖父母們不加配合且用自己的身份壓制孩子的父母,必然導致家庭關係緊張,三輩人之間相互形成不健康的親子關係。
這時候建議祖父母們,無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一定要以孩子和自己的父母這種直接的親子關係為主,自己的教養為輔。另外,可以不斷學習,將目前自己不擅長的方面,以平等的姿態和兒女商量、溝通,並且在孫兒們犯錯誤,有原則性問題時一定要態度明確,適時引導。
而作為孩子的父母,也不要一味地認為我們自己就都是正確的,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有情緒、任性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客觀的聽聽長輩們的想法和建議,多溝通,多傳達自己的想法,理性和感性相結合,一起幫助孩子認清他們的問題,從而在和諧有愛,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中給孩子樹立榜樣,讓他們邊學習邊成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遇事時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是非常好的教育影響。
"隔代親"這個話題今後依然會存在,它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承接著我們上一輩,也傳承著我們下一代,我們一定要理性客觀的看待,在養育好子女的同時,也要理解父母們老年後的心理歸屬,讓家庭的每個成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有一句話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是我們對父母說的心裡話。
今天,我們的父母想說:"你陪我變老,我助你成長。"將我幾十年做父母的經驗都分享給你,好的你都拿去,不好的我收回,我想你們一定會成為更優秀的父母,而你們的孩子也將成長為更有愛、有責任心、有自己夢想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