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客體的關係
人活著,不得不面對的幾種關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人與自我。
傳統文化,分別有人將這幾種關係研究得透透的。
老子從人與自然的視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認為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法家思想,以韓非子為代表,試圖建立和調整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基於公平合理,追求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制度,管理好每一個人。
人與自我的關係是佛教關注的領域。心有所執,佛說,我是不存在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既然我是不存在的,就沒有誰去執著,既然物是不存在的,又執著於什麼?釋迦摩尼的解決方案是修心,達到無我狀態。這顯然比較難。
人與人的關係看得見,摸得著,有現成的好處,儒家思想也更為歷代社會推崇。《論語》雲:“智者不惑、仁者無憂、勇者無懼”。可能是最早見經傳的成功學,分別從認知、情感和意志三個方面對成功進行了準確解讀。
這些關係是否成功,是否和諧取決於底層作業系統——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就是靠認知、情感和意志驅動的。在對人的認知上,還是老祖宗厲害,估計跟慢生活有關。
心智模式
認知行為學認為:知識、技能和意願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模式,認知、情感和意志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我們看見的人的不同態度、行為和後果背後,往往是相對穩定的認知模式。認知模式,也叫心智模式,是人的底層作業系統,是現代行為科學、腦科學甚至管理學、心理學都熱衷研究的話題。
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 在1943 年首次提出的,之後就被認知心理學家Johnson-Laird等人所採用。
《第5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將其定義為: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一件事、一個情況、一個活動或一個概念的看法和視角,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假設,它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我們的行為方式。
這種行為方式包括智商、情商和逆商。智商是你理解和判斷的能力、情商是你連線他人、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而逆商,就是你對過程或者結果反饋資訊的處理方式。它們分別對應的就是智者、仁者和勇者。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備這三個角色的力量。
心智模式的特點和成因
心智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是一種思維定勢,它如同一個“過濾鏡”,會影響你我所“看見”的事物。
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觀察同一事物時,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或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
一般來說,心智模式有以下特點:
- 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具有普遍性
- 心智模式存在於人們的潛意識中,是一張隱藏的心靈地圖,極少有人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 你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這些來源決定了你的心智模式
- 很多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起源於我們的童年,比如一個人童年時被狗咬過,長大就可能會對狗產生恐懼;再比如父母關係不和,如果父親總是欺負母親,女孩在長大後對婚姻和男人容易產生戒心;
- 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假設和推論視為事實,你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其實都是你個人以為的;但假設不等於事實;
- 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它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心智模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資訊獲取方式,以及對於資訊的反應方式。
心智模式的形成是我們先在真實世界裡受到資訊刺激,然後經由個人觀察得到進一步的資訊回饋。
如果自己主觀認為是好的回饋就會保留下來成為我們自己的心智模式,而對不符合自己“口味”的資訊卻視而不見或排斥,從而本能地強化了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
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關於改善心智模式,我建議我們跟隨這個領域的一些大師們的腳步去學習。例如:
- 心理大師薩提亞發明了“冰山理論”
- 阿吉里斯等人開發了“左手欄”、“推論的階梯”等實用方法和工具
- 彼得·聖吉在眾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組織心智模式的若干方法如“深度會談”
- 心理學家馬克西·莫爾茨比提出了“四大害怕”
- 吉列爾莫·奎拉爾研發的“人生學習模式”
- 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維”
想要改善心智模式,那就意味著否定和拋棄舊有的心智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實現心靈的痛苦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或習慣仍然自覺、不自覺地左右著你。
改變信念雖然比改變一時的行為舉止要更困難,但會更加有效。因此,你必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金句小結
決定績效的是行為,決定結果的是行為,決定行為的是人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我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和視角,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自我假設,它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我們的行為方式。
與其費力改變自己或他人行為,不如從改變你我的心智模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