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一寧
2、來源 | “職場的學問與實踐”公眾號(ID:yuwenyushijian)
3、定位 | 給無數希望在職場有更好發展的人,提供思想和知識層面的幫助
希望有你的參與,可以一起做的更多。
春天萌芽出土,夏天荷花飄飄,秋天樹葉被風搖,冬天百草穿孝,四字併成一字,不差半點分毫,暑去寒來刮骨刀,斬盡世間的男女老少。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老”觀點:福禍相依。
這個觀點並不陌生,福與禍相互依存和轉化。
但是如果我們再多問一句,為什麼它們會相互轉化呢?
如果能提出這個問題,相信已經是深入思考的第一步了。在我看來,可能比最終找到其原因更加重要。
答案在哪裡呢?在上面這篇文章裡已經給出了答案,答案就在問題本身(如有興趣,可私信交流)(戰略目標、分析、提問、解答)讀毛選:解決問題只能小勝,提出問題才能大勝!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摘自《老子》
【毛選】
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日本打到中國,日本人叫勝利。中國大片土地被侵佔,中國人叫失敗。但是在中國的失敗裡面包含著勝利,在日本的勝利裡面包含著失敗。歷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
——摘自毛澤東1957年2月27日《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精講】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家的主要經典,相傳為春秋末期老聘所著。《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西漢時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稱。
《老子》雖只有五千言,但其內涵卻很豐富、深奧,是舊時學子的必讀書籍之一。毛澤東青年時代,對《老子》一書即已非常熟悉。
《講堂錄》裡便記有:“《老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1917年暑假他同蕭子升一道“遊學”時,在寧鄉境內拜訪了一位隱居的劉翰林。兩人吟詠聯句,湊了一首詩送給劉翰林:“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雲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這顯然是稱讚翰林隱居生活的超脫和高雅。在同劉翰林的談話中,自然說到了《老子》和《莊子》。據蕭子升回憶:在問答中,毛澤東說我們讀過《十三經》,也讀過《老子》和《莊子》,還回答了劉翰林的問題:“最好的《老子》注是王粥作的,最好的《莊子》注是郭象作的。”
此外,在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讀泡爾生《倫理學原理》的批語中,毛澤東說到沒有“大同之境”存在時,寫道:“是故老莊絕聖棄智、老死不相往來之社會,徒為理想之社會而已。”其中所概括的,便是《老子》裡的話。《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也經常讀《老子》。例如,1959年10月23日,外出前指名要帶走的書籍中,便有“關於《老子》的書十幾種”。
《老子》是一部哲學書。毛澤東最看重的,便是其中體現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即有關對立統一和矛盾轉化的論述。
書中提出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美醜、損益、剛柔、強弱、禍福、榮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勝敗、攻守、進退、靜躁、輕重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概念,認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在矛盾轉化方面,《老子》認為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轉化的。舉出的諸如“物壯則老”、“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多則得,少則惑”等例證,說明強弱、禍福、曲直、窪盈等對立的事物都會向它們的對立面轉化。
我們在前面引用的一段原文的意思是:政治手段寬鬆,民風就淳樸;政治手段過嚴,民風就乖臾浮滑。災禍往往預示著福祥,而福祥卻可能潛伏著危機。誰能知道其間的底蘊呢?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常態的東西可以變成異常的,善美的東西可化為惡怪的。很久以來,人們對這種轉化變幻感到迷惑。
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就以其中禍福相依相伏的思辨方法和抗日戰爭的歷史事實,來強調事物的矛盾轉化的觀點。
怎樣實現矛盾的轉化?
《老子》強調以退為進、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正是從這個意義方面,《老子》被一些學者視為兵書。
毛澤東也很重視這些轉化原則。1936年12月寫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在總結土地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時,毛澤東強調:要改變敵我強弱力量的對比,使之發生於我有利的變化,要實行必要的戰略退卻,暫時放棄一些土地和城池。
接著引用了《老子》第三十六章中關於“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的策略來加以說明。他說:“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隻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
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戰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加擴大土地,這是賺錢生意。”隨後還用生活中一些通俗的事例來反覆說明這個道理,如做生意,在市場交易中,買者如果不喪失金錢,就不能取得貨物;賣者如不喪失貨物,又從何得到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睡眠和休息雖然喪失了時間,卻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
毛澤東對《老子》裡“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句話印象很深。
1964年8月30日的一次談話中,他說:我看老子比較老實,他說“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來,搞陰謀,寫在了書上。
毛澤東也很關注哲學界對《老子》思想的研究。他讀過任繼愈的哲學史論著,注意到作者認為老子是唯物論者的觀點,還讀過天津楊柳橋的《老子今譯》,注意到他提出的老子是客觀唯心論者的觀點,還調查過楊柳橋的背景,知道他在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在1968年10月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閉幕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特意提到,他不贊成老子是唯物論者的觀點,同時談到了楊柳橋。
此外,還有一個更具體的材料。
1959年,有關部門搞了一份學術界討論老子思想的綜述材料,題為《關於老子哲學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問題》,送到了毛澤東那裡。毛澤東讀後很重視,在材料第一頁批示道:“印10份交我為盼。毛澤東廿七日上午六時。”未署月份,待查。這件事是時任毛澤東機要秘書的高智辦的。毛澤東要十份,可能是用來推薦給其他人閱讀。這份材料開始即說:“認為老子哲學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有些人認為老子的自然觀是唯物的,未涉及老子的認識論;有些人認為老子的自然觀和認識論都基本上是唯物的。認為老子哲學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則都是包括老子的自然觀和認識論。
雙方從《老子》書中抓的話,一部分是共同的,但作的解釋不同;一部分是一方抓的。現將雙方從《老子》書中抓的話列下,並加以簡單說明。”接著,材料摘引了爭論雙方經常引用的《老子》書中的十五段話,在每段話下面概述了爭論雙方對它的解釋和評論。
整體來看,毛澤東比較贊同老子是客觀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延伸】
工作和生活中這樣的案例非常多,不勝列舉。
可是在面對和處理問題時,能否將這種辯證又統一的思考方式代入進去?
能否從危機中找到轉機?從苗頭中找到趨勢?
也就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如有興趣,可以在作者公號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