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晚年
文丨張 弛
一
在我的感覺中,母親的晚年是從父親去世後才開始的,那年她已80歲了。
父親在世的時候,我還在職,很少有時間回家,只能在過年時回去住五六天。回家也是吃現成飯,家裡的飯菜都是父親在做,母親也是吃現成飯。那時,家裡的事都是父親做主,很少聽母親向子女們抱怨。父母之間也有口角,多是父親忍讓。人到晚年,夫妻還能相伴,便是一種幸福。而一旦孤寡,心境便由此大變。父親去世後,母親的情緒明顯變壞了。從弟妹的《陪母值班日記》中,常常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抱怨。
這種情緒可能主要是由於孤獨。因為沒有文化,工作時間又很短,母親沒有朋友,她的世界就是這個家。孩子們雖然天天中午和晚上回家,但是上午和下午,她還是一個人。母親是一個極愛熱鬧的人,她每天上街轉一圈,與其說是買東西,不如說是為了與售貨員或是路上遇到的鄰居說說話。前幾年因為裝修房子,安排她去養老院住了幾個月。之後,她便多次提出想去住養老院,因為可以有人聊天。後來,我和二弟陪她看了七八家養老院,最後選了一家住了一個月。但是隨著年事已高,不敢讓她獨自住養老院了。
二
在我們兒女的心目中,母親的一生是幸福的。一個從小要飯、大字不識的農村娃,嫁給瞭解放軍軍官,享受到城市生活,成為全村最高壽的人;而且僅僅短暫地工作了幾年,晚年享受國家的社保,還有兒女們每天的輪班照料。平安一生,夫復何求?
但是母親並不滿足。這種不滿用叔本華的話來說,就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是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是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
父親去世之後,我回家的次數多了起來。高鐵開通了,幾乎每個大的節假日我都回去陪母親,一是越來越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時間,二是替換弟妹安排各自的家事。然而,我與母親卻很少有共同的話題,只能變換花樣給她做點吃的。她對吃什麼其實無所謂,只喜歡吃豆包,蒸葫蘆瓜,涼拌白蘿蔔絲。在飯桌旁,她會對我說很多話,基本上是嘮嘮叨叨地在埋怨,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活瑣事。誰指責她撿破爛、吃剩飯啦,誰買的衣服不合心意啦,誰家媳婦的哪句話讓她不滿意啦。在她的生活習慣中,她是連一個紙箱也要撿回來,連兒女剩的菜湯也要喝掉的。孩子們回家做飯做事,她總會在一旁指指點點,由此引發不少口角。
她太孤獨了。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人陪伴,唯獨缺的是自己說了算。她的抱怨都是希望孩子們聽她的。按樂嘉的的性格色彩學,母親屬於黃色性格,坦率直接,喜歡批判,自以為是,絕不認錯。她如果做一個領導者,會有很強的責任感。可惜她只是一個無知無畏的老太太,誰願意聽她的嘮叨呢?
我曾經試圖說服她不要計較這些。後來明白了,沒有用。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很難跨越的。只能做一個傾聽者,耐心地聽她一個人說,偶爾回應幾句。她內心那份苦楚便在這樣的“交談”中化解掉了。如果你試圖給她講道理,便難免引發爭議,反而會引發更多的不快。
三
這時我便很容易理解母親的心態。其實,母親從小是缺少愛的,她成長於一個離異家庭,並未享受過多少母愛,從小要飯,受盡了白眼。結婚以後才真正有了一個家,經受過撫養子女的艱辛,也享受到丈夫的仁愛和子女的孝敬。當失去了丈夫的陪伴之後,她開始意識到生命的無常,拼命抓住生命的尾巴。孩子們陪她去了大連、天津、廣州、武漢,坐了飛機、高鐵、輪船,從此她便特別希望彌補青年時沒有機會的旅遊,一有機會便想外出。後來,遠的地方不敢去了,近的地方也想去看一看。到太谷的採摘園裡,她可以在櫻桃樹下摘一個鐘頭。去了一趟意猶未盡,發動弟妹又去了一次。有一天,她突發奇想,提出想回故鄉的縣城轉轉,只為買幾個燒餅。平時,她最盼望的是全家聚餐,可以讓她享受四世同堂老祖宗的尊榮。但在全家人的笑語喧譁中,她卻常常插不上話,陷入落寞之中。看著餐桌上她喜歡吃的泡泡油糕,因為有糖尿病,也不敢多吃,常常按捺不住地問:“我能不能再吃一個?”孩子們只好寬容地說,那就再吃一個吧。
一個人真正的孤獨,不是沒人陪;而是在有人陪你的時候,甚至當你面對親友、家人時,發現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
四
母親在孤獨中也有快樂的時候。
她本來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喜歡養花,養熱帶魚,養小烏龜。到了晚年,她的眼睛越來越模糊了,兩隻眼睛都做了白內障手術,仍然堅持著做針線活。她用舊毛線打沙發靠墊,打腳踏車座套,打小孩子穿的外套。有人要就高興,沒人要就傷感。妹妹拿回一個裝鑰匙的荷包,她看了大受啟發,找出各種顏色的布頭,自己設計做了十幾個,到處送人。即使在80多歲的晚年,她依然享受到製作的快樂。
母親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她在80歲以後,突然自覺地從電視上、街頭的牌匾上,開始學認字。幾年下來,學會了很多字。推著輪椅陪她在街上轉,她可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全部念出來。那一天,我找出一本《新華字典》,專門給她測了一下,已經認識了300多個字。每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總要念唸叨叨地認臺標、認片名,一旦全部認下來,便顯出得意的神情。看電視,她基本上聽不清楚,居然可以藉助字幕連猜帶蒙地看懂意思。她充滿期待地說道:“我多認幾個字,就能給多多寫封信。”——多多是我的侄兒,在德國留學。我問她:“你想寫啥?”她說:“就寫一句,姥姥等你畢業娶媳婦。”
這些都成了母親晚年的“小確幸”。只要外出,就是她的快樂時光。她會精心挑選衣服,像她這個年紀的老人,很少像她這樣講究穿著的。小妹給她買的衣服,如果不是她自己挑選的,總是讓去調換,或者乾脆讓退掉。她有極強的表現慾望,見什麼人都坦然面對,從不怯場,對答如流。即便是面對生人,唱起《武鄉秧歌》,開口就唱,自我陶醉。而一旦回到家裡,除了吃飯,便只剩下睡覺了。
五
看她睡了覺,我便下樓去散步。走到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心裡總泛起一股莫名的淒涼。母親已經89歲了,她是否還能意識到為小事而煩惱也是一種人生幸福呢?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歷著大災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之後,才意識到它們曾經存在。
這時候,我經常想,她要是能識字看書該多麼好。如果她在年輕時有讀書的機會,晚年一定感覺幸福得多。我認識很多有文化的老人,自己能夠看書報、看微信,獲悉很多天下事新鮮事,甚至有一技之長,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晚年生活便很快樂。
今天這個時代的老人,晚年的幸福感其實不在於衣食無憂,兒孫滿堂,而在於享受精神生活包括享受孤獨的能力。
每天聽母親絮絮叨叨,我常常想到自己的明天。將來我也是這樣一個絮絮叨叨的老人嗎?恐怕我不會再有母親這樣的幸運。母親這一代人,生育得早,大多養育四五個孩子,是真正享受到養兒防老的,無論是經濟還是陪伴。但是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到了晚年,孩子們有時間聽我們嘮叨嗎?
好在我是一個喜歡孤獨的人。法國文學家託多羅夫寫過一篇《對孤獨的讚頌》,我很贊同文中一句話:“沒有比我獨自一人的時候更不孤獨的了。”
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充實,並不孤獨。和很多人在一起,如果不開心,也是一種無法訴說的孤獨。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越容易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人能不能享受孤獨,取決於文化。只有文化才能讓我們避免孤獨的寂寞,而享受孤獨的快樂。
六
陪伴母親的日子,讓我意識到,人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我們說話,賦予我們最初的心理和性格;其實,父母在晚年仍然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仍然可以從陪伴父母的生活中,領悟到人生的哲理。
我領悟到什麼呢?這領悟便是理解了魯迅先生為什麼要寫一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在魯迅看來,我們對於子女的付出,只是盡到為人父母的本分,實在算不上有多大恩惠。時間過了100年,我們離魯迅的境界還差得很遠。但起碼可以有如下一些現實的理念:
我們不必再奢望有父母那一輩子女朝夕伺奉的幸運,需要學會承受子女漸行漸遠的離別,逐漸地放手,獨立的生活;
我們不必對子女期望過高,為人父母皆盼兒女出人頭地,但神童天才總是少數,不必給孩子新增重負,只問自己給兒女做了什麼榜樣;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親人之間的關係,家人相處要有一些距離,不能因為是親人就可以肆無忌憚;
我們應該堅持終生學習,善於在學習中尋找快樂,有知識有一技之長,才能給自己帶來尊嚴,也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即使不去上老年大學,也要會用手機看資訊,起碼學會叫外賣;
我們需要及早地培養一些愛好,積累一群朋友,這才是我們晚年解除寂寞的快樂之道;
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善待自己的老伴,多聽少說,凡事謙讓。把所有的嘮叨都看作溫情。只要有老伴在,內心就不孤獨。
但是精神上的幸福,最終還得靠自己。正如倪萍她姥姥說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我的母親算是幸運的,衣食無憂,四世同堂,但在精神上的快樂,還是隻能靠她自己。世人皆然,無人可以例外。
張弛,出生於太原,1972年12月入伍,在新疆部隊工作14年,解放軍報社工作30年。曾任解放軍報社政工部主任、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兼《軍事記者》雜誌總編輯。
美文推薦
散文丨張弛 :烏拉泊,我的大學
散文丨張弛:2020年春天我看過的電影
散文丨張弛:我家門前的一條老巷
散文丨王雁翔:母親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