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是沒有志向,那麼心也很難靜下來,長此以往導致整天憂心忡忡,坐立不安,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先立下志向。
古往今來,有關於“立志”的箴言不絕於耳,諸葛亮言“志當存高遠”,朱熹道“百學須先立志”,戚繼光說“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業”,曾國藩則強調“以立志為本”。“要有闊廣的胸襟,高尚的道德與為民謀利的事功”是曾國藩偉大的志向,但這個志向對於年輕時的他來說太高遠又空洞,表面立志實際等同未立志。因此,立志的最佳方法在於:一方面從實際出發,立下短期內可實現的志向;另一方面,當擁有鴻鵠之志,立下可施展抱負的長遠目標。
◑曾國藩手跡原稿影印(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
❖ 核心提要:蓋志不能立時易放倒,故心無定向。無定向則不能靜,不靜則不能安,其根只在志之不立耳。
◆ 志不立則心無定向 ◆
這半個多月來,曾氏常常心裡憂慮不安,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一樣。他細細地清理這種心情,認為是未立定志向的緣故。心思無固定的志向,心境則不能寧靜;心境不寧靜,靈魂則得不到安頓。所以,根子還是出在志向上。
還有一點是心胸不開闊不爽朗,喜歡計較小事細故,又不能包容忍耐,故而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整夜思前想後;為了一樁小小的不順心,一天到晚放不下。因此,心情總是憂慮不安。
◑“志當存高遠”,出自《諸葛亮集·誡外甥書》
曾氏能夠針對自己的毛病,作這樣的剖析,這是他為人的長處。他好比在為自己看病診斷,病源找準了,對症下藥,才有好的收效。他認為病因是志向未立定,那麼當務之急在於立志。關於立志,確是他這段時期來常常思考的問題,他把這方面的思考寫在給諸弟的家書中。
他對諸弟說:“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諸弟)曾氏的志向為:要有闊廣的胸襟,高尚的道德與為民謀利的事功。
✎ 曾國藩寫給諸弟的家書在寫這篇日記之前,從家書中可知他當時已經立下鴻鵠之志。
◑曾國藩家訓格言
按理說,志向已經很清楚很明白了,為什麼還要說“志不能立”呢?原來,曾氏的這幾個志向太大太高遠了,因而也就變得太空太不現實,彷彿是在半空雲中的東西無法著地。如此高遠的志向,對於眼下這個翰苑小京官而言,也並不太靠譜,所以雖立而實未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