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測評領域身經百戰,但黑膠唱片機還是第一次遇見,尤其是這款價格高達18999的黑膠唱片機,簡直重新整理了我瞳孔裡的“¥”字元,如果說聽音樂的儀式感來自黑膠唱片機,那麼這無疑是我自出生以來最為厚重的一份音樂儀式。
開箱
相信收到的小夥伴都被這個體積和重量驚到了,光是從門口搬到客廳就不輕鬆,更別提小心翼翼地將本體拿出來。
箱子裡包含了:
唱片機本體 x1
電子管的玻璃罩x3
配重鐵塊x1
唱盤軸心x1
唱片墊x1
唱盤平臺x1
電源線x1
說明書x1
圓形的快捷操作說明頁x1
外觀
首先這個體積是相當龐大且厚重的,平面面積大約是52.3x35cm,高約23cm,平面面積大致相當於A3或者4K紙的大小。
外觀第一眼看像一個巨大的黑色盒子,非常的具有品質感。
HYM-RAYS後背和兩側都使用木質面板,木材選用了極具高階感且深邃的黑胡桃木,遠看是純黑色,但當你走進仔細觀察,上面能摸到每一臺都獨一無二的紋理。
機身正面前面板使用蒙布包裹,背後應該是音響,左下角是HYM的Logo銘牌。
頂部則採用了珍珠黑金屬材質,自然與金屬的碰撞,有一種在野外搭建平臺的安逸感,也令機身整體同時具備了古典和現代的氣息。
機身前面板右側是設計師留給使用者的小“心機”,透過內部透光設計來識別機器的開關機狀態以及音量大小,裡面透露出一種昏暗的暖光,為已極具品質感的機身增添了一絲內在的溫度。並且隨著音量觸控區域的上下滑動,燈柱的長度也會隨著對應升高或降低,這個設計很贊!
機身右側則是主要操作的控制面板,不過它是完美融合在黑胡桃木上的,有開關機鍵和模式切換鍵,而音量+-則是透過滑動觸控來操作,很直觀化,這個側面開機鍵和其整個操作區域都是平面觸控式的按鍵,可謂是非常與時俱進的極簡設計,高階感十足。
機身頂部自然是唱片播放平臺,有唱片機常規的唱盤唱臂、轉速開關,也有不常見的電子管音響模組(以及上面的玻璃罩)。
較輕的唱臂可以更好的保護唱片。
電子管內部有鎢絲燈,剖面透光區域從機身正面一直延伸到背面。
我們知道電子管相比電晶體有著還原度高、音質柔和動聽的優點,HYM-RAYS採用捷克進口電子管,擁有兩段式前極,不過電子管需要提前預熱,暖機時間30s。
這個唱盤平臺實際上並非固定在機身外殼表面,內在它與唱臂是一體的,唱臂隨著唱盤移動而移動,下面有彈簧對整個唱盤和唱臂的系統進行整體的懸吊避震,官方宣稱避震範圍可覆蓋40Hz-20KHz,幾乎100%吸收音箱震動,完美解決了音箱帶來的讀盤擾動。
仔細觀察唱臂後端有個機械結構,這就是唱臂升級抗側滑。我們知道黑膠唱片靠刻紋來讀取,有了抗側滑設計,讀取更為精確,同時減少唱片聲道磨損。
機身背面有一個AUX 3.5mm音訊輸入介面,和一對RCA輸出介面,以及直流220V電源輸入介面下面是3A保險絲和電源的總開關。
底部有4個腳墊,可以說這個很有必要,對於如此沉重的機身,在搬運時有效緩衝。
總體來說,還未聞其聲,外觀已先聲奪人,無論是各個區域性還是整體機身都非常有品質感,質感沉穩而深邃,黑暗而神秘,各個元素和材質之間非常搭配和協調,沒有太多多餘元素,一體感很強。
安裝
聆聽音樂也需要儀式感,安裝這臺黑膠唱片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唱片轉化成音樂的樂趣。
第一次使用這款唱片機是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安裝步驟:
首先需要將盒子中的三個玻璃罩卡入卡槽;
然後將配重鐵旋轉扭入唱臂一端,注意要擰緊,否則唱針很難接觸到黑膠唱片;
然後將為了運輸時固定和保護唱片平臺的運輸螺絲扭松取下,並且自己妥善保管好;
然後將唱盤軸心安裝入槽口,唱盤放置於軸心中,將綁於唱盤下方的皮帶套上馬達軸的凹槽上,這裡要注意,一定要在套好後轉動唱盤試一試皮帶是否安裝正確,因為我自己試了很多次,若沒有安裝到位,皮帶轉一下就會脫落。
在唱盤上面再墊上唱片墊;
拔掉唱針保護殼,並且自己妥善保管好;
最後一步,插上電源,開啟電源開關,長按機器本體的側面開機鍵,即可開始享用黑膠音樂。一體式all in one的設計,只需一根電源線,無需複雜的外接功放等等一系列操作。
操作
長按3秒開關機鍵即可開機,電子管需要暖機30s,過後才相當於真正開機;
將準備好的黑膠唱片放上唱盤;
將轉速開關轉到合適檔位,這個轉速旋鈕不是無極操作的,其實只有33轉和45轉兩檔。
向上撥動唱臂控制桿,唱臂控制桿的作用是讓唱頭與唱針能夠垂直緩慢落下、精準讀取,以此保護唱針與唱片,減少磨損。
將唱臂放置在黑膠唱片之上;
理解了唱臂控制桿的原理,那麼這一步當然是撥下唱臂控制桿。這裡需要注意,這個唱臂控制桿連線並控制的是唱臂架(圖中螺絲位置),我剛收到機器並安裝好後,按照說明書操作依然無法正常播放黑膠唱片,後來我觀察到是唱針無法接觸到唱片,當我更加仔細的觀察後發現:唱臂架可能會卡住無法與唱臂控制桿同步,這時可能就需要手動唱臂架復位,然後就可以正常播放了。
模式鍵很簡單,就是可以切換藍芽模式和黑膠模式。對!這個音響並非只能播放黑膠唱片,實際上還支援藍芽音箱,並且有了電子管的加持,這個音箱效果比絕大多數的藍芽音箱都更勝一籌。
音質
官方宣稱聲音動態範圍再增廣20%,內建兩個高音單體,4個低音單體,基於體積和重量所帶來的厚重感具有先天優勢,能帶來同樣厚實的聲音。
曲目:《Through The Valley》
聆聽這首吉他彈唱,吟唱者的氣息、吉他的清脆都能感受到,在這首以中頻和高頻為主的歌曲中,它依然具有一定的表現力,樂器聲通透而飽滿。
曲目:Ramin Djwadi的《Driving With The Top Down》
鋼鐵俠1中的經典配樂,這首兼具高低頻的電影原聲中,Ramin Djawadi配樂裡常常使用電吉他和絃樂的聲音包圍感很強,低頻穩健厚重,高頻表現力通透和清晰。
曲目:蔡琴的《渡口》
來自蔡琴的《渡口》,被很多人用來測試耳機,特別是前奏,鼓點清晰,低音有力,下潛到位,能明顯感覺到鼓點敲擊後在往硬質地面上擴散的厚重。聲場對於入耳式來說已經足夠開闊。低音下潛到位,蔡琴的聲音與樂器有較好的分離,女聲效果單薄了一點。
總體來聽,初次使用聽感很好,高音推力尚可,中音有些前移,但是低音有力,並且聲音開闊,對不同風格表現都有所擅長,推薦給喜歡不同曲風的人群。
此外,聽黑膠時,因為唱片表面細微灰塵,可以聽到黑膠特有的唱針“炒豆聲”,就像許多電影和爵士樂裡的一樣讓生活有了韻腳、情調和故事感。
總結
黑膠之於樂迷猶如膠片之於攝影師。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第一次接觸音樂都來自數字化的檔案,很少有人體會過黑膠唱片轉化為旋律的過程,碩大的盤面、厚重的播放機、剛放上唱壁時滋滋的底噪……整個過程讓音樂有了儀式感,相比現在手機裡每日推薦都有二三十首的網易雲和QQ音樂,一張33右分之一唱片能容納5-10幾首歌曲,而78轉的一張只能容納10幾分鐘,這樣的短暫喚起了我們對單曲的細膩感知。
雖然黑膠代表著過去的人們對音樂的印象,而數字化代表著現在,但並不意味兩者不能共存,HYM-RAYS在保留了黑膠唱片機完整功能的基礎之上,也加入了藍芽和音訊輸入,充分利用了黑膠電子管的功放單元,現代科技隱於懷舊的外部氣質之下,兩者的碰撞激發出全新的生命力,旋律延綿,連線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全文使用總共兩千塊的相機+鏡頭拍攝。
產品詳情頁面:https://s.tb.cn/c.0uEn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