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集尿袋內尿液如何收集
01
情境回顧
在重症醫學科,凌晨六到七點是最繁忙的時刻,測量體溫、吸痰、血尿便各種標本的留取等足以讓管床護士手忙腳亂。
於是,更多時刻,你總會觀察到一年輕護士提著一個大容積桶從1床開始,依次收集每位患者的小便,大概估計(一般不使用精密儲尿袋)出尿量後,將數值告訴管床護士。
待她收集一個輪迴,足有大半桶小便。在無數個這樣的清晨裡,患者小便的傾倒計量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年輕護士也總會得到其他每間病房管床護士由衷的道謝。
02
問題分析
每每見到此情此景,筆者知道這樣做是有問題的:所有患者集尿袋內尿液難道能共用一個大桶收集完事嗎?但是目前苦苦找不到適用於臨床護士的實用方法。
2010年衛生部辦公廳發的«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中明確指出:須使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及時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2014年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也指出:使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及時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推薦等級1B)。
既然這樣,怎樣解決30個患者使用30個個人專用收集容器及時清空自己集尿袋中尿液呢?
03
處理應對
當問題丟擲來時,眾人議論紛紛:
護士A:我們去多領用一些帶有1000ml刻度的尿液收集杯,每人一個就解決了。
護士B:這些收集杯放哪裡?床底架子放不了,集中找30個位置的擺放架子?如何區分?寫名字嗎?
護士C:每次倒小便時還要跑到那麼遠的處置間拿取集尿杯,而且每次只能拿兩個,好浪費時間。
護士D:這個集尿杯不便宜,其實不是一次性的,但又沒有專人來消毒,而且記不了賬。病人出院時護士還得記住到處置間將集尿杯處置掉,否則可能會造成交叉使用。
參與者眾說紛紜,感覺大家並不想採用專用集尿杯來收集尿液。
筆者冥想:既要符合規定,使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又要方便護士工作,還要減少支出!如何找到這樣的方法?
偶然間,筆者注意到:某些患者是沒有導尿管的,男性清醒患者自己可以採用尿壺來收集小便,並且也能很好地計量小便。何不充分利用廉價可記賬的男性尿壺呢?
於是筆者在討論會上建議:
所有留置導尿管患者(包括女性患者)均準備一次性男性尿壺一個,寫好床號姓名,將其放置在病床底部不鏽鋼支架上,其尿壺高度剛好合適放置。
每次收集小便時,均用自備的尿壺收集並看好尿液平面的刻度計量,然後再統一倒入大容積桶中送處置室集中處理。
計量用後的尿壺再放在病床底部原位置。待患者轉科或出院,消毒處理床單位時,統一由助理護士將尿壺處置丟入醫療垃圾袋,這樣真正做到了採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收集尿液;同時減少臨床管床護士到處置間跑來跑去拿取集尿杯所花費的時間;也減少科室為購買尿液計量杯而產生的額外花費。
各位護理同仁,你們醫院患者集尿袋內尿液如何收集呢?是如何做到個人專用容器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的?
作者簡介
文章作者:蔣志華
作者單位: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封面圖由璧山區人民醫院胡悅建提供,圖文無關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