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的摩托車工業起步於上世紀50年代,但真正面對於民用市場研發四行程摩托車產品則要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後的80年代初期。當時嘉陵作為國內首批軍轉民試點企業之一,他們在多次與日本本田技研株式會社接洽之後,結合當時實際國情,於1984年斥巨資正式引進CD70發動機和成車生產的全套技術工藝,研發出JH70摩托車,開創了國內小排量民用四行程摩托車的先河。
嘉陵JH70
本田benly50是嘉陵JH70的原型車
這臺僅具備3.31kW的CD70發動機是本田C100系列發動機的成員之一,採用SOHC兩氣門風冷設計,具有體積小,油耗低,噪音低等一系列優點,同時以CD70發動機為平臺的嘉陵JH70摩托車還忠實的繼承了本田車系結實耐用的基本特性,所以一經面市就俘獲了國內眾多消費者的芳心,併成為當時城市街頭一抹靚麗的風景。
嘉陵JH70採用風冷兩氣門臥式發動機 具備3.31kW的最大功率
隨著CD70的引入以及國內對四行程發動機生產工藝的逐漸成熟和掌握,以本田係為代表的125車型也開始順勢進入國內市場,其中最早進入國內的四行程125機型是CG系列頂杆發動機,該機採用OHV底置凸輪軸配氣方式(該機以下凸輪驅動推杆、搖臂、氣門進行配氣,是最原始的四行程發動機結構),具有構造簡單,保養維護方便,低速大扭矩的特徵,因此搭載該款機型的CG125車型迅速風靡國內市場,並引來眾多企業的競相仿製。時至今日,國內還有許多以CG發動機為平臺的車型銷售,可見該款發動機的影響之深遠。
本田CG125發動機
本田CG125
國內引進的CG125車型
CG發動機作為一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普及型產品,雖然有著諸多的效能優點,但震動大,噪音大,高速效能欠佳等一系列問題也開起逐步暴露出來。由此,隨著本田在華車型譜系的不斷擴張,工作效率更高,動力輸出更加平穩的CB125發動機也隨著新一代車型的引進一道進入了中國市場。CB125系列發動機是本田技研麾下的經典小排量四行程發動機,採用當時先進的正時鏈條配氣技術,不論是在整機震動還是在噪音控制方面都較CG125機型有著質的飛躍,不但動力輸出更加平穩,而且在中高速效能發揮方面也較CG125車型有著明顯的優勢,在這個時期,以嘉陵125和五羊-本田125為代表的新一代車型均搭載了以CB125為平臺的發動機系統,並憑藉自身效能優勢迅速取代了CG125在國內摩托市場的統治地位,成為了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中國摩托市場的代表機種。
以CB125為平臺的JH125-D
WY125-A
以GS發動機為平臺的GS125鈴木王
GS125R 鈴木王中王
寫在最後
在本田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日系另外三大品牌也相繼來華,它們分別是以SR150、YBR125為代表的雅馬哈;以GS125 、GS125R、GT125 、EN125為代表的鈴木;以HK250、超影175為代表的川崎。這三大品牌在國內的摩托車市場中均不約而同的採用了SOHC單頂置凸輪軸正時鏈條配氣發動機,這也說明,經過市場的反覆驗證和使用者的自然選擇,以SOHC為代表的四行程發動機已經成為了國內市場在未來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