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貂,體形細長,與紫貂相似,體長50釐米,體重1.5公斤。尾部長度超過頭部體長的一半,頭部呈三角形,棕褐色毛帶有白色的大喉斑。
石貂適應能力很強,主要棲息在森林、矮樹叢、森林邊緣、樹籬和巖質丘陵,也在人類居住區附近出沒。營陸棲生活,穴居洞內,多晝伏夜出,夜間或黃昏時活動頻繁。
石貂行動敏捷,善於攀緣,在高20米、傾斜90°的泥、石壁上行動迅速,在僅容體軀的垂直立洞內可依壁向上退行,但在平地行動時奔跑較慢,跑動中常輔以縱跳,距離2米,最遠達4米。在活動時,尾部掃地,所以又叫“掃雪”。
石貂性情膽大勇猛,聽覺和視覺很敏銳,聽到響聲立即匍匐於地,朝著聲響的方向傾聽和窺視。
石貂的食性很廣,主要以小型獸類(野鼠、野兔、松鼠等)、鳥類(野鴨、野鴿、麻雀等)為食,也掠食蛇、蛙、鳥卵、昆蟲,甚至進入農舍偷捕家兔、家雞等。偶或兼食果實,尤其是櫸實,所以又叫櫸貂。
石貂對獵物即便不餓也會咬死,不會放過一隻活鼠;像這樣在捕獵中一次殺死遠遠超過自己食量獵物的行為,就是在動物界普遍存在的“殺過行為”。
石貂酷愛飲水,洞穴都離水不遠,若離水較遠,常遠道而去飲水,甚至遠至10公里以外飲水,封凍後就舐食冰塊。
石貂的壽命很長,最高可達18年。
由於石貂的毛皮價值珍貴,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長期遭受獵捕,數量持續下降,已經很難在野外見到,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