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絃的定義是:三個音以上,按照三度或非三度音程關係堆疊的音高組合
三度關係疊加的和絃有:三和絃、七和絃、九和絃、十一和絃、十三和絃。 非三度關係疊加的和絃有:掛留和絃、強力和絃、加音和絃等。
1.音名屬性的概念:
我們所熟悉的 do、re、mi、fa、sol、la、si是唱名;
對應的音名即 C、D、E、F、G、A、B;在和絃標記中代指作和絃的名稱,也是和絃的根音(例如C大三和絃,組成音do mi sol);
音級則用羅馬數字 I、II、III、IV、V、VI、VII代指七個音的級數;讀作: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和絃;即使更換調性級數也是不變的;
比如:E大調(E、F#、G#、A、B、C#、D#)對應的級數依然是I、II、III、IV、V、VI、VII級
功能屬性:T(主音)、 SII(上主音)、DTIII(中音)、S(下屬音)、D(屬音)、TSVI(下中音)、DVII(導音);
這個方式既可以代指音級的屬性,古典音樂常用這種功能屬性的方式標記和絃。
2.和絃性質
三和絃
七和絃
九、十一、十三這一列高疊和絃就不一一列舉了,他們都是在七和絃的基礎上構建的;性質由七和絃決定;
比如大九和絃就是:在大七和絃的基礎上再疊加三度,組成音就是1 3 5 7 2;
高疊和絃一般只會用到大、小、屬三種性質。
3.常見和絃代號
每個和絃都會有相應的名稱或代號,常見的命名方式是:根音(音名)+字尾(確定是哪一種和絃)
三和絃系列
major表示大的意思,所以大三和絃的代號可以簡寫成大寫字母C,或者Cmaj、C△
minor表示小的意思,所以小三和絃的代號可以簡寫成Cm、或者Cmin、Cˉ
augmented是增加的意思,所以增和絃就可以簡寫成Caug,或者C+
diminished是減少的意思,所以減和絃就可以簡寫成Cdim,或者是C°
七和絃系列
屬七和絃直接在根音字母的後面加上數字7,即寫成C7;
大七和和絃要區別於屬七和絃則是在Cmaj後面加上數字7,即寫成Cmaj7
小七也是直接在小三和絃的代號後面再再加個數字7,即Cm7;
半減七的寫法比較特殊,寫成Cm7-5,原理是在小七和絃的基礎上將五音降低半音;還有一種寫法是Cø
減七和絃也是在減三和絃後加上數字7,即寫成Cdim7,或者是C°
高疊和絃就是在和絃的代號後改變數字而已,比如小十一和絃寫成Cm11
以上均為和絃的基本形態,接下來就可以在這些和絃里加入一些元素,尋求更多的變化型。
就像你蓋了一棟房子,除了基本的牆體框架,還需要各種的裝飾,這樣才會有家的感覺,除非你喜歡的是“敘利亞風格”。
當然,和絃的運用完全是依據個人審美,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和絃好聽,有的人可能覺得不好聽,不協和。所以一首歌的和絃編配也可以各式各樣。
4.變化和絃
省略和絃:即省略一些音,使和聲色彩也發生變化;一般使用在高疊和絃中。
例如九和絃以上,可適當省略三音或五音或七音。
傳統和聲學中,三音是用來明確和絃性質的,但在九和絃以上,我們就要把重心轉為突出是九音、十一音、十三音等更具和聲色彩的音響效果;
省略音的和絃要看自己的客觀感受,在遵循正確的和聲框架內可自由改變。例:
掛留和絃(sus):將和絃的三音替換成四音或二音;如果sus不加數字預設三音替換成四音,即sus=sus4,若要掛二音則寫成sus2。例:
加音和絃:顧名思義,增加一些音,使其和聲色彩發生變化,常見的如下
強力和絃:也叫作五和絃,即根音+五音,常用於搖滾風格的樂曲中,以五度的形式排列,有很強的張力。
斜線和絃:斜線和絃,可理解為轉位和絃,但又不全是;
總之斜線的左邊是和絃,右邊是根音;
同時斜線也可以讀作“on”,例C/E讀作C on E”,原理相同。例:
()和絃:即在括號內改變音,需要一定基礎的和聲知識,不要太過“放蕩不羈愛自由”。例:
以上就是關於和絃性質以及常見標記的所有知識,學會之後就可以開始運用到你彈的曲子裡啦。
但是和絃理論只是一種工具。如果你是為了應用或者得到好的和聲效果亦或者是有趣的和絃進行,那麼建議你可以逆向學習,先感受和絃的色彩,大膽的去使用它使用和絃,再去強化理論,因為音樂本就是聽覺藝術。
如果你想要獲取更多樂理知識,可以持續關注我!
點我頭像私信我“鋼琴”,可以獲取更多提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