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第四次戰役的硝煙剛剛消散,山川縱橫的朝鮮半島透露著一股令人噤若寒蟬的安靜,位於半島中部的臨津江在春寒料峭下看似波瀾不驚,但兩岸影影綽綽的機槍口、士兵和工事,遍地開花的鐵絲網和鐵蒺藜似乎暗示著即將爆發的大戰。
臨津江的北岸,是作為渡江第一梯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第63軍,其下轄的187師、188師、189師都曾是華北和西北戰場的一等主力,他們2個月前剛剛入朝作戰並參加了第四次戰役末期的阻擊戰,此時人員齊整,戰意盎然,且在國內剛換上蘇械輕武器並增強了炮兵配置,在平均火力上超過了先期入朝的部隊。
▲穿插在密林深處的志願軍戰士
南岸則是英軍第29旅,這支參加過二戰且功勞赫赫的英國部隊共有5500多人,士兵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武器配置均屬上乘,且各部均可得到其盎撒盟友重炮部隊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該旅在第三次戰役中其皇家尤爾斯特來復槍團第1營大部及1個坦克中隊被我軍殲滅,此刻再此兵戎相見,“復仇”的願景亦點燃了戰鬥慾望。
附近的敵軍還有韓1師和一個比利時營(江北岸),往東則是美3師,24師和25師,他們依託有利地形構築了堅固的防禦體系並依靠炮兵火力控制了江面和江北諸要點和通道,企圖憑藉河流天險阻止志願軍進攻。
▲從長津湖潰敗的美軍,卡車裝運的是屍體
話說此時,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進行了半年之久,“聯合國軍”早已收起了對中國軍隊的輕視,轉而視為足以匹敵的對手,“輕車熟路”英國人將重點放在了應付“月亮攻勢”(夜戰)上,可惜門清歸門清,真打起來依舊是機動靈活的志願軍佔據上風。
當4月22日晚21時,志願軍第63軍187師迅速擊潰江北殘敵並抵達南岸英軍陣地,拉開了第五次戰役的序幕。
隨後,第187師第559團和第561團從格羅斯特團防守的雪馬裡兩側穿插迂迴並向紺嶽山西南的沙器幕方向滲透,將負責雪馬裡地區防禦的英軍的退路切斷,其與東面美軍第三師的防線聯絡亦被割裂。
此時的志願軍將士尚沒有意識到,網裡面的是一條頗具分量的大魚。
▲亞歷山大之戰中的格羅斯特營
該部隊全名格羅斯特團第1營(簡稱格羅斯特營),其建軍史可以追溯到1694年,在兩百多年的征戰史中屢立戰功,威名赫赫,其中在1801年遠征埃及的亞歷山大之戰中被授予獨特的“後佩式徽章”榮譽,即將陸軍帽徽分別佩在貝雷帽前後作為頭飾,也被稱作“英國陸軍雙徽營”。
這是英國陸軍唯一獲此殊榮的部隊,因此也被網友戲稱為“英國皇家陸軍”(事實上只有海空軍以及部分警隊方有“皇家”頭銜)。
當時,該營下轄4個步兵連,並配屬了第8坦克團的1個連、第45炮兵營的1個連以及第170迫擊炮連的1個排,戰鬥人數為773人。另根據我方估計,該部有半自動步槍190支、卡賓槍40支、衝鋒槍70支、輕機槍44挺、重機槍7挺、較大口徑火炮19門、坦克18輛、汽車48臺,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精銳部隊。
可惜的是,不管對手是誰,對於志願軍而言摁住一頓暴揍就對了。
4月23日凌晨,187師559團1營拉開了攻堅戰的序幕,他們重創格洛斯特營的A連跟D連,英軍也表現了不俗的戰鬥力。鑑於傷亡情況和559團3營需擔任阻援任務,上級決定讓第二梯隊齊裝滿員的560團執行接下來的攻擊任務。
560團當時總兵力為2700人,下轄3個步兵營,人員齊備,同時由於所轄迫擊炮連和步兵炮連未參戰,該團只能靠300發82迫擊炮彈、150枚反坦克手雷、80根爆破筒來充當“重”火力支援。
24日拂曉,雪馬裡圍殲戰打響。擔任主攻任務的560團2營和3營9連冒著敵人10架戰機和炮火的轟擊,向314高地和以西無名高地發起突然攻擊,並相繼佔領這兩個敵陣地。
潰退後的格洛斯特營B連和C連一頭撞上了左翼迂迴斷敵退路的1營,原計劃打一場伏擊戰的戰士們因為開火過早暴露了目標,戰鬥變成了追擊戰,斃傷敵數十,生俘60餘人。此後1營收縮陣地,準備阻敵外逃及外敵增援,同時等待下一步命令。
幾乎與此同時,561團1營為保障圍殲戰順利進行,準備執行打援任務進至295.4高地,恰好撞上了格洛斯特營的預備隊D連。D連一觸即潰,被561團1營抓了大量俘虜,其中戰士劉光子1人就抓了63個俘虜,創造了朝鮮戰爭中單人俘獲敵軍的最高紀錄,個人榮立一等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其“孤膽英雄”稱號。
▲嘹亮的衝鋒號永遠是對手的噩夢
英軍見大勢已去,遂遺棄重型武器裝備,在縱深炮火及335高地守軍的掩護下企圖向南突圍,卻被我軍截擊,被迫縮回雪馬裡及235高地。此時其外圍各要點已經全部失守,其所有連隊均被重創或殲滅,營僅剩三分之一殘兵。
格羅斯特營的處境引起了“聯合國軍”內部的高度緊張,遠道而來給盎撒兄弟捧場的英國人在第三次戰役期間已經遭遇過重大打擊,當時相當不滿,此時若再見死不救,勢必引起聯軍內部裂痕進一步擴大。
於是,“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親臨一線並在美第3師指揮所召見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等將領,緊急研究制定解救格羅斯特營的方案。
援軍分別有菲律賓第10營級戰鬥隊加英29旅第8坦克團一部、韓軍第1師第12團配屬美軍重型坦克分隊和美軍第3師65團步兵營配屬坦克分隊,均被我軍順利阻攔,美國飛機扔下了無數的凝固汽油彈以掩護英軍撤退,依然無濟於事。
與此同時,第560團對被圍之敵展開連續攻擊,先後攻佔雪馬裡四周高地,將守敵最後壓縮包圍於235高地的狹小地域。25日8時,第560團向格羅斯特營主陣地發起攻擊,一舉攻佔235高地主峰,全殲守敵。
▲法勒.霍克利和戰友從戰俘營被釋放時的照片,第一排叼著菸斗的就是法勒-霍克利,保養得還不錯。
後來作為副營長的法勒-霍克利回憶道:“美國人打算救援我們,但是救援行動延誤了,而且救援部隊人太少,太晚了!只有兩個小戰鬥群和炮兵脫逃,在逃離戰區之後,他們成功地獲救,剩下的人都被俘虜了。”
根據英國人自己承認,該營陣亡59名人,526人被俘(其中180人負傷),這個結果與我軍戰報大致相符。
據我560團戰報總結,該團取得了斃傷俘敵588人(內有韓軍15人)的戰績,560團犧牲營以下42人、傷連以下134人,總傷亡176人,戰損比3.34:1。算上參加過圍殲戰的559團1營和561團1營的傷亡人數,戰損比大約在3:1左右。
而根據英國人的說法,此戰格羅斯特營力戰志願軍三個師的兵力,成功凝滯了志願軍的攻勢,這顯然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且不說參與圍殲戰的志願軍從頭到尾只有不到兩個團左右,就算加上打援和其他穿插部隊也就4個團的番號。至於志願軍攻勢受阻那是整個戰役的走向,而非區區一個格羅斯特營的功勞。
說得更直白一點,這等戰績對比志願軍在上甘嶺的表現,實在是沒臉說起。
而令西方媒體不可否認的是,在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中,擁有預設陣地以及空軍和炮兵無限支援的英軍格洛斯特營被全殲了!英國人後來將他們的埋骨之地命名為“格羅斯特山谷”,59年之後,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韓國時專程前往獻上花圈,並默哀許久。
這顯然是一場值得國人銘記的戰鬥,曾幾何時,這個數量的英國士兵能夠在中國橫衝直撞,號稱王牌的格洛斯特營卻落得如此下場,足令人感慨萬分。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真正在英國人面前打出了威風,是一場揚眉吐氣的勝利!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後來的法勒.霍克利上將
接下來出場的還是法勒先生,1991年,專門研究朝鮮戰爭的英籍華人學者徐澤榮專程拜訪他的時候,他回憶了在戰俘營中的和睦相處,請對方喝了自己早已習慣的的中國茶,而當談到對中國軍隊的印象時,他說出了一段著名的話:
“我當了一輩子兵,同德國人、中國人打過仗,也看過美國人、蘇聯人打仗……最優秀的我看還是中國士兵,我讚賞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