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體檢高峰季,面對體檢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字、箭頭,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還會被體檢報告上“甲狀腺結節”“膽囊息肉”“肝囊腫”等嚇得不輕,寢食難安。
有資料顯示,中國惡性腫瘤每年發病約392.9萬人,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症,而相當多的人不知道怎麼透過體檢報告看自己的癌症風險。
常見的體檢報告應該怎麼看?哪些專案提示有癌症風險?
tPSA指標特異性強,數值超標需警惕前列腺癌風險
先來聊聊幾個特異性比較強的幾個指標。
其一,tPSA,血清中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它是反應前列腺腫瘤相對敏感和特異性較高的指標。一般正常值範圍在0-4ng/ml,不過這一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向上波動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年齡<50歲者,tPSA在 0-1.5;<60歲者,tPSA在 0-3ng/ml;<70歲者,tPSA在 0-4.5ng/ml;<80歲者,tPSA在 0-5.5ng/ml;>80歲者,tPSA在 0-8.0ng/ml;一般來說,無論年齡只要tPSA大於10.0ng/ml,就有高度懷疑前列腺癌的可能,需要去醫院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
此外,對於tPSA在4-10ng/ml之間者,還應該查一下游離PSA(fPSA),假如fPSA/tPSA小於0.16也應該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
AFP升高提示肝癌風險,出現2種情況需做進一步檢查
其二,AFP,又稱甲胎蛋白。這是一種由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蛋白質。一般情況之下,血清之中AFP含量非常低,不過,肝癌患者往往AFP水平明顯升高,對於早期發現和診斷肝癌非常特異性指標!
對於有肝癌家族史者,對於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長期酗酒者,AFP檢測是非常好的肝癌篩查手段。
不過,目前AFP參考值範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比較常用的指標有兩個,一個是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簡稱EMIA,它的參考值範圍在0-10微克/升之間,另一個是酶聯免疫吸附實驗,簡稱ELISA,它的參考值範圍0-25微克/升之間。
這種情況應該引起重視:假如AFP≥400微克/升,並且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或者AFP≥200微克/升持續2月以上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必須要配合B超、CT、MRI等。
還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如睪丸非精原細胞瘤、卵黃囊瘤、惡性畸胎瘤等TFP也會升高,但一般>1000微克/升。二是一些非腫瘤病變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等,AFP也會升高,但通常在20-200微克/升之間,而且此類病變會隨著病變的好轉而下降。
三是一些妊娠期婦女AFP也會出現變化,假如異常升高,需要警惕胎兒出現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風險,假如異常降低,警惕胎兒唐氏綜合徵的風險!四是AFP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可能,資料表明,肝癌患者70%AFP是升高的,但也有30%為陰性,因此需要結合B超、CT等綜合分析。
CEA為廣譜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或與良性疾病相關
其三,CEA,是癌胚抗原的英文縮寫。這是一種廣譜腫瘤標誌物,意思是假如CEA異常升高並不意味著身體某一個特定器官的異常,而且還有多種可能,比如結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其CEA都有可能升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期結直腸癌患者中,CEA的陽性率非常的低,其陽性率不超過5%,即使是晚期結直腸癌,這一比例也不超過60%,一句話,CEA特異性不是很強。
但這並不意味著CEA就沒有意義。對於惡性腫瘤術後患者,假如CEA持續升高就需要考慮腫瘤復發、轉移的可能了。
另一方面,CEA的參考值範圍在5ng/ml以下,輕度升高也可能與一些良性病變關係密切:酒精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膽結石、胰腺炎等,但這通常不超過參考值的3倍,假如超過參考值3倍以上就要注意了,接著需要更為精準的檢查如胃腸鏡、CT等,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做一個PET-CT檢查。
乳腺結節有良惡性之分,是否存在癌症風險從2個方面判斷
其四,乳腺超聲。乳腺超聲對於女性乳腺癌的篩查簡單易行。但很多人面對大量生澀的醫學詞彙感到陌生。假如你是非專業人士,可以從2個方面進行判斷。
1、乳腺結節分類。這是簡單易行了解結節良惡性的辦法。3類以及3類以下基本為良性,定期複查就行,4類以及4類以上有惡性可能需要馬上看醫生;
2、結節資訊的描述。看看有沒有這樣描述結節的詞彙:結節形狀不規則,結節邊緣不清楚、邊緣呈鋸齒狀,結節內部回聲不均勻,結節後方衰減,結節單側邊衰減,結節內有點狀鈣化,結節縱橫比大於1等都存在比較大的惡性風險。
以上四個指標,是在體檢報告中比較常見的、與癌症相關性較高的專案。當這些專案出現超標或異常時,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根據超標情況做進一步檢查,排除癌症的風險。看懂體檢報告裡的這些指標,不要忽視癌症的訊號!
更多癌症、健康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李醫生聊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