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知識的主要來源,由於知識的滋養大大激發了人們的收藏慾望,藏書、讀書、用書是我一生的嗜好,我藏書有個習慣,首先要考證版本的好壞,弄清原刻本和翻刻本,並以此鑑定有無收藏價值,當我拿到一部古代典籍時,一定要弄清此書為何代何人所著,初刻於何時,何人翻刻,何人抄錄,何人底本,曾為何人收藏,透過經常不斷接觸線裝書,比其異同,豐富了書籍鑑定知識,積累了許多經驗。現線上裝本流傳至少已是“風毛麟角”。在舊書市場上很難看到。因此,我重點民國版本,因為民國短短四十多年卻湧現出不少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特別是文學家為歷代之最,以魯迅為首的文學家,推動了民國文學的繁榮和昌盛。這一時期的版本我較注意收藏,而且升值潛力較大,如我在一次逛書攤中,偶然也揀漏,撈出一兩本罕見書刊,如中華民國十六年六月版的《中山全書》三冊, 內容有:《國民政府建國大綱》、《憲法》、《三民主義》、《建國方略》以及孫中山先生演講、談話、宣言、電文、函牘、雜誌、祝詞以及中山先生遺言、遺囑、陵墓、墨跡材料,內容豐富,是研究孫中山及民國社會珍貴的材料。另還有十多冊民國後期出版的各種美術書籍十分珍貴,經過討價還價,才以80元成交,算是我藏書以來揀了“大漏”。
我收藏的書籍,喜歡收藏作者本人簽名或題字的書,或名家收藏的書。而這些書都收藏的珍品,藏書給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雖然我現在購書,也常常遇到經濟困擾和苦澀,但好的舊籍和版本,我會不惜一切代價而得到。為快樂,坐擁書房,樂趣無窮,逛逛書攤,亦其樂無窮,書成為我唯一的精神食糧,藏書帶給我閒情逸致,但它卻有深刻的內涵,它不僅需要付出,而且需要堅持長期不懈的收集,沒有執著的追求,藏書就成為一句空話。
藏書的美德不僅體現在無私的奉獻,還在於他含辛茹苦地尋覓和日月積累地收求,我現在已收藏到三百多本舊書,這些都凝聚我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說是帶有酸甜苦辣的收藏史。我收藏舊書有所側重,一、是重在實用,以增長自己的知識技能為目的。二、我重點購買線裝書,盡力購求,現在也積累了500多冊。我興趣文學,有關文學、詩歌、散文、雜文、辭典是我一大愛好,將近200多冊。這些舊書的收藏激發我對各種知識尋根覓底的探索精神。因此我酷愛寫作,至今為止已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達100多篇,這就是藏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我的座右銘是“書是人們探求知識的源泉”藏書給我最大的是一種精神慰藉和豐富的知識,我將不斷探索追求和收藏研究。(張祖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