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大中院士(右二)等在高溫氣冷堆總控室聽取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張作義教授(右一)的彙報。 新華社記者 王呈選攝
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診室內工作。 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感人肺腑的科研故事引發熱議。國家科學技術獎激勵基礎研究,青年科技工作者挑起大梁;創新成果惠及民生,一批獲獎專案助力美好生活、支撐民生改善;獎項強調成果應用積澱,獲獎者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經歷,閃耀著科學家精神的光芒。
激勵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底蘊和後勁,強大的基礎研究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前提和根基。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持續激勵基礎研究,自然科學獎評選出一批原創成果,不少成果聚焦基礎研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產生“雙子星”,顯示出中國基礎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化工和能源生產中,催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具體的催化過程和催化機理尚不明確,被視為“黑匣子”。只有解密“黑匣子”、創制更高效的催化劑,才能讓化學反應更加節能環保和精準高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首次提出並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奈米限域催化”概念,為精準調控化學反應的效能和反應路徑打下了基礎,相關領域已成為當今催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實踐的熱點之一。
介孔材料是一種多孔材料,在能源、生物、電子材料等領域應用廣泛。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被視為國際介孔材料領域的里程碑式進展。團隊提出的有機—有機自組裝的新思想及產生的介孔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已被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餘家科研機構採用和作為研究物件,相關論文共計4萬餘篇。
值得一提的是,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兩個科研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40多歲。青年科技工作者開始在基礎研究領域挑大樑,成為科技創新隊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軍。
“十三五”時期,中國系統推進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資料顯示,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的1.4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預計2.4萬億元左右,基礎研究經費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十四五”期間,中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有望達到8%左右,將進一步鼓勵科學家從真正的科學問題出發,勇闖創新“無人區”。
梳理獲獎名單,基礎研究領域的成果還有不少。如數學在現代數論的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有介面效應的複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趙東元院士說,隨著中國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程度、支援力度不斷加強,更多具有開創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一定會不斷湧現。
創新惠及民生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科技創新的落腳點。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多項惠及民生的創新成果,彰顯了科技創新支撐民生改善、保障生命健康、助力美好生活的力量。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觀看更高解析度的影片成為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剛需。隨著超高畫質影片產業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對編碼效能和壓縮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戰。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數字影片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高文團隊發明了超高畫質影片多型基元編解碼關鍵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專案已不僅讓影片更清晰,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推動中國影片編碼標準領先國際。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方面。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高磁場共振醫學影像裝置自主研製與產業化”專案,成功自主研製出中國首臺3.0T高場磁共振,整體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癌症診斷、中藥創新研發、數字診療……在生命健康領域,這樣的獲獎專案還有很多。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會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副校長張福仁團隊,在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方面取得了新發現,顛覆了人們對麻風的傳統認知,為人類徹底消除麻風病的努力做出了貢獻。
水稻是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種質資源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為了守護水稻遺傳資源、構建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平臺、培育適應不同生態條件的水稻新品種,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員羅利軍從20世紀末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收集水稻種質資源,加快基因挖掘、品種創新。專案團隊聯合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共同完成了“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專案,解決了水稻育種中優質與高產、高產優質與節水抗旱等優良性狀難以兼顧的難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強調應用積澱
勇闖創新“無人區”,甘於坐冷板凳,勇於做栽樹人、挖井人——一項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後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十年磨一劍”的耐心。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強調成果應用積澱,要求提名成果應用需滿3年以上。資料顯示,2020年度獲獎專案平均研究時間是11.9年,其中研究時間10—15年的專案數量最多,佔比38.9%。
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說,高溫氣冷堆從概念提出到工業規模核電站建成,經歷了40多年的時間,沒有一批耐得住寂寞的科技工作者長期堅持是很難完成的。
“實現自主創新,必須解放思想,敢想、敢幹,勇於挑戰‘無人區’。同時,還要心無旁騖,專注、勤奮,具備‘十年磨一劍’的韌性。”王大中說。
自然科學獎獲獎專案“寒武紀特異儲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是專案組立足祖國邊疆,經過15年不懈努力、潛心研究取得的成果。為了尋找節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奧秘,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張喜光教授團隊“與石為伴”,百次千次地敲打石頭,從化石採集到成噸微體化石樣品的酸泡處理,獲得了大量的原始資料,首次確認真正的甲殼動物最早出現於寒武紀早期,從理論上確立了其在節肢動物演化樹上的重要位置。
“古生物學是冷門學科。唯有長坐‘冷板凳’,用數十年如一日的熱情才能慢慢接近它。”張喜光教授說。
鍾南山呼吸病防控創新團隊從1979年建立以來,深入研究“呼吸疾病發生髮展的流行病學特徵、分子機制以及早期干預”等科學問題。團隊主攻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肺癌、慢阻肺和以哮喘為代表的過敏性疾病,研發適合國情的疾病防治手段和藥物,對中國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診療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中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建設與發展。
“這個獎項肯定了團隊研究的方向,就是要研究國家急需要的、最需要的東西。”鍾南山說。
包信和院士談及自己的研究領域時說,在“奈米限域催化”研究道路上,團隊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只要方向對,就不怕路途遙遠;只要堅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