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寧亞飛)家住湖北仙桃的孫爹爹因胸骨腫瘤疼痛難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胸外科、骨科、麻醉科專家組成MDT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重建患者胸廓,並將他的自體肌腱“移花接木”重新建立起保護心肺的“防護牆”。11月10日,擺脫病痛的孫爹爹順利出院。
惡性腫瘤長在要害“C”位
一年前,67歲的湖北仙桃孫爹爹發現胸部隆起小包塊,出現區域性壓痛感。
近幾個月胸部腫脹越發嚴重,稍有運動就有明顯疼痛,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胸骨腫瘤。孫爹爹慕名找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胸外科謝頌平教授尋求幫助,胸部CT掃描後發現,腫瘤長在患者胸骨柄上,並累及右側胸鎖關節。
“胸骨腫瘤長在了要害位置,這個病例有難度。”謝頌平教授根據影像結果分析,胸骨位於胸部正中,既要維持胸廓穩定,保障正常呼吸功能,又是心肺正前方的保護“鎧甲”。而由胸骨柄、第一肋骨和鎖骨的胸骨端組成的胸鎖關節,是人體上肢與軀幹之間連線的多軸關節,參與人體日常的聳肩、含胸、擴胸、肩部繞環運動等諸多上肢活動。
“若不及時手術,腫瘤會繼續長大,將造成嚴重後果。”科主任黃傑教授表示,如果將腫瘤和胸骨一併切除,胸壁將形成巨大缺損,胸腔內壓力改變,加重影響呼吸功能。一個擁抱或一個碰撞,就可能傷及要害。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合適替代材料重建胸壁,替代胸骨的生理功能。
連闖2關攻破手術難題
用於胸廓重建的材料是治療關鍵,如何無限接近原生組織生物力學相容性,一直是外科重建領域的難題。黃傑、謝頌平教授聯合東院創傷與顯微外科任義軍、金志輝教授組建MDT團隊對病例進行反覆研究探討,一致認為3D列印技術可應用於胸廓固定及修復,做到“一站式”仿生胸壁重建。3D列印的鈦合金複合材料組織相容性極佳,遠期骨及肌肉會附著其上生長。
如何重建胸鎖關節功能又是一大難題。切除胸骨腫瘤後,鋼絲縫合和鋼板連線是連線鎖骨與重建胸骨柄最常用的兩種方式。然而前者長時間關節活動磨損後,鋼絲可能出現斷裂或切割骨質;後者會限制關節活動角度,並且固定鋼板於骨質的螺絲可能會出現鬆動脫落或穿破面板,最終導致重建胸鎖關節失敗。
“可以嘗試使用自體肌腱來解決這個難題。”謝頌平教授提出,自體肌腱可有效避免骨質切割,耐用性遠超鋼絲及鋼板的螺釘固定,並且此種連線方式屬於柔性連線,重建後胸鎖關節的活動度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同時也能夠為患者降低手術費用。
MDT團隊重建心肺“鎧甲”
在東院麻醉科孟慶濤教授團隊的保駕護航下,孫爹爹的手術於10月25日如期開展。首先由任義軍、金志輝教授團隊摘取孫爹爹的自體肌腱,隨後黃傑、謝頌平教授團隊切除胸骨柄腫瘤,為保證腫瘤的安全切緣,將右側部分鎖骨合併胸鎖關節一併切除。再將準備好的3D列印鈦合金胸骨柄假體植入,重建患者胸廓,最後將備好的自體肌腱代替鋼絲連線鎖骨與假體,重建了胸鎖關節,歷經3個小時手術成功實施。
東院胸外科沈曉玲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精心開展術後康復,為保護重建的胸鎖關節,術後早期限制了孫爹爹的雙上肢活動,隨著身體逐漸恢復,為孫爹爹進行雙上肢功能鍛鍊。近兩週的康復後經過評估,透過3D列印的鈦合金假體在孫爹爹體內適用性良好,同時胸鎖關節功能恢復正常。
黃傑教授表示,胸骨腫瘤較為少見,約佔全身骨腫瘤的7%-8%,多數胸骨腫瘤為惡性,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常見症狀是區域性疼痛,胸前可見有隆起性改變。胸骨腫瘤的惡性程度高、易復發,對放療、化療治療手段不敏感,手術切除腫瘤是首選。胸骨腫瘤切除後再進行胸廓重建,以保證胸廓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