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本週科技界的最大熱點,是英偉達 GTC 2021。
作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最近幾年全面發力人工智慧。站在汽車媒體的角度,則是英偉達 Drive 系列智慧駕駛晶片,登上了一輛又一輛智慧汽車。
到了 2021 年 GTC 大會,英偉達的汽車交友方式更加全面。
在賓士全新 S 級測試車上,英偉達帶來了完全自主設計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 Hyperion 8,包含 12 個攝像頭、9 個毫米波雷達和 1 個鐳射雷達,號稱已經處於「量產準備」狀態。
另外,英偉達還基於其 Omniverse 元宇宙 AI 虛擬軟硬體,為寶馬和賓利的工廠搭建了數字孿生模型 Digital Twins,號稱可以提升 30% 的管理效率。
除了博世、大陸、安波福等等老面孔,汽車界是不是真的要迎來另一家 Tier1?智慧駕駛時代,英偉達怎麼跟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合作?
我們中午參加了英偉達亞太區的媒體交流會,今天的文章,就結合著 GTC 2021 和交流會一起聊聊英偉達的汽車朋友圈。
一、英偉達智慧駕駛全家桶
Hyperion 8(準確地說已經是 8.1 版本了)這個名字有點繞口。
換成「英偉達智慧駕駛全家桶」應該會容易理解很多,但 Hyperion 8 並不是全家桶的全部,而是最核心的硬體。
Hyperion 8 由兩枚 Drive Orin 組成的計算晶片,驅動著 12 顆外部攝像頭、9 個毫米波雷達,以及 1 個鐳射雷達;此外還支援 3 個車內攝像頭,用於駕駛員監測。
英偉達表示 Hyperion 8 的感測器個數可以根據汽車廠商的要求自定義,列出來的只是最大值而不是唯一值。
從 Hyperion 8 開始,英偉達終於完整地將消費級 GPU 領域的商業模型搬到了汽車界,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上圖是英偉達 RTX3090 消費級 GPU 的 Founder’s Edition PCB(電路板)。
從晶片佈局、視訊記憶體數量,甚至是供電線路、外部介面,英偉達都為廠商預先定製好。這就是數碼愛好者口中的「公版顯示卡」。
到了汽車上,如何打造「公版」變成了更復雜的話題,因為公版顯示卡是一個完整的、代工廠到手即可用的方案,而想要在智慧汽車上實現類似的效果,可不只是交貨一塊晶片能搞定的。
於是 Hyperion 8 來了。
它配備了英偉達自研晶片、英偉達推薦的攝像頭(來自索尼的 IMX390、IMX728 等 CMOS)、英偉達推薦的雷達,甚至還有英偉達標準的開發套件。
Jetson Orin,這是英偉達在 GTC 2021 推出的,基於 Orin 打造的嵌入式開發單板。再配合 NVIDIA Drive AV 軟體內建的,為各大主機廠除錯好的,可用於感知、規劃、控制等智慧駕駛全流程的神經網路,這才是完整的英偉達自動駕駛全家桶。
第一個吃上全家桶的,當然是賓士。
官宣和英偉達合作的主機廠有很多,國內蔚小理都是 Orin 的首批使用者,但賓士「吃螃蟹」的原因其實也不算意外,首先是賓士的 MBUX 很早就已經與英偉達合作(甚至不位元斯拉晚)。
至於另一個原因,說來殘酷,在幾家使用量產英偉達 Drive 晶片的主機廠裡面,賓士也許是最需要軟體能力那個,同時也是最需要證明自己有智慧駕駛能力的。
於是 Hyperion 8 成功幫助賓士 S 級擁有了領航輔助。在 GTC 大會上的演示中,這輛改裝了全套硬體的 S 級完成了多個智慧駕駛場景,包括環島、匯入路口、立交橋、行人識別等等。
但這裡有個問題,英偉達的下一代智慧駕駛方案,單晶片超過 1000TOPS 算力的 Drive Atlan,2025 年就要量產了。2024 年量產的 Hyperion 8.1 不會「上市即落後」嗎?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英偉達自動駕駛副總裁 Danny Shapiro,他的回答是:
「Atlan 是我們的下一代 Drive 人工智慧晶片,相比 Orin 會有 4 倍的效能提升。我們一直致力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進步,但 Hyperion 更像是一個完整的方案,汽車製造商會根據 Atlan 晶片定製不同的,個性的方案。」
二、「元宇宙」,英偉達成為 Tier1 的關鍵?
除了 NVIDIA Drive,賓士和它的好基友寶馬,以及大眾集團的明珠——賓利,還率先成為了 NVIDIA Omniverse 技術的首批合作伙伴。
早在去年的 GTC 2020,黃仁勳和戴姆勒集團 CEO 康林松就已經官宣了兩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度合作。
英偉達這樣描述兩家的合作深度:「梅賽德斯的下一代汽車創新將使用人工智慧進行端到端的開發。兩家公司將攜手合作,使用 NVIDIA DRIVE 解決方案驗證、實現全新的智慧自動駕駛體驗。」
「使用人工智慧進行端到端開發」,今年有了正式的名字,NVIDIA Omniverse。
元宇宙最近火得不行,Omniverse 則是英偉達的元宇宙命名。
它可以近似理解成一個跨平臺、跨硬體的虛擬世界,使用者可以在不同地點,用不同裝置、不同的軟體參與、編輯虛擬世界的某一部分。
針對自動駕駛,Omniverse 的作用就是「沒有特斯拉的銷量,卻有特斯拉的訓練車隊」。
今年 4 月份,英偉達推出了旗下的自動駕駛模擬系統 Drive Sim。7個月後,英偉達釋出了Drive Sim的「母親」——Omniverse Replicator(OR)。
如果將 Drive Sim 形容成一個遊戲,那麼 OR 就應該是這個遊戲的影象引擎。事實上,英偉達本身就將 OR 定義為「人工資料生成引擎,可生成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物理模擬合成數據」。
或者說得更直白點,交通模擬器。
基於 Omniverse Replicator,英偉達為主機廠定製了兩款應用:用於生成模擬自動駕駛車輛資料的 Drive Sim;用於控制這些模擬車輛的 Issac Sim。
英偉達表示,Omniverse Replicator 不僅可以用於生成複雜的現實場景資料,比如地形、速度、被遮擋的物體;還可以用於自動標註,甚至是在模擬世界裡的自動標註。
最終的結果,就是主機廠在完全模擬的場景裡面跑自動駕駛驗證和模擬。而只要伺服器算力足夠大,賓士們就可以模擬足夠龐大的車隊。
至於寶馬和賓利,則選擇了另一種與英偉達合作的方式。
同樣基於 Omniverse 技術,寶馬建造了一家模擬的工廠,生產的也都是模擬的寶馬車輛。
這並不是過家家,黃仁勳表示寶馬可能擁有全球最大的定製化生產工廠,因此提高不同配置、車型、批次的生產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家模擬工廠,可以讓寶馬全球的工程師參與到同一個生產流程。
英偉達表示不需要全球出差,就可以提高最多 30% 的生產效率,並且模擬工廠中最佳化的程式,可以部署到全球的寶馬工廠機器人裡面。
另外,以定製化生產見長的賓利工廠,也正在使用英偉達Omniverse技術,最佳化生產效率。
三、讓其他車企比肩特斯拉?
本章節屬於本文的「one more thing」。
英偉達被特斯拉拋棄過兩次,一次是自動駕駛計算方案 Drive PX 2.5 被放棄,轉為自研 Autopilot 硬體 3.0;第二次還沒完全發生——將自動駕駛深度學習伺服器從 DGX A100 換成自研的 DOJO Pod。
兩次「分手」,固然有特斯拉完全垂直整合的戰略思考,但另一個原因,則在於特斯拉摸到了自動駕駛計算硬體的核心要素,而那時的英偉達還不能滿足馬斯克。
這個要素我在《特斯拉 DOJO 背後的秘密》一文中提到過:頻寬Bandwidth。
而今年的 GTC,英偉達補齊了它的人工智慧頻寬短板。
這塊晶片叫 Quantum 2,是英偉達的第七代網路晶片。單顆 Quantum 2 可以提供 64 路 400Gb 的頻寬,相當於 3200GB 每秒,或者說 25600 條千兆光纖合起來。
英偉達將其定義為「為 AI 開發者提供最快的網路資料效能,以更高速度運行復雜的模擬」。
特斯拉目前在用的,是英偉達 DGX A100 晶片伺服器。事實上,除了專為高頻寬傳輸設計以外,同樣工藝打造的英偉達 A100 和特斯拉 D1 晶片,效能和效率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問題出在從晶片到伺服器上,特斯拉對頻寬的要求依然令人髮指,打個比方,鄰居都用百兆網路,馬斯克給自家拉了條萬兆光纖。
然而老黃畢竟是老晶片人,到了 Quantum 2,英偉達的深度學習硬體最後一塊拼圖終於補上了。
那麼,Quantum 2 對於其他主機廠有什麼用?其實只有一個:幫助更多車企接近特斯拉。
很多讀者肯定已經發現,英偉達的自動駕駛閉環扣上了:
「公版」智慧駕駛硬體 Hyperion 8.1;
自動駕駛開發軟體 NVIDIA AV;
自動駕駛模擬引擎 Omniverse Replicator;
以及自動駕駛模擬軟體 Drive Sim/Issac Sim;
自動駕駛開發硬體 Jetson Orin;
人工智慧伺服器 DGX Pod;
人工智慧網路晶片 Quantum 2
主機廠可以根據自家餘糧多少和目標大小,找英偉達定製豐儉由人的套餐。既可以小買怡情,只要自動駕駛硬體;又可以追趕星辰大海,讓英偉達給你打造一個算力爆炸的自動駕駛模擬伺服器。
只是這樣做的話,到底是主機廠擁有了自動駕駛能力,還是英偉達複製了自己的自動駕駛能力?
英偉達的朋友圈
這張圖,是黃仁勳在 GTC 2021上面公佈的,「採用 NVIDIA Drive 的車隊」。裡面包含了全球 15 家汽車企業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有意思的是,這裡面有 7 家中國企業:蔚來、小鵬、理想、威馬、智己、上汽 R、滴滴。如果算上沃爾沃和路特斯,那就是 9 家。
伴隨這一輪汽車變革出現的,是中國聲音;而汽車變革帶來的供應鏈洗牌,則讓英偉達、高通、谷歌這樣的科技企業有了成為 Tier1 的機會。
雖然英偉達與特斯拉的合作沒有延續,但從只有特斯拉一個朋友到如今自動駕駛就能拿出 15 家合作伙伴,英偉達的汽車朋友圈,某種程度也是濃縮的智慧汽車歷史。
你們覺得英偉達會是未來汽車產業重要的 Tier1 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