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兒子開始了美好的大學生活,到大連上學。
雖然家裡沒多大負擔,但想著也不能讓孩子大學一開始就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所以等他到大連適應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就和他商量每月的生活費,兒子主動說每月1200元。當時覺得大連的消費水平比較高,這些錢不夠用,但也想試幾個月,看著要是不夠花了再給他增加。
沒成想,一晃三年就過去了,兒子的生活費竟然沒漲,連我和老婆都感到驚訝,因為好多和他差不多在北京、東北這些地方上學的,大多每月都在1500以上。後來我們和孩子交流大學生活費多少的現象,他的說法是穿的在家裡買,學校裡主要就是吃和日常學習所需,再加上自己也掙了些獎學金,所以1200也夠花呢。之所以有的同學生活費高,主要是一到大學有些人會有攀比現象,有些男生還要抽菸等等,家長給得多,就花得多,時間長手就花大了。我們兩覺得他已經有了正確的消費觀念。
兒子大四時,考慮到他要考研、實習、籤工作等,我們就把他的生活費提高到了1500元。一年過去了,兒子大學畢業了,1500元的生活費也沒有再變化過。
畢業後兒子順利考取了事業編單位,8月份上班後暫時沒有發工資,每月還是我們給他1500的生活費,不過我們和他開玩笑說這幾個月的生活費算是借給他的,工資下來就還給我們,因為他工作了,就要自己養活自己,對我們的說法兒子沒有啥意見。11月初,兒子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工資,並且是八月半個月的和九、十、十一月的工資,一共是三個半月的。
收到這個好訊息,我們一家三口都欣慰地笑了!自此以後,兒子就算真正長大成人了,我們給他生活費的時代也結束了!
有時候和家長們聊天,大家都說現在的孩子你給多少就花多少,沒有他們花不完的錢,真擔心他們以後怎麼過日子呢。是啊,錢肯定越多越好,但給的多、花的多對大學生就一定是好事嗎?(歡迎關注、交流你家孩子的生活費)
經歷了去年以來的疫情,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及早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消費觀,這就是:花錢有度、手裡有積蓄!不然,我們得永遠養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