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的肉搏,被認為是戰鬥的真諦”
從1982年開始算起,在過去的十年裡,共產主義革命迅速蔓延到了墨西哥,尼加拉瓜,委內瑞拉,乃至整個拉丁美洲,在蘇俄的支援下,全新組建起來的拉丁同盟革命者不斷與駐守在他們國家的盟軍部隊發生衝突,並摧毀了美國位於拉丁美洲的多個軍事基地與設施。
雖然美國成為了二戰最大受益者,劫掠了蘇聯大量資金與資源,但是在全球範圍內維持軍事統治的成本對美國來說依然太過高昂,經過再三思索,美軍高層不得不放棄所有位於拉丁美洲的軍事據點。
從結果來看,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撤離駐軍後,拉丁美洲徹底脫離了美國的掌控,在美國不知道的情況下(美國咋啥都不知道),拉丁美洲早已在蘇聯的幫助下發展出了強大的軍事能力。
在蘇聯對美國發動全面入侵後,拉丁同盟緊隨而至,他們的部隊從墨西哥邊境向美國發動了進攻,進攻速度大大超過了情報部門的預期,缺乏防範的美軍在拉丁同盟的進攻下節節敗退,而現在,他們已經推進到了德克薩斯州附近的前哨站。
盟軍戰役03:旅途之路
美軍無法投入太多的兵力去抵禦拉丁同盟的進攻,他們的裝甲部隊正在與蘇俄的軍隊纏鬥,當地的國民警衛隊也被分散到各地去抵禦其它威脅。
如果墨丘利衛星網路能夠及時完成的話,這場戰鬥它或許會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目前美軍只能使用新型的風暴之子戰機,以及火箭飛行兵來組織當地主要的防禦力量。
風暴之子戰機是心靈終結里美國的專屬空中單位,這種噴氣式戰鬥機憑藉出色的速度,配合“小牛”導彈以及“風暴”鐳射炮,可以對敵人發動精準打擊。
由於風暴之子戰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很小,因此該戰機無法被敵軍的雷達發現,也就是小地圖上隱形,這讓它有能力發動突襲,該戰機在蘇聯第一個戰役“血色蔓延”裡就有登場,一出場就摧毀了場上所有的V2火箭發射車。
當然,該戰機最有特點的,應該還是它發射鐳射時的“biubiubiu”語音,非常的無厘頭。
美國必須想辦法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建造一堵牆,一堵由子彈和導彈鑄造的圍牆,阻止拉丁同盟前進的腳步。
任務流程
在美國和墨西哥的一處邊境,美軍士兵嚴陣以待,根據情報部門的資訊,拉丁同盟的坦克正在接近這裡,由於兵力不足,這裡是美墨邊境防守最為薄弱的地帶,美軍的機動化部隊正在趕來,但是由於獲得的情報時間較晚,敵軍會先一步從地圖左下角趕到戰場。
拉丁同盟會不擇手段地向這個方向發起進攻,美軍派出了他們最優秀的指揮官(玩家)來指揮這場防禦戰,本來可用的兵力就少,頂在最前線的部隊還不歸指揮官指揮,可憐的指揮官只有地圖右上角基地的控制權,這次又要以少打多了。
如果正面硬剛的話,美軍防守不對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由於美國實在是貧窮(確信),上頭所能提供的撥款只有兩萬,沒有建造廠沒有戰車工廠,只能生產步兵單位與風暴之子戰機,指揮官必須儘可能減少戰鬥損失。
為此,指揮官將風暴之子戰機的數量拉滿,最多16架戰機的情況下,將其分為八組,準備隨時支援前線。
Ps:停機坪是隨時間增加而增加的,一開始並不能造滿16架飛機
拉丁同盟這次出動了大量重火力坦克,地面殺傷非常高,不過代價就是坦克部隊的防空火力薄弱,雖然美國火箭飛行兵的武器威力較低,不過在面對缺少防空火力的拉丁同盟坦克編隊時,依然能對其後排造成不錯的效果,指揮官因此派遣了大量火箭飛行兵趕往前線戰場進行支援,同時為了最大化利用美軍所剩無幾的裝甲車,僅有的幾輛裝載工程師的fiv(多功能步兵車)也被指揮官送往了前線。
而在地圖的左上角以及右下角,分別有兩個科技鑽油井以及兩個科技混凝土碉堡,科技鑽油井首次派工程師佔領就能立刻獲得500,即使很快就會被拉丁同盟打掉,成本交換上也是賺的;而混凝土碉堡不僅提供一定防禦能力,不使用工程師就能直接維修。
由於這兩處位置同時也是拉丁同盟進攻美軍後方基地的必經之路,因此,指揮官立刻下令派遣工程師、盟軍大兵、守衛大兵分別佔領這些中立建築。
很快,地圖左下角就出現了拉丁同盟的自爆吉普車,緊隨其後的則是數輛捷豹坦克。拉丁同盟的坦克部隊雖然防禦一般,但是火力兇猛速度較快,在守軍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的時候,自爆吉普車已經衝到哨所前。
自爆吉普車的威力確實很大,即使守軍將其摧毀在自爆範圍之外,前線的將士依然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
Ps:捷豹坦克裡也有自爆的步兵,但是由於皮太脆了,且爆炸範圍也不大,所以威脅其實遠沒有自爆吉普車那麼大。
但是這幾輛自爆車還只是個開始,隨後,拉丁同盟正式大規模向美軍哨所發起進攻,地圖左下角浩浩蕩蕩出現了難以計數的坦克,半履帶車、捷豹坦克、布拉提諾、破壞神載具,火炮機車……都那麼窮了還出動這麼多部隊,可以看出,拉丁同盟為了突破美軍的防禦確實下了血本。
在拉丁同盟的這些坦克裡,最需要注意的是自爆吉普車、布拉提諾、以及破壞神載具。自爆吉普車血薄但傷害高,布拉提諾能夠遠端對建築物造成巨大傷害,破壞神載具不僅裝甲厚重,噴吐出的火焰對於步兵單位和建築單位傷害都很高。
風暴之子戰機分組的目的就在於此,指揮官立刻下令,同時對這些坦克進行定點打擊,儘可能減少前線的防守壓力。
雖然自爆吉普車由於速度較快,風暴之子戰機並沒有完全及時將其摧毀,但是破壞神載具以及布拉提諾都在出現在戰場後不久、尚未發揮出全部作用的時候就被美軍消滅,加上前線源源不斷的步兵補充,前線哨所並沒有立刻被這波攻擊摧毀。
在苦戰一段時間以後,機動化部隊支援終於趕來,好鋼用在刀刃上,雖然美軍後勤部門很摳,但是他們還是在有限的資金裡提供了最優秀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數量不是很多,但是配合維修車足夠用很長時間了。
在初期進攻受挫後,拉丁同盟將更多部隊投入到戰場上,為了突破美軍的防線,拉丁同盟甚至出動了英雄莫拉萊斯。
在鮑里斯犧牲後,身為他的後輩,莫拉萊斯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傾斜,與前輩一樣,他同樣有能力指揮米格戰鬥機,遠端摧毀目標建築。
所幸敵人沒啥防空火力,前線的火箭飛行兵還有很多,指揮官立刻轉移火力,迅速集火莫拉萊斯。
雖然莫拉萊斯沒有被擊殺,但是重傷倒地的他已經無法再參加這次戰鬥,而莫拉萊斯的潰敗讓拉丁同盟士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美軍正面防守壓力大大降低。
話雖如此,拉丁同盟在這場戰爭裡投入的部隊數量還是遠遠超過了美軍防守部隊,縱使指揮官已經盡最大的努力(指降低遊戲速度)去多執行緒操作指揮作戰,面對四面八方數量如此之多的坦克,火箭飛行兵與風暴之子戰機疲於奔命無法兼顧所有防線,前線哨所依然是損失慘重,頂在最前面的守軍全軍覆沒,前線哨所僅剩下兩個閘門以及幾個碉堡。
至於指揮官所控制的後方基地,也在此前的戰鬥裡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兩輛採礦車也被拉丁同盟的坦克給偷掉了,鑽油井早已被摧毀,指揮官已經失去了經濟來源,防線失守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這場戰鬥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場不小的消耗,打到現在這個狀況,拉丁同盟兵力也所剩無幾,最後,他們放棄了地面作戰,決定用12架皮糙肉厚的基洛夫衝擊美墨邊境。
這是拉丁同盟的最後一次衝鋒,如果失敗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再次發起大規模進攻;而美軍指揮官也知道,在苦戰了這麼久以後,他們防守住了拉丁同盟的地面進攻,只要阻擋住這批基洛夫空艇的前進,這場戰鬥就結束了。
雖然場上的火箭飛行兵所剩無幾,守衛大兵也在此前的戰鬥裡死傷大半,但是好在摳門的後勤及時派遣了一批守衛大兵,補充了守軍的防空火力。
基洛夫確實皮糙肉厚,但是畢竟這些飛艇的移速太過緩慢,而且一堆守衛大兵的防空效能可不是吃素的。
最終,這些飛艇沒有一架到達地圖右上角,全部墜毀在了美墨邊境上,在指揮官的領導下,美軍成功阻止了拉丁同盟的進攻。
隨著拉丁同盟的暫時撤退,美軍軍隊獲得了重整的時間,由於此戰投入過大,拉丁同盟在南方的活動已成頹勢,接下來,該集中力量對付蘇聯的海軍了,下一站,指揮官將與特工譚雅一起,前往佛羅里達,奪回被蘇聯佔領的海軍基地。
結尾碎碎念,近日雲遊姬嘗試利用工具匯出遊戲全景地圖,但是經過多次嘗試,匯出來的地圖仍然會出現上文裡這種黑色的方塊,查詢許多資料也沒找到解決辦法,如果有懂的小夥伴歡迎私信告知解決方法。
本關所給的資源非常少,終結難度下玩家資金只有兩萬,因此要合理的進行單位生產,這關要多使用風暴之子戰機,因為最多可以生產16架,且像捷豹坦克、布拉提諾這樣的單位幾輛風暴之子戰機就能將其摧毀,合理分組指揮點殺可以有效降低防守壓力。
不過有個不怎麼用風暴之子戰機、操作起來更簡單的打法,就是用步兵海堵住左右兩側敵軍坦克的進攻路線,配置幾名軍醫防守,中路則安排一些火箭飛行兵幫ai守,支援的艾布拉姆斯坦克用來防守飛機場,風暴之子戰機主要用於防守飛機場以及攻擊布拉提諾。
這種打法的好處是不用來回操作風暴之子戰機搞得手忙腳亂,缺點是賣ai隊友顯得有點獨(雖然最後也沒守住前線哨所),不太符合盟軍指揮官無私奉獻的人設,也不太符合本關設計者的想法。
這關有兩個彩蛋,一個是前線哨站旁有個路牌,用工程師將其修復能獲得金錢箱,對應的其實是原版紅警2裡開場動畫被天啟坦克碾壓的牌子。
第二個則是在遊戲開場後不久,左上角就會提示“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在邊界上修一座強化牆”,玩的其實是特朗普的梗,本關背景正好是墨西哥與美國的邊境,確實非常的妥帖。
本關似乎有個bug,如果玩家基地全部被毀,就算用剩餘的火箭飛行兵將敵人全部消滅,也不會宣告任務成功,雲遊姬繞地圖跑了一圈,應該是沒有遺漏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當然也可能是某個單位躲藏在樹裡沒找到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