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接受澳大利亞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十幾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生活,將成為全球災難!
對奧巴馬的話,我們來翻譯翻譯,先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生活是什麼?是發達國家以享樂、精緻、科技、高效為特點的生活方式,美國社會的精英們,住著超大的房子、看著超大的家庭影院、周圍環繞著立體聲,喝著法國的紅酒,叼著古巴的雪茄,癱在舒適的沙發上,看著股市、聊著金融,就連美國的大多數平民們,也住著獨棟的小別墅,修建著院子裡精緻的草坪,伸著懶腰,享受著全世界發展中國家貢獻的財富。
精緻的生活離不開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據前年資料顯示,美國每月的石油消費量約3.9億桶,每天超1300萬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根據美國約3.2億人口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每月的石油消費量接近2桶。那中國的石油消耗量呢?根據有關資料,每月大約為1.4億桶,人均算下來,只有0.27桶。美國的能源消耗量是中國的7倍還多。
除了石油,美國以世界5%的人口,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紙張、23%的煤炭、27%的鋁、19%的銅,美國還是世界上生活垃圾產出最多的國家,但反觀美國對世界的貢獻,幾乎微乎其微,經濟上是虛擬經濟,每年瘋狂印刷美元,向全世界輸出通脹,收割全世界的財富。
在軍事上,11個航母戰鬥群在各地耀武揚威,點燃一個又一個導火索;在文化和制度上,以所謂的“民主”為榮,大搞文化輸出,在全世界宣揚“美式”價值觀,制度上的輸出更為可怕,看看海地吧,民眾飢不擇食,看看阿富汗吧,總統外逃、“美式制度”崩塌。
再翻譯後半句,為什麼中國成為發達國家後,會是全球災難?原因很簡單。如果14億中國人都達到美國人的收入,過上美國人的生活,中國日均的能源消耗量將擴大7倍,以石油為例,傾盡歐佩克所有的產能只能滿足中國的40%。那麼問題來了,能源都給中國了,美國人用什麼?這不是“全球”災難嘛,畢竟,在奧巴馬眼裡,全球除了美國還有別的國家嗎?
如果讓特朗普評價這件事,我們可能會聽到熟悉的論調:中國人不僅“搶走了”美國人的“飯碗”,還“搶走”了美國人的能源!但為什麼地球上的能源要優先供應美國呢?
要知道,我們是擁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偉大民族!
漢朝時,無論是“漢武盛世”還是“昭宣中興”,我們馴服匈奴、壓制羌人,威懾朝鮮、平定南越,西域各國紛紛來朝,長安是國際第一大都市;大唐時期,從李世民到唐玄宗,我們稱雄世界、四夷臣服、萬邦恭賀,周邊國家派遣的“遣唐使”絡繹不絕;到了宋朝,我們的GDP仍佔據世界總值的20%還要多;再看明朝,我們五徵蒙古、挫敗韃靼、七下西洋宣揚國威,接受各國朝貢。
到了如今,我們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有什麼錯呢?畢竟,我們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已經付出了太多。
曾經,我們以兩千萬軍民的犧牲抵抗外來侵略,以20萬烈士的生命打贏抗美援朝戰爭,為了維護主權,我們反擊印度、抗擊南越,為了國家尊嚴,我們不畏霸權、南海對峙、視死如歸;災難面前,一位位偉大的逆行者懷抱著濃濃的家國情,投身火海、地震救援、抗擊疫情、抵擋洪水,用身體做“長城”,這樣的民族,有什麼理由不是發達國家呢?
在建設時期,綿延2164公里的川藏公路,是11萬軍民用鋼釺、錘子這些最原始的工具,一下下鑿出來的,為此,2000多名軍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二郎山路段,平均每公里就埋有7名先輩的屍骨,除此之外,還有獨庫公路、映臥公路、綿茂公路···,這些公路在哪裡?在14座終年積雪的雪山之間。
到了今天,我們的公路、鐵路修遍了高原、山脈,物流網覆蓋了每一個鄉村、山區,電燈點亮了千家萬戶、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就連我們經濟最差的省份,GDP也超越了多數國家。
有人說我們是“基建狂魔”,因為我們吃苦真的吃怕了。如果說修路可以致富,那麼我們就傾全國之力去搞基建;如果說教育可以脫貧,我們的支教老師可以踏遍每一個窮鄉僻壤;為了共同富裕,我們大刀闊斧消滅“絕對貧困”,實現“全民小康”,這樣的國家,有什麼理由不是發達國家呢?
還記得我們和美國的30年“豪賭”嗎?當年我們加入世貿組織可謂千辛萬苦,在“入世”前和美國談了15年,“入世”後,我們承諾用15年的時間,將關稅降低到美國指定的水平,早在10年前,我們就超額完成了承諾。不僅如此,我們的GDP超14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工業產值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超越了美國,位居全球第一,這些是我們千千萬萬的工人,用加班加點的付出換來的,是他們,為我們賺取了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讓我們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那麼成為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我們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先來看看標準,按照IMF和相關國際機構的標準,發達國家要滿足以下三個要求:一是經濟發展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出口較高。二是工業化程度較高,具備健全的市場機制。三是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 GDP及人均GDP都達到較高水平。目前通說認為這個標準是人均超2萬美元。
先看第一條,早在2019年,我國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就超過31萬億人民幣,居全球第一,同時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在世界市場佔據較大比重,第一條我們已經滿足。至於第二條和第三條,還有所欠缺,在工業化上,學界普遍認為我們還未達到高度工業化的水平,在人均收入上,根據去年資料顯示,我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2萬元。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消費能力再次提升,如果我們實現了共同富裕,如果我們的GDP達到全球的三成乃至四成,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需要用美元計算GDP嗎?美國還能影響我們嗎?美元還是不是國際貨幣都兩說。
正因如此,我們有了鄉村振興、有了三次分配體系、有了打擊資本壟斷,有了共同富裕,如果我們14億人口的消費能力提升10%到30%,我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任何一箇中國企業將面臨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所有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我們走的是和發達國家不同的路。
縱觀當今世界21個發達國家,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資源驅動類,以澳大利亞、紐西蘭為典型,靠賣能源實現經濟騰飛,成為世界工廠的原料供應地;第二類為“寄人籬下型”,比如日本和韓國,依靠美國的技術支援、資本注入,“拔苗助長”實現“財富自由”,同時失去的,是國家的尊嚴和主權;第三類是資源掠奪型,以美、德、法、英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從大航海時代到今天,靠著資源掠奪和奴役,積累了幾百年的財富。
我們和以上三類都不能比,我們資源不僅不能賣,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我們自古講究以德服人,沒有過霸權和掠奪的歷史,我們更不可能“為五斗米折腰”、屈服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用勤奮和汗水實現國家的騰飛。
在這種吃苦耐勞的品質下,我們在過去30年間,GDP由0.36萬億美元增長到15.89萬億美元,增長了整整40倍,我們的工資水平由38美元達到1044美元,增長了2747%,這是一個令世界各國震驚的經濟奇蹟。
在未來,我們要成為發達國家,GDP要達到35萬億美元,要實現5%的經濟增長率,看起來很多對不對?看看我們的成績單吧,從中國改革開放後到現在,我們幾乎每年的經濟增速都在5%以上,就算在疫情時期,全球經濟下行的形勢下,我們還保持了2.3%的正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的經濟增長率在9.8%,全年預計超8%!
在16年前,有人在天涯論壇中提出:中國的GDP在2030年將超越日本。結果被數以萬計的人報以嘲笑,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太過“保守”,僅僅用了5年,我們就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如果說我們在十年後GDP將超越美國,你還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嗎?
治大國如烹小鮮,慶幸的是,我們正走在前途光明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