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媽
公眾號:CC爸媽 ID:CC-bama
這兩天有寶媽留言說,自己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回來總說同學們都在玩一種具有磁力的玩具鋼珠,他也想要,我上網查了下,這玩具很危險,就沒給他買。
結果孩子鬧了好幾天,說別人都有就他沒有。
磨得我都心軟了,既覺得有危險的玩具不能給孩子,但孩子畢竟大了,別的小男孩都玩,他沒有,又怕和別人沒共同語言,被孤立、融入不到集體。
C媽,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呀?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太常見了。
小朋友看到別人都在玩某樣東西,自己就忍不住也想嘗試,可能自己原先並不感興趣,就是因為想要加入別人自己才要。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這是孩子間的攀比,有條件的滿足、沒條件的拒絕。
但其實,並不是孩子所有的“我也想要…”都是因為攀比,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同伴的壓力。
01
什麼是同伴的壓力?
同伴壓力是指:因害怕自己與周圍人不同而感到的壓力,從而違背自己的內心,而做出順從同伴或和同伴一樣的行為。
簡單的說,就是一件事無論對錯,也不管自己是否需要,當週圍大多數人都這麼做時,孩子會認為只有也這樣,才是正常的。
千萬不要小瞧了同伴壓力對孩子的影響。
心理治療師楊醉文說:“青春期的孩子會把同伴的認同看得很重要,他們渴望擁有朋友、受歡迎、融入同伴團體。”
這把雙刃劍,引導好了孩子奮發自強,之前微博上看了好多整個宿舍全部考研成功的,相互激勵,也相互影響,就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同伴激勵的作用右,周圍的人努力又優秀的時候,也會帶動自身努力起來。
但若是引導不好,則會坑害孩子一生,甚至是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 對於4、5歲孩子,同伴壓力可能是“別人都有的奧特曼、公主裙,我也想要”的羨慕。
- 對於7、8歲的孩子,同伴壓力可能是大家都開始玩一款遊戲,為了有交談的話題自己也央求著爸媽下載。也可能是為了不被小團體排斥,跟風嘲諷、給同學起外號,哪怕那個人是自己曾經的玩伴。
- 對於14、15歲的青春期的孩子,同伴壓力逐漸失去幼兒時期的童真,開始向著恐懼、殘酷的一面狂奔。它可能是為了不被笑話要的名牌鞋,為了證明膽量抽的煙,為了面子赴的群架,或是別人都處了物件的窘迫感,甚至是做出更出格的事情。
據調查,青少年犯罪或吸毒的原因中,同伴的誘導佔了很大的比例。
這些大人看來的虛榮、攀比、不學好,其實根源上,都是為了獲得同伴的認可,融入集體。
更是孩子的“不得己”作為,那些曾經內心認為的“對的”不斷在同伴壓力的脅迫下改變,長期的妥協和順從,許多孩子也很無奈、也很難受。
02
當孩子面對同伴壓力時,父母可以如何引導?
01幫孩子建立自我價值認同
為什麼有些孩子對同伴認同的需求巨大,有些孩子就沒那麼所謂呢?
關鍵的一點,就是孩子累積的自我認同,是否足夠!
早期的自我認同哪裡來?
一定是來自家庭、父母~
我們可以把自我認同想象成一個盛水的杯子,如果父母能給到8、9分滿,那孩子依賴於外界的部分就很小。
所以,不管你是哪種教育風格,一定要記住一點,要讓孩子明明確確的知道——父母很愛他,父母始終以他為榮的。
是的,是讓孩子知道,不是隻有你自己知道。
一個扎心的事實是,我們給予孩子的愛,與孩子真正感受到的被愛,天差地別。
我們都愛孩子無疑,但許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在孩子看來,都不是愛。
你覺得就差把命給他了,他覺得你就是想要他的命!
因為孩子越大,我們這雙眼啊,總是忍不住盯著孩子不足的地方看!
所以出口就是指責、否定、打擊。
孩子聽見會怎麼想?
是啊,我怎麼這麼差,這麼簡單的小事兒,我也沒幹好。
但童年就沒大事兒,都是這些小事兒!
處處都是否定感、無力感,累積的多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哪哪都不招父母喜歡。
你本意是讓他改正後變得更完美,結果誤導孩子以為自己是個殘次品。
怎麼辦呢?
如果你去觀察,就能發現,孩子每搞砸一件事兒背後,其實都有一個積極的動機。
自己倒水撒了一地,不就是因為他想獨立嗎?
我們要做的,就是去發現這些動機,然後誇他,
哦,你是想自己倒水呀!我們CC長大想自己做事啦!
如果你能不斷去發現和強化孩子這些時刻,他就能明白,自己是值得被認可的,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如果孩子無法從家庭中找到充分的自我認同感,他大腦中價值觀的領域就會空白出一大塊地方。
孩子只能對外找補,從同伴身上找到認同感和被需要的感覺。
哪怕這種認同並不是正確的,因為他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冒險的資本。
畢竟,堅持獨立的見解,不隨波逐流,是需要足夠的底氣和資本的。
02堅持自我的感受
其實,孩子的同伴壓力對父母們也是一個難題。
當孩子跟你說“班裡的孩子都有名牌鞋子”你是不是也害怕孩子因此會不合群、被孤立?
即使你覺得孩子這麼小沒必要穿太貴,但想到其他孩子都有,也會選擇妥協,順從大眾。(這裡不同於本身孩子真心喜歡,你也真心想買的情況)
雖然你知道這樣未必對,當下卻是最簡單省心也看似最保險的做法。
長此以往,反而是我們給了孩子沒有原則的妥協從眾的示範,是孩子混淆是非的推手。
等孩子大了,跟別人學著抽菸喝酒或穿超短裙時,也就不能責怪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篩選朋友。
那當孩子因為同伴壓力而提出某些要求時,我們要一味拒絕嗎?
當然也不是。
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去分辨是非,認識自己的感受,找到內心真正的滿足。
所以,一定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覺,當你因為加入或認同別人而不舒服的時候,都需要思考:
- 我這樣做是因為我想做,還是因為別人都做,而我做了可以得到別人認可?
- 這件東西是我真的需要,還是因為別人都有,而我只有有了才能獲得認同感?
- 這件事,是否和我知道的道德一致,做了是否讓自己內心有愧疚感?
如果答案是後者而非前者,那你都可以拒絕。
直接給大家舉個我家的例子吧。
大約從10年前起,CC姥姥跟我一起逛街買鞋,幾乎每次都推薦我買高跟鞋,她說“鞋帶點跟兒,人穿著挺拔有氣質。”、“我年輕時候沒跟兒就不穿。”
尤其是見我試穿後,來自親媽的彩虹屁直接把人吹懵:“哎呀你看,氣質完全不一樣了吧,年輕就是要穿高跟鞋才好看呀。”
但我還是經常回答她“你看人跟人追求就是不同,好看跟舒服,不同人就有不同追求,我就覺得好看是給別人的,舒服才是自己的。”
CC姥姥聽完也從來不曾生氣或強迫,雖然下次依然按頭安利。
後來我有了孩子,CC5歲的時候,有次我給她買鞋,有雙小靴子我特別喜歡,但她偏要另一雙配色十分不好看的運動鞋。
我苦口婆心想讓她放棄那雙我實在接受不了的“醜鞋子”。
她給我的理由,簡直是直接抄我作業——“我覺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那一刻,我心裡“堅決不買,哪怕代價是哄著買包糖”和“如果非買不行,我也得給你甩個臉子”這兩個念頭,就瞬間熄火了。
我像我媽當年一樣,掛了一個職業假笑,付了錢。
如果你的養育過程中,能夠做到允許孩子堅持自我,那麼大機率,他會變成一個越來越堅定、越來越有自己思考的人。
當他不需要擔心“沒滿足父母的需求就要被批評、諷刺、嘲笑”、“沒按父母意願行事就會不繼續被愛時”,他才能做到忠於自己,對自己負責。
村上春樹曾提到:“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
這種底氣,在生命早期,一定是父母給的。
最後,C媽再給大家吃個定心丸:不用過於擔心,不“隨波逐流”會讓孩子沒朋友,一個堅持自我、有主見的孩子,大機率不會受到排擠,相反,他們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真朋友”。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