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是一位傑出的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
世人對她的讚譽很多。在文學上,她被評價始終堅守著良知和道德;在處世上,她溫柔謙和,淡泊名利,但內心堅強。
觀其一生,可謂事業成功,愛情甜蜜,家庭美滿。
只是,在她的晚年,丈夫和愛女都相繼離她而去,留她一人度過了近二十年的歲月。
在這段時間中,她依然筆耕不輟,寫下了許多文章,留給後人有益的啟迪。
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年至百歲時,自言走到人生邊緣的楊絳先生在一書中寫道:“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並且,年歲的沉澱沒有帶給她“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相反,她選擇沉浸於自己的小天地裡,心如止水地享受平靜的生活。
楊絳先生啟示我們:
年輕時,意氣風發的人們多渴望命運的波瀾;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加,我們會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是外界的認可,而是自己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走好自己的路,不迷失在別人的眼光裡,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01 自由選擇
生活,就是無數的選擇題。選什麼專業,選什麼職業,選怎樣的伴侶……是每個人都避不開的人生關卡。
在中國社會,父母往往出於保護孩子的良好意願,為孩子提前設想好這些選擇的答案,再加之“為你好”的頭銜,促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這些選擇是否正確,基本沒有標準答案。而且,最瞭解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父母基於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價值標準為子女挑出的工作,不一定符合子女的興趣,不一定契合子女的專長——甚至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子女也會慢慢明白,父母對他們的愛並不是無條件的;很多父母只在子女達到他們的標準或期待時才給予愛。
不少大學畢業生,一邊迫於父母壓力走向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一邊不停地向朋友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如意。
更可怕的是,他們專注於抱怨,專注於將不滿歸咎於父母,卻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不肯作出實質性的改變。
無論面臨何種境遇,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甚至,不反抗也是自己的選擇。如果真的意志堅定,很難有人逼我們選擇,而是我們自己對現實或者他人妥協了,放棄了真實的自我。
很多時候,我們將選擇權拱手讓給他人,是因為害怕承擔選擇的後果。但無論如何,選擇的後果都需要我們體驗。
面對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我們永遠有說“不”的權利,也需要有意培養說“不”的勇氣。當然,敢如此做的前提是,有勇氣承擔選擇的後果。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主張:“存在先於本質”,即我們先被動降生於這個世界,再透過自己的行為來定義自己,塑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正是我們做出的無數選擇造就了我們獨特的人生。不敢獨立選擇,就是不敢面對自己的人生。
另外,採納他人的建議而違背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有可能是想取悅他人。只是,沒有自身原則和主見的人,一般也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
而且,有朝一日,若真實的自我終於無法壓抑而爆發時,當初的選擇可能造成更糟糕的人際矛盾。
除去個體角度,從更宏觀的層面而言,社會也具有一定的價值觀導向。
譬如,有一些職業總會得到更多的社會尊重和讚譽,有更強的職業聲望。這就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體現。
可喜的是,時代的進步已經為個體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多元、更自由的選擇空間。只要不違法,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對人生道路的各種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
楊絳先生透露,自己也曾很嚴肅認真地考慮過自己“該”學什麼,以最大的造福他人,實現自己的價值。
但她的父親告訴她,沒有什麼該不該,最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遵從本心作出選擇,也更能促使我們無悔地付出,從容地享受生活。
可以發現,工匠精神在近年來也被稱讚得越來越多。如工匠一樣,為一份事業持之以恆、精益求精地付出,便能收穫個體成就感與價值感,並贏得社會的尊重。
有時,部分選擇確實短期內難為他人接受和支援,甚至招來惡意的回應。這或許可以作為自由的“代價”吧。
風靡全球的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在封底寫道:“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我們隨意去冒犯、觸怒他人,而是想告訴讀者:敢於直面自己、接納自己的人,才不懼怕他人的指責與惡意。
當然,比起真實但殘酷的生活,不乏有人更願意拘泥於社交舒適感,放棄自己其他的追求。如果確實認清了這一選擇,並且這更讓你快樂,那麼,這種選擇也無可厚非。
只是希望,在作出關鍵選擇時,我們都能記住楊先生所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不要過多地考慮“整個社會怎麼看”或者“我的理想是否遠大”。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02 自我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似乎是一場無盡的表演。我們不自覺地渴望透過演出成為他人期待乃至羨慕的樣子,獲得外界的認可。
尤其在現代資訊社會,通訊媒體十分發達,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展示自己的生活,同時圍觀別人的生活。
在這種氛圍的驅使下,我們很容易滋生攀比之心。
看看到別人曬出的美食照片,再對比自己匆匆吃完飯,馬上還需加班的境遇,我們很容易失去平常心,厭惡手頭的工作。
刷到別人貼出的旅遊照片,再對比自己拮据的預算與有限的假期,我們很容易被撩得心癢難耐,對現狀不滿。
為了不落後於人,即便為難,我們也會努力安排機會、創造素材,曬出自己“美好”的生活,以贏得他人的讚譽——無論美好背後是否隱藏著一地狼藉。
當我們對自己的期望與自己努力展示出來的一致時,攀比之心帶來的負面後果大多在可控的範圍內。可是,當真實的自我與試圖展示的自我並不一致時,人就會處在一種割裂的狀態中,對真實的自我產生懷疑。
仔細想想,為了別人表演,表演得再出彩,也都只是無用功。
你真實的生活是怎樣,可以騙得了他人,卻無法欺騙自己。
當你失落時,當你孤獨時,當你苦痛時,仍是自己來感受和承受,仍需要自己療愈自己。佯裝的美好無法抵禦現實的冰冷,反而徒增諷刺。
並且,再好的家人和朋友,也只能為你在一旁提供輔助,因為切身的體會和理解是很難的事情。到頭來,最能依靠的還是自己。
本末倒置、捨本逐末地投注過多注意力追蹤別人的眼光,就像望著別處,過當下的生活。
你難以靜心品嚐桌上的佳餚美味,只想著哪個濾鏡更好看,有多少人給我點贊,有多少人會暗暗羨慕。
當他人的反應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時,你又會進一步揣測他人的想法,甚至,陷入徒勞的內耗之中。
事實是,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想法和反應。將自己的情緒、成就感、價值感放在別人身上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會使我們的生活“失控”。只有按自己的標準行事,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
此外,在長期的表演中,你還很可能喪失與自己相處的能力,與自己相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意識到以及及時調整自己的消極情緒是一種需要訓練的能力,靜心感受生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活出價值感與意義感,也是需要有意學習方能獲得的能力。
作家餘華說: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曾國藩說:“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
楊絳則言:“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他們都是注重“向內生長”、“與自己對話”的人。比起外界的紛繁喧鬧,他們更關注維持自己內心的平和;比起獲得外界的認可,他們更在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03 自我審視
“人生一世,需有三個自覺,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楊絳先生如是說。
與此相對,她精準地將典型的庸常人生描述為:“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這些話語如當頭棒喝,提醒我們:為了擺脫隨波逐流的人生,我們必須定期審視自身,逐漸以更好的思想和習慣去慢慢替換不良的想法和行為。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而在人生的種種命題之中,如何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屬於十分關鍵且無法迴避的課題。
應對的原則並不複雜:做好自己的事;不干預他人的事;分清兩者之間的界限。
例如:發朋友圈時,選擇發什麼文字和圖片是自己的事,但別人如何回應則不在我們的控制和干預範圍內。我們不宜對別人的回應抱有過高的期待,更不要反覆琢磨別人的想法,徒增煩惱而已。
再如:子女或父母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或生活,是個人自己的事情。即便親如家人,也要尊重彼此,建立一定的邊界感。
我們可以適當地提出友善的建議,但千萬不要期望他人一定接受並踐行自己的建議。我們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行事,也要允許他人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行動。
最後,為每個人的行為負責的,是其自身。我們既然不需要為他人負責,自然也無權干涉他人的決定。
我們最需要用心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對此,哲學家梭羅主張:人的物質生活應止步於“生活必需品”,以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從謀生的工作中節省下來,交付給超越於物質生存層面上的精神生活,例如閱讀、寫作、散步、社交、沉思等他所熱愛的精神性活動而變得充實。
願我們都在自我審視中,過上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