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力”戰“磨蹭”,舊病除新病生
十個孩子九個拖。許多孩子都有磨蹭拖延的習慣,例如:起床磨磨嘰嘰、穿衣服慢慢吞吞、吃飯左顧右盼、龜速做作業等等。面對這些令人抓狂的場景,父母的應對方式主要是“三板斧”:催促、罵吼、出手。但無論使用哪種招式,大多都收效甚微。雖然也有些孩子變得不再磨蹭了,但卻產生了另一個不好的反應。
有一次,有位還沒下班的母親打了好幾個電話給兒子,催他寫作業,希望他儘快完成。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到家後才發現兒子一個字都沒寫。於是對其大吼:“我打了這麼多電話叫你寫作業。可你為什麼一個字都沒寫?你想氣死我嗎?”面對媽媽的吼罵,兒子默然流淚,並很不情願地趕作業。其實這種類似的情形,在這個家裡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
每次面對孩子做作業上的拖拉,這位媽媽都主要用了兩招:先是反覆催促,如果沒有效果就對其吼罵。她發現,反覆催促的效果很差,用吼罵的方式也只是暫時管用,而且會產生副作用。她自己在吼了之後會很難受,多幾次後兒子也逐漸不再怕吼了,而是越來越“皮”,母子間的隔閡就開始產生了。
在催促和吼罵都不管用的情況下,父母通常就會出手了。而出手的方式又主要分為兩種:打人和幫助。有些沒有耐心的父母對待孩子的磨蹭,是粗暴的拳腳相加,強制其立刻執行。因為他們信奉“黃金棍下出好人”。其實偶爾粗暴一下問題也不大,但還有一種情形比粗暴更可怕。
有位大姐比較重視女兒的學習。但她的女兒做作業特別磨蹭,邊做邊玩還要邊聽音樂,結果本來八點鐘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卻經常拖到十點鐘。大姐警告過她幾次,她還是不改。失去耐心的大姐終於暴發了,有一次她抓住女兒的小手,用尖竹籤去刺她的手指。一根手指端刺幾下,再刺下一根,一連刺了三根手指頭。女兒頓時撕心裂肺地痛哭,嚎叫起來,她本能地想把手抽開。但她的母親緊緊地鉗著她的手腕。她使盡量力氣也無法挪動。十指連心,鑽心的疼痛使她面容扭曲,有根手指頭還滲出了血。她苦苦地哀求道:“媽媽,我知道錯了,我做作業再也不拖拉了…”大姐表情冷漠,對她的求饒沒有什麼反應,又繼續刺了幾下。直到她自我感覺,女兒的改錯態度比較誠懇了才停手。
這個大姐對待孩子的方式已經不是粗暴了,而是殘忍。殘忍比粗暴更有殺傷力。孩子對父母的粗暴會產生心理表層的害怕,而對父母的殘忍會產生靈魂深處的恐懼,甚至扭曲人格。
手指被刺後,大姐的女兒迅速發生了變化。她做功課不再拖拉,反而很認真很有效率,並逐漸成為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後來還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不過令大姐奇怪的是,她再也沒有看到過女兒天使般的笑容了,而且還很自閉。
什麼是粗暴?什麼是殘忍?其實這是個很主觀的問題。有些孩子對於份量較重的暴力也不是很在乎。而有些孩子卻很敏感,哪怕是對父母輕微的打罵,都可能被他們定性為殘忍及嚴重的心靈傷害。但父母在孩子很小時,是很難分辨孩子是堅強還是脆弱的,更何況大多數小孩都很脆弱。所以透過暴力的方式治療“磨蹭病”,孩子可能因恐懼而不再磨蹭,但也容易產生叛逆、暴躁、冷漠等性格。
另一種出手的行為就是幫助。例如,為了避免遲到,父母不催也不罵了,而是直接出手幫孩子洗漱、或幫孩子穿衣繫鞋帶、或給孩子餵飯等等;假期即將結束的前一兩天,全家總動員補作業。
經常得到“幫助”的孩子有較強的幸福感,樂觀開朗。只不過這是一種盲目的樂觀,容易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很可能成為新種族的一員,“啃老族”成員。日本有位官員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原因是看不慣。他兒子三十幾歲了,從未上過班,也沒有任何愛好與社交,成天都宅在家中依靠父母生活,混吃等死。這位日本官員本身是有成就的人,但教出了這樣一個沒出息的兒子。他恨自己失敗的教育和無能,又恨這個廢材兒子,於是走向了極端。其實,他可以想想:既然有耐心喂人,為何沒有耐心育人?
二、覺他先自覺,“無情”更有道
其實孩子不是對每件事都磨蹭的,他們對於玩遊戲、看電影、去遊樂園等事情是絕不會磨蹭的,反而很積極。眾所周知,其中的推動力是興趣。那麼興趣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強烈的感覺。孩子吃飯、起床、做作業時很磨蹭就是因為缺少感覺。人在本質上是感性的,所以要想培養其良好的習慣和自律性,就要從人的感覺下手。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感覺的來源分內在和外在。內在的強烈感覺,即興趣,使他們偏好於玩樂,而對學習、穿衣等事務沒有感覺。因此你想在短時間內培養他們做事迅速,學習積極的狀態是很困難的。但我們可以用外在的力量去引導他們,從外到內地培養他們內在的感覺,最終形成習慣甚至興趣。這裡的外在力量,當然不是指強大的壓力。強大的壓力是暴力,而外在引導力是輕微的壓力。
許多父母所犯的錯誤,就是在叫孩子做事時,要麼太慈愛,沒有形成壓力反而變成囉嗦;要麼較嚴厲,溝通時形成壓力刺激,但溝通一結束,壓力就消失,孩子馬上變回原形;要麼就是兇惡強勢,施壓過大而形成暴力溝通。簡單地講就是無壓力或壓力過大。
而要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就是要給他施加輕微的壓力。他會感到輕微的不舒服,但還可以接受。同時還要做到“無情”。
當你被交警攔下,現場給開罰單的時候。他大概會說:“你已違章了,請拿出兩證接受處罰。”請注意,他是很平穩地跟你講話,不會發火,也不會辱罵你,臉上幾乎沒有任何情緒。但你通常都會乖乖地聽話照做。其實他們當時的心情也未必是好的,有可能對於加班很焦躁,也有可能腳已站痛心裡不爽,但他們至少在表情上展現得很平靜。那麼,你在處罰孩子時,有沒有帶情緒?處罰是一回事,情緒是另一回事,兩者是可以剝離的。
在商場、超市、電信營業廳、機場等場所,偶爾會看到有顧客與工作人員吵架的情形。你會發現,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會氣定神閒地應對生氣的顧客。無論對方怎麼吵罵,態度怎麼惡劣。她們通常都會很平靜穩定地向對方說:“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我們馬上處理…。”如果對方繼續罵,她們還是重複差不多的話。反正她們就像新聞聯播的主播一樣不帶任何情緒地講話,態度一如既往的平和。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強調,要覺他先自覺。他的覺悟層次,很少有人能夠企及,但普通人覺察自己的情緒還是可以做到的。當孩子磨蹭時,你可能火大,但你可以問回自己: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沒有?可不可以做到不怒形於色?可不可以搞點“雕像表演”?
例如,你準備叫他收拾房間時,先叫喚他,比如“小強”。當他雙眼看著你時,你才出招。對他說:“現在,停止玩耍,趕緊收拾房間。”語言簡節不可太快,略有停頓,聲線穩定無起伏。整個身體像雕像一樣矗立不動,包括手腳頭部也穩住不動。雙眼穩定地盯著對方眉心,儘量不眨眼。不是冷眼或兇眼,而是平靜的眼神。就算你把話講完,也繼續穩定地看著對方。然後他會出現輕微的恍惚,不自然地移開視線,看向別處。這時“收拾房間”的指令就已注入他大腦中了。他通常就會按你說的去做。如果他沒有反應或行動。再次重複出招就行了。
整個“雕像表演”的關鍵就是“穩”。聲音、身體、眼神都要穩定。它跟一般的溝通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情緒,簡稱“無情”。許多父母在催促孩子時可能是愁眉苦臉的、也可能是冷冰冰的,也可能是擺著臭臉。但孩子對這些不良表情的處理方式統統都是視而不見,繼而抗拒和不聽話。而“雕像表演”就是要會臨場表演。就算你怒不可遏,心情煩躁,你也要儘量控制好表情,並用平靜的語氣對他說話。你的語氣就要像是在對他說“你爸爸是個男的”一樣自然而平常。
當你穩定地傳達指令時,孩子不會感受到你情緒的波動,但他會感受到一股無形的“不怒自威”的氣場。只要不是太難太複雜的事兒,他們一般都會聽話照做。當然這個技巧多練才有好效果。
暴力溝通會讓孩子害怕並對你厭惡;雕像表演會讓孩子服從並對你敬畏。
其實雕像表演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例如,當你給下屬安排工作時、當你向領導彙報重點時、當你向顧客報價時、當你要給某人講重要的事情時等等。在這些場景裡,你不但能夠暢通地向對方傳達資訊,而且還會讓對方覺得你有權威感,不可違。
當然,對於安排臨時性的事務,雕像表演可以展現魅力操控。但對於週期性的事件,就麻煩了點。例如,每天叫孩子按時跳繩,你如果每天都對他搞一次雕像表演的話,可能也會審美疲勞。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變成“全自動洗衣機”呢?主流方法就是時間管理。不過許多時間管理的方法都太繁瑣了。
三、有計劃,使人抗拒;沒計劃,使人自律
一談起時間管理,往往就涉及到計劃。很多時候,涉及多個時間點的安排,不要說孩子覺得煩,家長也會煩,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本能地不喜歡枯燥繁瑣的計劃。對於較複雜的計劃,如果願意自覺執行,主要是基於兩種原因:一種是趨利,一種是避害。趨利就是為了獲得某種明確的利益而主動積極地去做相應的事。例如,在工作單位裡,無論這個計劃是你制定的,還是領導安排的,你都會認真地去執行。因為這跟你的薪水,利益掛勾。避害的意思就是避免遭到傷害,損失或懲罰。例如,在學校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各科作業及活動安排就相當於是計劃了。如果學生不執行,就會受到老師的處罰。所以迫於壓力,大部分學生就算不喜歡也會照做,這就是避害。
但一離開學校這個環境,回到家裡時就變回原樣了,對父母制定的計劃卻視若無睹。因為很多家長都沒時間或沒耐心,陪伴和監督孩子計劃的執行。而且當應該執行家教時,要麼捨不得處罰,要麼處罰不當,最後造成孩子更加厭學和磨蹭。
其實搞時間管理時,可以不用給孩子制定計劃。主要遵循兩個原則:簡單清晰和得寸進尺。舉例,以前我有個鄰居的孩子讀三年級,因沉迷遊戲嚴重影響了學習。我這個鄰居本身也不太反對孩子打遊戲,但前提是要有所節制,不能影響學習。他也對兒子進行了多次打罵,但不管用。後來他終於想到了時間管理的方法。
他問兒子:“你一天準備玩幾個小時的遊戲?”他兒子想了想說:“一個小時吧。”他說:“玩一個小時,你可能不過癮。不如這樣吧:如果你先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就可以玩一個半小時;但如果你在沒做好作業前玩遊戲,那就只能玩一個小時。你看怎麼樣?”他兒子沒想到他會這麼開明,非常興奮地答應了。然後趕緊去做作業。做完作業後才開始玩遊戲。這時這個鄰居又對兒子說:“你看看時間,告訴我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他兒子看了鍾後確定了打遊戲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並保證到點就結束,還和父親擊掌為誓。
就這樣,每次他兒子為了爭取更多的遊戲時間都是先完成作業,並確定時間段後再玩遊戲。最初,他兒子的作業質量也不是很好,也有拖延時間的情況。但在他的監督下,他兒子做作業的質量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也在不斷提高,更重要的是,他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了,說好玩多久就玩多久,到了時間點就自覺地停止了。
鄰居看到成效後又“得寸進尺”地增加了其他方面的時間管理,包括每天早晨讀英語的時間安排,每晚跳繩的時間安排等等。他兒子也慢慢適應了在不同時間做不同事情的習慣,並越來越有規律。期末時他老師給他頒發了進步顯著獎。
這個鄰居一開始就沒有做過任何計劃,而是一點一點地增加時間管理專案。他這個精簡版的時間管理,其關鍵就是讓孩子自己確定做事的起止時間,並適當監督。這樣做的好處是輕鬆無壓力,雙方都樂於接受和執行。當然僅僅是時間管理還不夠,他還有一個讓孩子變得積極的妙招。
國外有個心理學的實驗。心理學家將兩隻猴子關在不同的籠子裡,每個籠子裡都有一個按鈕。第一個籠子裡的猴子只要一按按鈕,就有食物從旁邊的管道出來掉進籠裡,每次都有。但第二個籠子的情況卻不同,猴子按按鈕後,有時候有食物出來,有時候卻沒有,而且毫無規律。理論上來講,第一個籠子的確定性很強,因為貪多,第一隻猴子按按鈕的次數也應該最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統計後,心理學家卻驚訝地發現,第二個籠子裡的猴子按按鈕的次數遠多於第一個籠子裡的猴子。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原理就是“不確定”。因為第二個猴子不知道哪一次會有食物,哪一次不會有。這種不確定性會激發它瘋狂地按按鈕,只要按得越多得到食物的機會就越大。
我們人類也著迷這種不確定性,而且還有更強的幻想力。這也是賭徒為何痴迷賭博的上癮機制。當賭徒對於不確定性的美好幻想濃度很高時,他們會完全忽視輸錢的後果和痛苦感覺,因此他們在賭的過程中,只有贏的信念而“不怕輸”。但猴子按按鈕沒有輸的後果,而賭博卻有輸的機率。
同樣的道理,我的鄰居就運用了“不定性獎勵”的方法。例如,他兒子在認真做作業時,他可能會獎給他一個零食。兒子在晨讀時過去給其一個擁抱。兒子正在收拾房間時,給他一通讚美。
而且這些獎勵是不確定的:有時候有、有時候又沒有、有時候是精神獎勵、有時候又是物質獎勵。他兒子對這種不定時,不定性的獎勵是很期待的,所以他會更加積極地學習和表現。
總之,時間管理可以培養習慣,不定獎勵可以培養激情。有了好習慣和激情,磨蹭與偷懶等壞毛病就將不攻自破。
當然,雕像表演,時間管理和不定性獎勵這三個技巧不僅可以用來幫助孩子成長,用在員工管理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還可以使本就擁有賞罰權的管理者做事更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