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天天帶著孩子滿地跑,陪孩子讀過數十套動植物科普繪本的寶媽,我想說,好的植物科普繪本,主題一定是貼近生活實際的,文字一定是形象生動且富有童趣的,畫風一定要兼具逼真與唯美兩個特點。
達不到這三個要求的繪本,買回家也是擺在書櫃上吃灰,還不如別買。
要買一本優質的植物科普繪本,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這是一本特別適合3-10歲孩子閱讀的國風植物繪本。
荷花、荷葉、蓮藕、蓮蓬、蓮子都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食材,但我們卻不知道荷花和荷葉為什麼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蓮藕在地下是如何生長的,裡面為什麼有孔;農民沒有透視眼,如何判斷哪裡的蓮藕成熟了……
《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中都有答案。
荷葉之所以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是因為荷葉的上表皮是由一個個特殊的表皮細胞組成。細胞的表面佈滿了高10~20微米、寬10~15微米的突起(一根亞洲人的頭髮,直徑一般是80~120微米),同時附著了一層疏水的蠟。如此特殊的微米結構使得水滴落在荷葉上時,突起和蠟會把它和表皮細胞隔離開,水進而滾動形成水珠,同時帶走葉表面的髒東西,最終實現“潔身如玉”。
蓮藕身體裡之所有有那麼多四通八達的氣孔,是因為埋在泥土裡的蓮藕生長也需要氧氣。水面上的氧氣進入蓮的體內,沿著通氣管道抵達藕(鞭)。所以,蓮生於水中,卻不會窒息而亡。
至於如何判斷蓮藕成熟,可以透過兩片相鄰荷葉的形態來判斷。
藕鞭上最後一片“高、大、壯”的立葉叫“後把葉”,在“後把葉”之後出現的“矮、小、弱”的立葉則為“終止葉”。後把葉的出現表明,蓮正把身體地上部分的營養全部轉移到地下部分,從終止葉所在的節開始,節間迅速增粗加厚,積蓄養分。原本細長的藕鞭,就這樣轉變成肥壯的藕。
智慧源於實踐。採藕人知道,順著後把葉和終止葉的連線方向尋找,一定能摸出一根完整的蓮藕來。
雖說當初選購這本植物科普繪本是為了5歲的兒子,結果卻發現,我這個成年人看得比我兒子還入迷。因為它實在是太太太好看了!
看了這本繪本,我第一次知道,荷花的生長規律竟然是晝開夜合的,使得花朵內部保持恆溫,利於昆蟲來訪並傳播授粉。
第3天,花冠才真正完全開啟,第4天,花瓣便開始脫落。
沒有掌握好荷花晝開夜合規律的小蜜蜂,有可能會被困在芬芳的花房裡,出不去呢!
可愛多看了這一幕,忙不迭地拿來畫紙,稱要照著書上的畫面,畫下這隻犯迷糊的小蜜蜂。結果,畫的蜜蜂比花還大,成了巨無霸……
這麼大的蜜蜂,想來荷花這小小的牢籠是關不住它了!
除此以外,書上還有關於蓮蓬和蓮子的科普內容。
蓮子是由荷花的雌蕊轉變而成,蓮蓬是由花托轉成而成。
蓮子最外一層是果皮,裡層是種皮,我們平常吃的蓮子是植物的胚,是子一代植物的最初形態,也是種子最重要的部分。
白色部分是子葉,主要用來儲存和轉化營養物質,保證胚的發育。綠色部分是幼葉,就是我們平常吃起來覺得苦澀的那部分。
蓮子心之所以苦,是植物保護自己的一種特殊方式。它故意生產出生物鹼和黃酮類化合物,就是為了警告動物們不用企圖使用蓮子心。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夏天在超市裡買來的那6個蓮蓬。
為了讓可愛多瞭解當季食物蓮蓬,也為了讓孩子體驗手剝蓮子,親眼見證藕斷絲連的效果,不愛吃蓮子的我特意買來蓮蓬,招呼可愛多跟我一起剝蓮子熬甜湯。
本來,我以為只有蓮藕是藕斷絲連的,沒想到剝開蓮子的種皮,裡面也是有絲的。
我們還生吃了幾顆蓮子,蓮子的子葉脆脆的,清香又清甜,但是綠色的蓮子心實在是太苦了,我和可愛多都沒敢吃。
說完了這本書的內容,再來說一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
這本書是很多內容都是擬人化手法來寫的,所以看上去就像童話書一樣形象、生動。
一顆蓮子落入水中,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一直睡到第二年春天,它醒了。 它的硬殼裂開了,幼葉正努力探出小小的尖頭。
- 葉片被健壯有力的葉柄高舉著,盡情地吮吸著陽光。
- 它貪婪地吸收著綠葉和很送來的養分,長成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 蓮葉一片高過一片,比比看誰第一個衝上水面。
除此以外,還有“咕嚕——咕嚕嚕——”,“嗡嗡嗡”等擬聲詞的助力,讓整本書讀起來既有畫面感,又有聲音效果,特別親切有趣。
恬靜淡雅的畫風,乾淨利落的語言,貼近生活的自然科普。
不管是給孩子看,還是給大人看,這本《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都值得擁有。
注:圖片源於實拍。
本文由茶茶說道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簡介:持有語文教師資格證的全職寶媽,愛孩子,愛文字,愛做夢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