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非常有實用價值的中醫術語(收藏)

非常有實用價值的中醫術語(收藏)

1、五心煩熱:指兩手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無定處而發生於較深部組織的一類化膿性病症。多發於肌肉深處,結成或漫腫,單發或多發,日久成膿。多患於氣血虛弱者。

3.肺金:傳統中醫學中的五行學說,用五行的屬性分別臟腑器官的特性,稱肺屬金。

4.中風:指腦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陰精虧損,或暴怒傷肝,使肝陽偏亢,肝風內動;“類中風”是指類似於中風的症狀。

5.痰火:指無形之火與有形之痰煎熬膠結貯積於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臟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虛喘:是肺腎之虛,尤以腎不納氣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暈倒。

9.榮、已:營氣、衛氣。

10.肝痿:又稱筋痿。

11.氣逆:指氣上逆而不順。

12.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下,臍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從生理角度上講,還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腎並提。

13. 真火:指腎陽。

14. 血為營,氣為已:營指營氣,是血中之氣,衛指衛氣,起衛外作用,固表作用。

15. 龍雷之火:指腎火,肝火。心腎之火。龍火,指腎火;雷火,指心火。

16.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對而言,一般指肝腎的相火。

17. 神:神氣,傳統中醫有心藏神的說法。

18. 肝氣:指肝臟的精氣。

19. 肝血:指肝臟所藏的血。肝血與肝陰不能截然分開。

20. 腎火:腎是陰髒,內藏水火(即真陰,真陽),水火必須保持相對平衡。

21. 心火:廣義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狹義指心臟推動血液迴圈的功能。

22. 腎氣:腎精化生之氣,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及性機能的活動。

23. 腎水:指腎臟的陰液也稱腎陰。

24. 先天:人身生命,發育生殖的本源,與後天相對而言。

25. 後天;指脾胃。人體的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氣吸收水谷精微以滋養供給。

26. 肝為腎之子:按五行學說,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所以肝為腎之子,而腎為肝之母。

27. 骨蒸:“骨”表示深層的意思,“蒸”是燻蒸的意思,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稱為骨蒸。

28.心腎不交: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中之陽下降至腎,能溫養腎陽;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就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腎不交是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常的病態。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係,稱為心腎不交。主要症狀: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病人。

29. 任脈:起於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同時又出於會陰部,上至前陰,沿著腹部正中線,通地臍部,上至胸部,頸部,是陰部經脈的總綱。

30. 君:即君藥,指這個處方中的主藥。

31. 真水:指的是腎陰,是與腎陽相對而言,腎陽指本髒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的精),是腎陽功能活動的基礎。

32. 肝木,脾土:中醫五行學說:把肝歸屬於“木”,因為肝主疏洩條達:把脾歸屬於“土”,因脾主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萬物的特化相聯絡。

33. 腠理:指人體面板,肌肉和臟腑的紋理,是氣血流通灌注之處。腠理外連面板,為衛氣散佈和汗液等滲洩的通路。

34. 往來寒熱:惡寒和發熱交替出現,定時或不定時發體的情況。

35.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謂“君主之官”,故名。相火,與君火相對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一般認為命門,肝膽,三焦均內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發自命門。

36. 衝脈:奇經八脈之一。起於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同時由陰部的兩側,夾臍兩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 惡血:即敗血。

38. 敗血:瘀血的一種,指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

39. 帶脈:奇經八脈之一。起於季脅部,橫行環腰部一週。

40. 脾氣:指脾的運化功能。

41. 命門:有生命之門的含義,有生命的關鍵之意。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和維持生命的要素。有指兩腎為命門。

42. 潮熱: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現)。

43. 癰:病名,風瘡面淺而大者為癰,因氣血受毒邪所困而癱塞不通所形成的。

44. 手汗:指手掌心潮溼多汗的症狀,多為脾胃溼熱引起。

45. 前陰:又稱“下陰”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總稱。

46. 後陰:即肛門部。

47. 死血:指瘀血。

48. 溼痰:痰證的一種。多由脾關健運,溼蘊釀痰所致。症見痰多稀白,或黃滑而易出。

49. 木:即麻木。

50.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覺,運動等生命活動現象的主宰,它有物質基礎,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後天飲食所化生的精氣來充養,才能維持和發揮它的功能。在人體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腦、中樞神經的部分功能和心聯絡起來,故又有“心藏神”的說法。

51. 魂:為五臟精氣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動,為肝所藏。

52. 魄:屬精神活動中有關本能的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為五臟精氣所化生,為肺所藏。

53. 肝藏魂:“魂”屬精神活動,肝氣疏洩條達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體現了精神活動和內在臟器的聯絡。

54. 心驚:指心中恐懼。

55. 真氣:即正氣,《靈樞刺節真邪》篇“真氣者,氣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56. 內熱生風:指陰虛熱熾,煎熬營陰,經脈失濡而動氣的證候。可出現動搖,眩暈,抽搐等症。

57. 心中火虛:指心陽虛弱。

58. 瞑;閉上眼睛。

59.肝氣燥:指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狀有頭暈目眩,耳鳴,眼乾,面紅,煩躁,失眠等,多見於高血壓症。肝為剛髒,喜柔潤,忌剛烈。肝陰不足,每致肝燥而陽亢。

60.熱厥:厥證之一。指因邪熱過盛,津液受傷,影響陽氣的正常流通,不能透達四肢而見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煩燥,胸腹灼熱,便秘等症狀。

61. 心包絡:簡稱“心包”,它為心臟的外膜附有絡脈,主要起保護心臟的作用。

62. 氣化:氣的執行變化。膀胱氣化,即膀胱的排洩功能。

63. 膀胱之開合,腎司其權:膀胱的開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賴於腎氣的作用。

64. 亡陰:陰液大量耗傷所出現的一種病理狀態,可見面板乾燥,身體枯槁,眼窩深陷,精神煩躁,甚則昏迷,譫妄等症。

65. 清肅之氣:指肺氣。肺氣宜清淨肅殺,如秋令之氣,否則將上逆為患。

66. 脾不攝血:脾氣虛弱,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

67. 脾土:脾的代稱。脾在五行屬土,故稱。

68. 心火:心的代稱,心在五行屬火,故稱。

69. 下元:指腎臟。

70. 假熱:指上部出現假熱的現象。顴紅如妝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齒浮等症狀。這是因為真陽浮越所致。

71. 肺熱不能克肝:肺受熱邪而不能制約肝氣。按五行學說,肝木受克於肺金。

72. 氣逆:臟腑之氣上逆。指氣上逆而不順的病理。

73. 既濟,意指水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以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的規律。

74. 腎火沸騰:指腎陽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騰。

75.亡陽:由於大汗不止,或吐瀉過劇,或其他原因耗傷陽氣,以致陽氣突然衰竭,出現大汗淋漓的症狀,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蒼白,甚則口唇青紫,脈微欲絕或浮數而空等。類似於休克現象。

76. 脾氣:主要指脾的動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統攝。固身血液的功能。

77. 中滿:指胱腹脹滿。

78. 水火相濟:心屬火,腎屬水,水火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作用,以維持生理的動態平衡,稱為“水火相濟”。

79. 相剋:即相互約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學說借相剋的關係來說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命門之火:即腎陽。是生命本元之火。寓於腎陰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還能溫養五臟六腑,對人身的生長,發育,衰老有密切關係。臟腑有命門之火的溫養,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門火的溫煦,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功能。

81. 腎為肝之母:按照五行學說,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故腎為肝之母。

82.胃為腎之關:”關”可以理解為水液出入的關口。《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是指胃氣虛弱,胃口不開將引起二便失調,水液代謝障礙諸症。

83. 羸:瘦,弱。

84. 枯槁;消瘦比較嚴重,並且乾枯無光澤。

85. 真陰:即腎陰。又有“腎水”,“元陰”真水等名稱。是與腎陽相對而言。腎陰指本髒的陰液,是腎陽活動的物質基礎。

86. 陰虛陽亢:陰虛指精血或津液的虧虛。一般在正常狀態下,陰和陽是相對平衡的,相互制約而協調。陰氣虧損,陽氣失去制約,就會產生亢盛的病理變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進,稱為“陽亢”。因此,陰虛會引起陽氣亢盛,陽亢則能使陰液耗損,兩者互為因果。臨床表現: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咳血,消瘦或失眠,煩躁易思,或遺精,性慾亢進,舌紅而乾等。

87. 肝氣:指肝本髒的精氣。常貝症狀為兩脅氣脹疼痛,胸悶不舒;兼症較多見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

88. 開鬱:是治療因情志抑鬱而引起氣滯的方法。

89. 腎氣:腎精化生之氣,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及性機能的活動。

90. 真火證:即實火證,指火邪極盛引起的實證,熱證。

91. 火越:指火邪熾盛向外發洩的病症。

92. 相濟:相互補益。

93. 肝氣無依:肝氣無處依附。肝氣依附於肝血,現心不行血,肝補無血可藏,故肝氣無依。

94. 元陽:即“腎陽”又有“真陽”,“命門之火”等名稱。腎陽寓於命門之中,為先天之真火。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是人體熱能的源泉。

95. 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離散,導致心陽衰竭,血脈不行,故稱心君不守。

96. 腎火避出軀殼:指陰寒內盛,致陰陽分離,腎陽外脫。

97. 厥逆:四肢厥冷。

98.傷寒:病名或證候名。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發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傷寒是屬於太陽表症的一個症型,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無汗,頭項強痛等。與現代醫學所稱的“傷寒”不同。病因,指傷於寒邪。

99.神農氏:傳說的上古帝王,為農業與醫藥的創始人。《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教民播種五穀,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記三皇本紀》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始嘗百草,始有醫藥。”是本草之書,多託之於神農。

100、刀圭,舊時量藥之器具,以藉以指醫術。

101、青囊:藥囊。後世常以青囊稱醫術。

102、河車之路:謂腎氣執行之路。

103、泥丸:道家謂腦為泥丸。

104、啐痛:碎,破也。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極言其痛之甚。

105、大道如環:指陰陽消長執行的道路如園環一樣,週而復始,迴圈無窮。

106、玄關:佛教謂出入玄旨之關門,即入道之門為玄關。

107、仁聖工巧:當作“神聖工巧”。《難經.六十一難》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

108、五奪: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洩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109、亢龍有侮:指陽亢至極,物極必反之意。

110、四海: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腦為髓海。

111、尾閭:道家謂精門,命門為尾閭。

112、玄理之法言:玄理,深奧精好的義理。

113、四氣:指風,寒,暑,溼四種邪氣。

114、四厥:四肢厥逆。

115、華扁:指華佗與扁鵲。

116、圭臬:指事物的準則。

117、四象:《易.繫辭上》:“兩儀生四象。”兩儀,即指陰陽。四象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

118、面王:鼻準。

119、中惡:謂中邪惡鬼崇致病者。

120、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121、橐龠: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氣,司呼吸,調節氣機的功能。

122、覆轍:猶言覆車。此喻失敗的教訓。

123、郄:指面板紋理縫隙。

124、箴言:古代的一種文體,以規勸告誡為主。

125、私淑:凡不及受業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為師,以其書為治道修身之資者皆稱私淑。

126、峴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127、憎寒:是一種外有寒戰,內有煩熱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內伏,陽氣被阻,不能透達所致。

128、痰嗽:又稱痰飲咳嗽。指因痰飲而致咳,並以咳嗽為主證者。本徵一般指寒痰飲邪,停於肺胃,證見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129、寒瀉:由於內臟虛寒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鴨糞,腹中綿綿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現為腸鳴腹痛,完谷不化。

130、陰證:對一般疾病的臨床辨證,指陰陽屬性歸類,分“陰證”與“陽證”。凡屬於慢性的,虛弱的,靜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謝減退的,退行性的,向內的證候,都屬於陰證,如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倦臥,肢冷倦怠,語聲低微,呼吸,微弱,氣短,飲食減少,口淡無味,不煩不渴。

131、暈在心:按中醫說法,“心藏神”,神經系統頭暈等疾病與心臟膽負供血等功能正常與否有關。

132、少火:是一種正常的具有生氣的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須的。

133、壯火:是一種亢奮的病理之火。能損耗正氣。

134、怔:是持續性心跳劇烈的一種症狀。

135、內熱生風:指陰虛熱熾,煎熬營陰,經脈失濡而動風的證候。可出現動搖,眩暈,抽搐等症。

136、通人:學識淵博之人。

137、私智:一己之管見,偏而自矜。

138、子書:凡著書立說,自成一家言者,統稱子書。

139、大象:宇宙一切事物之本原。

140、太極:指原始混沌之氣。

141、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的事物。

142、腐腸之藥:指損傷腸胃之藥物。

143、桑榆:原指目落餘輝在桑榆間。此引伸為晚年。

144、委頓:極度疲睏。

145、理易:明白醫理。

146、陽燧:向日光取火之凹面銅鏡。

147、故宅:原來的居室。腎火之宅在於腎和命門。

148、先天:人身生命,發育生殖的本源,與後天相對而言。先天之本在腎,故有腎主先天之說。

149、後天:指脾胃。人體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後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養供給。

150、脫精:精關不固,精液滲入小便而下。

151、左券:券,契約,分左右二聯,主約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比喻有充分把握。

152、金針度人:向嫡傳學子傳授深奧理論及絕技。

153、兩儀:天地

154、飧洩;完全不化之洩瀉。

155、犀燭:傳說犀牛角放入水中會發光。

156、理中 :調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虛寒証用溫中祛寒法治療。詳見溫中祛寒條。

157、理氣 :是運用有行氣解鬱、降氣調中、補中益氣作用的藥物,治療氣滯、氣逆、氣虛的方法。氣虛用補益中氣藥,見補氣條。氣滯宜疏、氣逆宜降,故又分疏鬱理氣、和胃理氣、降逆下氣等。詳各條。

158、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補血、涼血、溫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詳見各條。

159、推拿:即按摩(見《小兒推拿秘旨》)。詳該條。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謂以手推之,使還舊處也。拿者,或兩手或一手捏定患處,酌其宜輕宜重,緩緩焉以復其位也”。適用於骨折癒合後或其他疾患所遺留的關節等處僵直者。

160、營衛:出《靈樞﹒營衛生會》。營氣和衛氣的合稱。兩氣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氣之所化。營行脈中,具有營養周身作用﹔衛行脈外,具有捍衛軀體的功能。

161、營氣 :營運於脈中的精氣。生於水谷,源於脾胃,出於中焦,有化生血液和營養周身的功用。《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溫病辨証中,營分証和氣分証二者合稱。如營氣同病。

162、營分証 :溫熱病邪氣內陷的階段。多由氣分証傳變或衛分証逆傳而來。以夜熱甚、心煩不寐,或神昏譫語,斑疹隱現,舌質紅絳,脈細數為主証。營是血中之氣,營氣通於心,病傳營分,顯示正氣不支,邪氣深入,威脅心包,影響神志或病及厥陰肝經。疾病由營轉氣,表示病情好轉﹔由營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163、營衛不和:出《傷寒論﹒太陽病篇》。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衛弱營強,因衛氣虛弱,汗液自行溢位,症見身不發熱而時有自汗。衛強營弱,因陽氣鬱於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症見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

164、營衛氣血 :營、衛、氣、血本屬人體生命的四種精微物質和動力基礎,後世溫病學說借衛與營、氣與血的陰陽表裡相對關係,將溫病傳變由外而內由氣及血的過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臨床辨証論治的綱領。《溫熱論》:“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165、營氣不從 :指血脈中營氣執行障礙,出現癰腫的病理。《素問﹒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因邪氣侵襲,營氣執行不暢,瘀阻於肌肉腠理之間,血鬱熱聚,便成癰腫。

166、營氣同病:溫病辨証。邪熱已傳入營分,仍有氣分証,稱營氣同病。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167、培土生金 :也稱補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論用補脾益氣的方藥補益肺氣的方法。臨床多用於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見食慾減退、大便溏、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肺虛脾弱証候。

168、陰虛 :指陰液不足。臨床表現有“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紅或絳乾無苔,大便燥結,小便黃短,脈細數等。

169、陽虛: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的証候。陽虛則生寒,症見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嫩,脈虛大或微細等。

170、虛火:真陰虧損引起的發熱。如兩顴潮紅、低熱、五心煩熱或骨蒸勞熱、心煩失眠、盜汗、尿短赤、口燥咽乾、舌紅苔少或光紅無苔、脈細數無力,多見於熱病傷陰的後期,或陰虛勞損等。陰盛格陽引起的假熱症狀。參見陰盛格陽條。

171、虛邪 :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五邪之一。某臟因母病及子而發病,即從母臟傳來的邪氣。見《難經﹒五十難》。

172、虛勞 :病名。出《金匱要略》。據《諸病源候論》、《聖濟總錄》等文獻分析,虛勞包括因氣血、臟腑虛損所致的多種病症,以及相互傳染的骨蒸、傳屍。後世文獻多將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詳見虛損、勞瘵各條。

173、虛脹:病名。見《醫宗必讀》。脾腎陽虛者,腹部脹滿,神疲納呆,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脈細。治宜健脾溫腎,化氣行水。用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或金匱腎氣丸。肝腎陰虛者,腹部脹滿,形體消瘦,面色黧黑,心煩口燥,齒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涼血化瘀。用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加減。

174、虛熱 :陰、陽、氣、血不足引起的發熱。《素問﹒調經論》:“陰虛則內熱”。《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虛証的發熱,必兼見其他虛性的症、脈、舌,從其他虛証中鑑別其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而施治。

175、虛損 :病名。見《肘後方》。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病後失於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虛損而成。虛損病情復雜,主要可概括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氣虛多見肺脾虛損。症見四肢無力,懶於言語,動輒氣短,自汗心煩。宜用補中益氣湯。血虛多見心肝虛損。症見吐血便血,或婦女崩漏,頭暈眼花,或成幹血癆。宜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虛在心者,並用歸脾湯。虛在肝者,並用二至丸。內有瘀血者,用大黃 蟲丸。陽虛多見脾腎虛損,症見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痠軟,神疲無力,畏寒肢冷,陽萎滑精,小便數而清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補。

176、虛煩 :証名。指陰虛內熱,虛火內擾而見心中煩亂,精神不能任持,似脹不脹,悒悒悶悶,飲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寧的証候。多見於熱性病後期,或外感病經汗、吐、下後餘熱不清者﹔亦見於勞心思慮過度者(見《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証並治》)。指狀如傷寒,但不惡寒,身不疼痛,頭不痛,脈不緊數,獨熱者(見《千金要方》)。

177、虛喘 :見《醫林繩墨》。指氣喘由於正氣虛者。多因稟賦素弱、久喘或大病後真元耗損,致臟氣虛衰,肺氣失主,腎不納氣而致。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呼吸氣短難續,聲音低微,以深吸氣為快或動則氣喘。根據病因和見症的不同,分為氣虛喘、陰虛喘、真元耗損喘等。

178、虛風內動:由陰虛、血虛內生的風証。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洩、失血或久病傷陰者,由津液虧損,液少血枯,血不養筋,肝陰不足,陰不潛陽而肝風內竄所致﹔也有因於腎陰不足,肝腎虧損,腎水不能涵養肝木,而致肝風上擾。臨床表現為眩暈、震顫或手足蠕動,或昏僕等。

179、虛火上炎 :腎陰虧虛,水不制火,出現陰火上升的証候。表現為咽乾、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或目赤、口舌生瘡、舌質嫩紅、脈細數等。

180、虛煩不得眠 :病証名。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並治》。指心煩失眠的病証。虛煩指心煩而心下無硬滿,與心下硬滿煩躁者有別。本証可由氣虛、陽虛、陰虛、餘熱等不同因素導致。屬氣虛者,常兼見倦怠乏力,納少神疲,口乾少飲,脈象濡軟,治宜補氣為主。若更見肢冷畏寒、脈沉遲者,屬陽虛,治宜溫補。陰虛者,常兼見舌紅口乾,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餘熱內擾者,常兼見身熱未淨,口苦舌幹,小便黃赤,治宜清解除煩。

181、清陽不升:指水谷化生的輕清陽氣不能正常濡養頭部、肌表、四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陽實四肢”。清陽不升多因脾胃陽氣不足,升清降濁的功能障礙所致。症見頭暈、眼花、視蒙、耳鳴、耳聾、畏寒肢冷、睏倦乏力、食不知味、納減便溏、舌淡嫩、苔白、脈弱或虛等。

182、清熱解毒 :適用於瘟疫、溫毒及多種熱毒病証的治法。使用能清熱邪、解熱毒的方藥,治療熱性病的裡熱盛及癰瘡、癤腫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連翹、板蘭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183、清熱解暑:用清熱藥結合解暑藥治療外感暑熱的方法。臨床表現頭痛、身熱、有汗、煩渴、小便黃赤,苔薄而黃,脈浮數等。常用藥如鮮荷葉、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銀花、連翹、蘆根、黃連等。

184、驚風 :兒科常見病証。臨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識不清為主要特徵。引起驚風的原因較多,一般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大類。以熱性、急性病引起的急驚風尤為多見,如小兒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病,如持續高燒不退,均可出現驚風,亦即劉完素所謂“熱甚而風生”。這與有些慢性病在後期因虛損而出現的慢驚風,有虛實之分。與癇証、痙証,亦有所不同。詳見急驚風、慢驚風條。

185、盜汗 :証名。出《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証並治》。又稱寢汗。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詳見虛勞盜汗、陰虛盜汗條。此外,盜汗也有因於陰火盛者,宜正氣湯(《雜病源流犀燭》:炒知母、黃柏、炙甘草)﹔有因肝熱者,宜龍膽散(《雜病源流犀燭》:龍膽草、防風)。

186、熱入心包 :溫熱病內陷營血階段的証型之一。主要証候有高熱、神昏、譫語、甚則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見抽搐等。可見於各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熱病的極期。

187、熱入血室:病名。出《傷寒論》。指婦女在經期或產後,感受外邪,邪熱乘虛侵入血室,與血相搏所出現的病証。症見下腹部或胸脅下硬滿,寒熱往來,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則胡言亂語,神志異常等。《金匱要略》有如下記載:“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者愈”

188、熱入血分:指邪熱侵入血分的病變。熱入血分是溫熱病入血的深重階段,容易消耗陰血和迫血妄行。臨床表現為發熱夜重,神志昏迷,躁擾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擾等症為特徵。《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真熱假寒 陽証似陰的証候。症見惡寒,但不欲蓋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熱,下利純水,但夾燥糞或屎氣極臭者﹔脈沉,但重按弦滑有力﹔並見煩渴、咽乾、口臭、舌苔白乾、小便黃等。多因外感邪氣化熱傳裡,陽盛格陰所致。

189、真實假虛 :實邪結聚的病,反現類似虛証的假象。如熱結胃腸、痰食壅滯、大積大聚,致使經絡阻滯,氣血不能外達,因而出現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脈象沉伏或遲澀等証。但細察患者,聲高氣粗,脈雖沉伏或遲澀但有力,體雖瘦而神不疲,舌質紅絳,或有焦黃苔。《景嶽全書》:“大實之病,反有羸狀”。

190、惡露不絕 :病証名。見《婦人良方》。又名惡露不止(《肘後方》)、惡露不盡(《諸病源候論》)。多因產後氣虛失攝,衝任不固﹔或餘血未盡,或感寒涼,敗血瘀阻衝任﹔或營陰耗損,虛熱內生,熱攏衝任,迫血下行所致。氣虛者,惡露色淡,質清稀,量多,兼見面色蒼白,懶言,小腹空墜,宜補氣攝血,用舉元煎加減。餘血未盡者,惡露量少,淋漓澀滯不爽,色紫暗有塊,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

191、破氣 、破血:破氣,理氣法之一。使用較峻烈的理氣藥散氣結、開鬱滯的方法。藥用青皮、枳實等。

192、健脾疏肝 :治療肝氣鬱結引起脾不健運的方法。臨床用於兩脅脹痛、不思飲食、腹脹腸鳴、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弦等肝盛脾虛証候。

193、消渴:出《素問﹒奇病論》。又名 渴、消癉。宋、元以後,又有稱三消者。病証名。泛指以多飲、多食、多尿症狀為特點的病証。多因過食肥甘,飲食失宜,或情志失調,勞逸失度,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所致。治療一般以滋陰、潤燥、降火為主。根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詳各條。指以多飲、多尿、尿甜為特徵的病証。見《外臺秘要﹒消中消渴腎消方》。証名。指口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並治》:“太陽病,發汗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94、流注:病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肢體深部組織的化膿性疾病。由於其毒邪走竄不定,隨處可生,故名。常因氣血虛弱,使肢體深部發病,肌肉組織結塊或漫腫,有單發或多發,久而成膿,潰後膿儘可愈。由於發病原因、部位及表現的不同,又分為溼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溼流注、縮腳流注等。詳各條。消之別。

195、流痰 :病名。骨關節慢性破壞性疾病。在破壞過程中少有新骨形成。當膿腫形成後可以流竄,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稱流痰。近代認為本病是無頭疽的一種,相當於骨與關節結核。多發於兒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結核病史,發病部位以脊椎、髖關節為多見,次為膝、踝、肩、肘、腕關節。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龜背痰、環跳流痰、鶴膝痰、穿踝痰等名稱。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久病腎陰虧損,骨髓不充,外邪乘虛而入,痰濁凝聚﹔或跌撲損傷,氣血不和而誘發。病初區域性酸脹微腫,不紅、不熱、不痛﹔久則漫腫疼痛,成膿,周圍肌肉萎縮﹔後期由於陰虧火旺,可有午後潮熱盜汗、身困無力、少食,潰流清稀膿液及敗絮樣物,久則瘡口凹陷,周圍色紫,形成竇道,不易收口。

196、潤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與潤燥化痰同義。治療燥痰的方法。由於外感溫燥,或肺陰不足,虛火灼金,煉液為痰。症見咽喉乾燥哽痛,嗆咳痰稠難咯,舌紅苔黃而幹。

197、燥痰 :痰証的一種。見《醫學入門》卷五。又名氣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見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狀痰,澀而難出,或兼見面白色枯,皮毛乾焦,口乾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潤肺為主。

198、肺勞:虛勞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肺臟虛損所致。症見咽喉幹痛,聲音嘶啞,鼻不聞香臭,面腫,胸悶氣短,咳嗽吐血,飲食減少,消瘦乏力,發熱等。治宜益氣補肺。

199、疳 :病名。又稱疳証或疳疾。前人謂:“疳者幹也”。是泛指小兒因多種慢性疾患而致形體乾瘦,津液乾枯之証。古代列為小兒四大証(痘、麻、驚、疳)之一。臨床上以面黃肌瘦,毛髮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為特徵。《小兒藥証直訣》:“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見疳証多為脾胃虛弱的疾病,如營養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時,還包括其他疾病,如無辜疳(頸淋巴腺炎或淋巴結核)、疳癆(嬰幼兒結核病),以及多種寄生蟲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復。較常見的,如以五臟分類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疳癆、蛔疳等﹔以症狀命名的有疳熱、疳渴、疳瀉、疳痢、疳腫脹等﹔以病變部位命名的有腦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

200、命門:有生命的關鍵之意。是先天之氣蘊藏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命門之火體現腎陽的功能,包括腎上腺皮質功能。《難經﹒三十六難》:“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門有二說:A指右腎。《難經﹒三十六難》:“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B指兩腎,具體體現於兩腎之間的動氣(虞摶《醫學正傳》)。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屬累、精宮。屬督脈。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主治腰脊痛,遺精,陽萎,月經不調,痛經,帶下,慢性腹瀉,下肢麻痺。直刺0.5-1寸。灸3-7壯或5-15分鐘。石門穴別名,見《針灸甲乙經》。詳該條。兩眼睛明穴部位的別稱。《靈樞﹒根結》:“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心腎不交: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中之陽下降至腎,能溫養腎陽;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就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係,稱為心腎不交。通俗的說法就是,心火好比太陽,腎就好比大地中的水,水被太陽照射,蒸發後化為水汽,上升為雲可以遮擋太陽的炎熱。太陽照耀後,土地變暖,熱量下傳,可使土中的水變暖。

五心煩熱:指兩手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下,臍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從生理角度上講,還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腎並提。

骨蒸:“骨”表示深層的意思,“蒸”是燻蒸的意思,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稱為骨蒸。

潮熱: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現)。

陰虛陽亢:陰虛指精血或津液的虧虛。一般在正常狀態下,陰和陽是相對平衡的,相互制約而協調。陰氣虧損,陽氣失去制約,就會產生亢盛的病理變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進,稱為“陽亢”。因此,陰虛會引起陽氣亢盛,陽亢則能使陰液耗損,兩者互為因果。臨床表現: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咳血,消瘦或失眠,煩躁易思,或遺精,性慾亢進,舌紅而乾等。

腎氣:腎精化生之氣,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及性機能的活動。

四海: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腦為髓海。

四氣:指風,寒,暑,溼四種邪氣。

陰證:對一般疾病的臨床辨證,指陰陽屬性歸類,分“陰證”與“陽證”。凡屬於慢性的,虛弱的,靜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謝減退的,退行性的,向內的證候,都屬於陰證,如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倦臥,肢冷倦怠,語聲低微,呼吸,微弱,氣短,飲食減少,口淡無味,不煩不渴。

魂:為五臟精氣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動,為肝所藏。

魄:屬精神活動中有關本能的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為五臟精氣所化生,為肺所藏。

陰陽轉化: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

血為氣母:氣存於血中,血液不斷地為氣提供水谷精微,補充氣的消耗。

六淫: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屬於外感病的一類致病因素。

崩漏:月經忽然大下不止謂之崩,長期淋漓不斷為漏,統稱為崩漏。

譫語:是指神識不清,語無論次,聲高有力的一種臨床表現。多屬熱擾心神之實證。

惡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覺雖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者,稱惡寒。

畏寒:指病人自覺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緩解者,稱畏寒。

惡風:指病人遇風吹時有怕冷感覺的現象。

寒熱往來:指病人出現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的一種現象。

自汗:指病人是間汗出,活動尤甚,兼見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種現

盜汗:指病人入睡時汗出,醒則汗止,常兼有潮熱現象,屬陰虛。

脹痛:指疼痛且有脹的感覺。是氣機鬱滯不通所引起。

剌痛:指疼痛如針刺狀。是瘀血阻滯所引起。

走竄痛:指痛處遊走不定,或走竄攻痛。若關節遊走性疼痛則屬風勝之行痺;若胸脅脘腹走竄攻痛,則屬氣滯疼痛。

固定痛:指痛處固定不移。多屬血瘀或寒凝。

冷痛:指疼痛有冷感且喜暖。屬寒凝經脈或陽虛不溫。

灼痛:指疼痛有灼熱感,喜冷惡熱。屬火邪竄絡或陰虛火旺。

絞痛:指疼痛劇烈如刀絞。多因有形實邪閉阻氣機。

隱痛:指疼痛不劇烈,時隱時現。多因精血不足或陽虛失溫所致。

重痛:指疼痛重著之感,多因溼邪困阻氣

癃閉:指小便不暢,其中點滴而出為癃,若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為閉。一般統稱癃閉。

心悸:在安靜的狀態下,患者自覺心跳。

怔忡:較心悸嚴重,指安靜狀態下,患者自覺心跳劇烈。

中氣下陷:中氣指脾氣。由於脾氣虧損,失去正常的升舉功能,反而下陷,使組織馳緩不收。

肝陽上亢:由腎水不能滋養肝陰,或肝陰本身不足,則陰不潛陽,表現肝陽偏亢的證候。

肝風內動:由肝陽偏亢、熱極、陰虧、血虛等而致肝的功能失常,表現眩暈、麻木、抽搐、震顫等“動搖”為特點,稱為肝風,或“肝風內動”。

腎氣不固:由腎氣虧損,腎的藏精、固攝功能失常,表現排尿、排精、懷胎異常等方面的病證。

寒證:是指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所表現的證候。

熱證:是指感受熱邪、或陽盛陰虛、人體機能活動亢進所表現的證候。

實證:是對人體感受外邪,或體內病理產物蓄積而產生的各種臨床表現的病理概括。

虛證:是對人體正氣虛弱各種臨床表現的病理概括。

兼證:

心肝血虛=心血虛+肝血虛

脾肺氣虛=脾氣虛+肺氣虛

心脾兩虛=心血虛+脾氣虛

脾腎陽虛+脾陽虛+腎陽虛

心腎陽虛=心陽虛+腎陽虛

肺腎陰虛=肺陰虛+腎陰虛

心肺氣虛=心氣虛+肺氣虛

肝腎陰虛=肝陰虛+腎陰虛

陰陽的關係:陰陽互根與互用的含義①陰陽互根說明陰陽雙方相互依賴而存在,如寒與熱等。互根關係失常出現孤陰與獨陽。②陰陽互用說明陰陽之間在互存基礎上的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的關係,如氣與血的關係。互用關係失常出現陰陽互損。

氣鬱:是指氣鬱結而不得發散的病理變化。

氣滯:是指某些區域性氣的運動阻滯不通的病理變化。

氣逆:指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而上逆的病理變化。

氣陷:指在氣虛病變基礎上發生的以氣的上升不及或無力升舉為主要特徵的病理變化。

氣脫:即氣之出入障礙,指氣不能內守而大量外逸,從而出現全身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變化。

氣閉:即氣之出入障礙,指氣不能外達而聚於內,從而出現突然閉厥的病理變化。血虛:是指血液不足,血的營養和滋潤功能減退,以至臟腑百脈、形體官竅失養的病理變化。

血瘀:是指血液執行遲緩,流行不暢,甚至血液瘀結停滯成積的病理變化。

血熱:是指血內有熱,使血液執行加速,脈道擴張,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變化。

氣滯血瘀:是指由於氣的執行鬱滯不暢,以致血變化液執行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變化。

氣不攝血:主要是指由於氣虛不足,統攝血行功能減退,血不循經,逸出於脈外,從而導致各種失血的病理變化。

氣隨血脫: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隨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脫散,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或氣血並脫的病理變化。

氣血兩虛:是指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組織器官失養而致人體機能衰退的病理變化。237. 津虧:即津液虧損不足,是指機體津液的數量虧少,使臟腑、形體、九竅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潤、滋養和充盈,因而產生一系列的乾燥枯澀的病理變化。

氣隨液脫:主要指由於津液大量丟失,氣失其依附而隨津液外洩,從而導致陽氣暴脫亡失的病理變化。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虧乏,甚則枯竭,從而導致血燥虛熱內生,或血燥生風的病理變化。

津虧血瘀:主要指津液虧損,血液執行不暢的病理變化。

內生五邪:又稱“內生五氣”。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氣血津液和臟腑等生理功能的異常而產生的類似風、寒、溼、燥、火五種外邪致病的病理變化。

內寒 :又稱“寒從中生”。是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邪瀰漫的病理變化。

內溼:又稱“溼濁內生”、“脾虛生溼”。即體內水溼停滯。是由於脾不運溼,腎不主水,輸布排洩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溼痰濁蓄積停滯的病理變化。

內燥:又稱“津傷化燥”。是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因而出現以乾燥枯澀失潤為特徵的病理變化。

內火:又稱“火熱內生”、“內熱”。是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的鬱滯,或由於病邪的鬱結而產生,火熱內擾導致機能亢奮的病理變化。

內風:又稱“風氣內動”。是體內陽氣亢逆變動而生風的病理變化。由於內風與肝的247. 傳變:是指疾病在機體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傳移和變化。從本質上講,即是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時間和不同層次上人體陰陽、氣血和津液代謝失調等病理矛盾的複雜聯絡和變化。

病邪出入:又稱“病勢出入”。即表裡之間病邪出入之趨向。病邪出入,是指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正氣與之進行抗爭所出現的表邪入裡,或裡病出表的病理過程。

表邪入裡:指外邪侵襲人體,首先停留於機體的肌膚衛表層次,而後則內傳入裡,影響臟腑功能的病理傳變過程。常見於外感疾病的初期或中期,是疾病向縱深發展的反映。關係較為密切,故又稱肝風內動或肝風。

裡病出表:是指病邪原本在於臟腑經絡等在裡層次,而後由於正邪鬥爭,病邪由裡透達於外的病理傳變過程。

病位傳變:即是指在病變的發展變化之中,其病變部位發生相對轉移的病理過程。

陰經陽經傳變:經脈有陰經、陽經之分。病變由陽經傳入陰經,或由陰經傳出陽經,即為經脈的陰陽傳變。

表裡經脈傳變:人體的臟腑經脈表裡相合,在生理上彼此相互聯絡,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這種發生在表裡相合經脈之間的病位轉移,即是所謂經脈傳變中的表裡相傳。

手足經脈傳變:經脈根據其循行部位有手經與足經之分。其病位在手經與足經之間發生傳移,即稱手足經脈傳變。這是由於手經與足經在其循行中存在著相互交接關係所致。

三焦傳變:是指病變部位循上、中、下三焦通路而發生傳移變化。三焦部位是人體上下部位聯絡的通路,因此亦是病邪傳注,病位轉移的途徑。

衛氣營血傳變:指在急性溫熱病程中,病變部位的變化出入,發生於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之中的病理過程。

形髒內外傳變:主要指外邪透過形體而內傳相合之臟腑。

髒與髒傳變:即指病位傳變發生於五髒之間,這是疾病最為常見的病位傳變形式。

乘侮傳變:指臟腑病變發生相剋太過或反克關係的病位傳移。又稱“不間髒”傳變。

母子傳變:指臟腑病變發生在相生兩髒之間的病位傳移。又稱“間髒傳”。

髒與腑傳變:是指病位傳變發生於髒與腑之間,或髒病及腑,或腑病及髒。其具體傳變形式則是按臟腑之間表裡關係而傳。

腑與腑傳變:即是指病變部位在六腑之間發生傳移變化。

由寒化熱:是指疾病或病證的性質本來屬寒,繼而又轉變成熱性的病理過程。

由熱轉寒:是指疾病或病症的性質本來屬熱,繼而又轉變成寒性的病理過程。

由實轉虛:指疾病或病證本來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實性病理變化,但由於病情發展至後期,或失治、誤治等因素,使病程遷延,雖邪氣已去,但正氣耗傷,繼而轉化為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虛性病變的過程,亦稱實證轉虛。

因虛致實:指疾病或病證本來是以正氣虧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虛性病理變化,但由於臟腑功能減退,氣血陰陽虧虛,而產生氣滯、痰飲、內溼、瘀血、食積等病理變化或病理產物,或因正虛抗邪無力而復感外邪,邪盛則實,形成虛實並存的兵病理過程的狀態,是病理過程演變為慢性遷延性的過程。

形與神俱:又稱“形神合一”。神以形為基礎,形的活動受神的支配。“無神則形無以化,無形則神無以附”。形與神的這種對立統一的關係,稱為“形與神俱”。

治病求本:是中醫學治病的主導思想,是指在治療疾病時,必須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機,抓住疾病的本質,並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治療。

正治:又稱逆治。是指逆疾病的臨床表現性質而治的一種最常用的治療法則,即是採用與疾病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進行治療,它適用於疾病的徵象(主要指症狀及體徵)與疾病的本質相一致時的病證。

寒者熱之:寒性病證表現寒象,用溫熱性質的方藥來治療它,稱為“寒者熱之”。亦即以熱藥療寒證。

熱者寒之:熱性病證表現熱象,用寒涼性質的方藥來治療它,稱為“熱者寒之”。亦即以寒藥療熱證。

虛則補之:虛損病證表現虛候,用補益功用的方藥來治療它,稱為“虛則補之”。亦即以補藥療虛證。

實則瀉之:邪實病證表現實證的徵象,採用攻邪瀉實的方藥來治療它,稱為“實則瀉之”。亦即以祛邪瀉實藥治實證。

分類: 收藏
時間: 2021-11-12

相關文章

老狗啃物理8A.18(大氣溫度)

老狗啃物理8A.18(大氣溫度)
狗子:今天學了蘇軾的詞,裡面有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高處為什麼會冷? 老子:也不是越高越冷,溫度隨高度下降,是指對流層內的氣溫特點. 狗子:對流層? 老子 ...

老狗啃物理8A.17(溫度計)

老狗啃物理8A.17(溫度計)
狗子:溫度用什麼工具來測量呢? 老子:最早的溫度計,是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的,用的是一根一端敞口,一端是圓形玻璃泡的玻璃管. 1659年,法國人布利奧把玻璃泡的體積縮小,並把測溫物質改為 ...

老狗啃物理8A.23(蒸發揮發)

老狗啃物理8A.23(蒸發揮發)
老子:今天是個大晴天,趕緊把衣服.被子拿出去曬曬. 狗子:為啥要曬? 老子:洗過的衣服.睡久的被褥,都是潮溼的,太陽曬過之後,水分蒸發了,衣物就幹了.這樣可以減少細菌的產生,對身體更健康. 狗子:蒸發 ...

老狗啃物理8A.27(凝華)
狗子:物質固.液.氣的轉化,學了很多了,但是我覺得是不是還少了一個氣態直接變固態的? 老子:還真給你蒙對了,確實有!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固態,稱為凝華. 狗子:哪些是凝華現象呢? 老子:冰花.霧凇就是水 ...

9歲老狗退休後再遇小主人,萌娃長成少女,狗狗一眼就認出她

9歲老狗退休後再遇小主人,萌娃長成少女,狗狗一眼就認出她
緣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這不單是適用於我們人類之間的相遇. 有的時候主人與寵物的相遇也是由緣分決定,當緣分讓你命中註定的狗狗出現時,即便你不想養狗,那都是逃避不了的. 比如,我們臺灣省的寵主張小姐,她 ...

聊齋故事:老狗精

聊齋故事:老狗精
蘇州有個名叫雲祖的老漢,家境一般,膝下只有一子,名叫雲龍,已經娶妻生子,妻子賢惠孝順,一家人和睦相處. 家裡有一隻老白狗,臉上的毛都快掉沒了,已經養了很多年了. 雲老漢的妻子早逝,如今兒子也娶妻生子了 ...

吳昕私下裡的造型讓人意外,素顏出鏡不在乎形象,狗啃劉海挺個性

吳昕私下裡的造型讓人意外,素顏出鏡不在乎形象,狗啃劉海挺個性
髮型對於人們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了,一款適合自己的髮型,堪比"整形",因為髮型可以對臉型進行修飾,不同的臉型選擇適合自己的髮型.不同的穿搭風格,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髮型來增加整個的和諧度 ...

武磊見證西甲最老對決,有望直面40歲傳奇

武磊見證西甲最老對決,有望直面40歲傳奇
本輪西甲,武磊將迎來一場非常有趣的對決:擁有本賽季第二老球員迭戈·洛佩斯的西班牙人,將在客場挑戰最老球員華金領銜的皇家貝蒂斯. 雖然年紀很大,但兩個人均寶刀未老,仍是各自球隊的絕對主力.由於華金是右邊 ...

努力工作也能淪為啃老族,社會大變局,啃老成了常態

努力工作也能淪為啃老族,社會大變局,啃老成了常態
啃老族這個詞兒從表面上來看,確實不是什麼褒義詞,不過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加入到了啃老一族.而很多老年人已經退休了,拿著還不錯的養老金的,也非常願意被子女啃老,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因為今天我遇見 ...

日本啃老族真實寫照:吃住不出房間,也不結婚,曾待家高達數十年

日本啃老族真實寫照:吃住不出房間,也不結婚,曾待家高達數十年
一位年過七旬的父親殺了四十多歲的兒子,這件事情的出現,小夥伴們相信嗎?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可以讓一個父親將自己的兒子殺死了,而且殺死自己的兒子後的這一位70多歲的老人,還去自首了.所說的內容是為了 ...

看了馬伊琍、孫儷,終於明白:為什麼女人過了40歲都喜歡留短髮

看了馬伊琍、孫儷,終於明白:為什麼女人過了40歲都喜歡留短髮
40歲以後不是蒼老的開始,也不是乏味的開端,將長髮換做短髮,說不定會收穫不一樣的青春哦~ 短髮真的適合40歲的女人嗎,看馬伊俐和孫儷的髮型示範不就知道啦? 一.留短髮的好處 1.提升氣場 孫儷剛出道時 ...

臉上有這3個特徵更適合留劉海,看袁泉就知道,紮起頭髮有些顯老

臉上有這3個特徵更適合留劉海,看袁泉就知道,紮起頭髮有些顯老
相信很多女性在選擇髮型的時候,會選上一款劉海去修飾臉型,而劉海的重要性因人而異,有些臉型就不適合留劉海,有些臉型留劉海會顯得很高階有氣質,選擇劉海的前提是分析自身條件,看到底合不合適再去做定奪. 在髮 ...

劉昌友追悼會:40師政委陳培忠親自送別,張又俠親手寫下14字悼文

劉昌友追悼會:40師政委陳培忠親自送別,張又俠親手寫下14字悼文
劉昌友,這個名字乍一聽很陌生,但是倘若提起"對越自衛還擊戰",不少人便恍然大悟了. 他是低調的英雄師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之老山收復戰"中,他指揮第14集團軍4 ...

45歲的女人,建議避開這5種髮型,不僅大媽感十足,還顯老沒氣質

45歲的女人,建議避開這5種髮型,不僅大媽感十足,還顯老沒氣質
都說五官好看的人再醜也醜不到哪裡去,那對於五官不完美的人?該怎麼辦?俗話說得好,五官長得醜,髮型拿來湊-髮型對於五官而已是襯托,也是輔助的. 好看的髮型讓整體更上一層樓,反之就一言難盡了.而45歲的女 ...

農民大姐家有“黑熊犬”,忠誠聰明1狗護全村,8萬不賣

農民大姐家有“黑熊犬”,忠誠聰明1狗護全村,8萬不賣
週六,攝影師一行人來到了山西省稷王山區農村採風,在當地影友老師的帶領下翻山越嶺進入一個隱藏在山坳裡的小山村,聽他介紹說村子裡有位農民大姐,家養了一條10年的"黑熊犬",不但忠誠而且 ...

《老九門2》將開機,趙麗穎能否迴歸?她在《中餐廳》已經回答了

《老九門2》將開機,趙麗穎能否迴歸?她在《中餐廳》已經回答了
<老九門2>要開機了? <盜墓筆記>是當下最火的IP之一,南派三叔所創作的盜墓世界集奇思妙想.懸疑恐怖.瑰麗神奇於一身.吳邪.王胖子.張起靈組成的鐵三角深受讀者喜愛,這樣優秀的 ...

聊齋故事:狗孝

聊齋故事:狗孝
洛陽的董老漢家境貧寒,妻早逝,獨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獨子二龍養大,又節衣縮食的攢錢為他娶了媳婦,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二龍成家後,董老漢因為常年勞累,身子骨不好,每天都病怏怏的. 什麼活也不能幹了,想 ...

女人過了40歲儘量別留長髮!推薦這3款髮型,減齡又顯氣質

女人過了40歲儘量別留長髮!推薦這3款髮型,減齡又顯氣質
髮型對於整個人的氣質有很大的影響,可以直接改變一個人的顏值.而且變換髮型不應該止步於二三十歲,對於40歲之後的女性,也應該明白自己適合什麼樣的髮型,才能夠將個人的魅力呈現得更好. 女人過了40歲之後並 ...

《老九門2》時隔5年終於來了,陳偉霆和老搭檔再合作,等不及了

《老九門2》時隔5年終於來了,陳偉霆和老搭檔再合作,等不及了
觀眾對翻拍的期待並不高,但在作品的持續播出中,原作劇情的延續,以及第二部和第三部,大部分觀眾還是很期待的. 比如<慶餘年>播出後,觀眾們都期待著緊接在好看劇情之後的第二次播出.盜墓題材的電 ...

李小璐穿波點裙小區遛狗,選了雙小白鞋做搭配,模樣太像小姑娘了

李小璐穿波點裙小區遛狗,選了雙小白鞋做搭配,模樣太像小姑娘了
與其盲目跟隨大眾不如穿出自己的個人特色,這一點還是得靠鮮明風格的造型來體現.比如五官柔和.氣質清新甜美的女生可以選擇甜美風格的穿搭:而氣場強大美豔的女性可以選擇走御姐風,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當然也有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