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讓我感觸頗深。
胡適剛到北大時,和陳獨秀、錢玄同等人一起創辦《新青年》雜誌。
當時,有一些復古派有意刁難。
於是,有朋友對他說,不如刊登一些反擊的文章,把復古派們駁得啞口無言,《新青年》自然會被更多人認可。
胡適卻搖了搖頭,他深知爭得面紅耳赤,不僅講不通道理,更不利於《新青年》傳播:
如此非但不可如願,反而會將推廣新文化的雜誌辦成吵鬧的罵街文學。
不僅不跟對方爭辯,他甚至把對方那些言之有物的理論,經常掛嘴邊。
與其爭得面紅耳赤,既傷了和氣,又講不通道理。不如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於無聲中化解矛盾。
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為人處世,少抬槓,多抬人,才是最高階的活法。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槓精”。
不論你說什麼,他都要反駁你,不論你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作家Windy說自己曾經愛抬槓,經常對別人的言語進行條件反射式地挑刺,質疑。
一次,在一個群裡,有位朋友對於速讀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看到後,在沒有完全領會對方意思的情況下,就直接把自己的觀點一股腦拋了出去,想要獲得一種高人一等,壓人一籌的優越感。
最後結局也如他所願,他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可是在之後的交流中,別人卻對他的言論總是愛搭不理,甚至選擇忽視。
當一個人總要用言語上的優越感來勝過別人,那麼他的目的就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戰勝別人。
這些在言語上巧舌如簧的人,看似佔了上風,但往往也失去了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在他們的眼裡,只關心自己的勝負,無論你說什麼都要和你爭論一番,你是否舒服,與他無關。
其實,口若懸河,才是最低層次的表達。
與其大聲爭辯,努力分個是非對錯,倒不如退一步,讓一分。
不爭不辯不抬槓,才是人生大智慧。
02
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老是抬槓、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很多人的人際關係差,事業發展不順,問題往往就出在愛抬槓上。
反過來看,那些事業、生活都很順的人,他們往往都懂得嘴下留情。
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有一位叫哈里的卡車銷售員。
每當有客戶質疑卡車質量時,哈里就激烈地和客戶爭辯,直到吵贏對方為止。
吵完後還沾沾自喜:“我給那傢伙上了一課。”
可結果呢?
他一臺車也賣不出去,根本沒有客戶願意和他打交道。
於是,哈里痛下決心,發誓一定要改掉愛抬槓的毛病。
之後每當客戶對他說:“你們家的卡車不好!送給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
哈里不僅不反駁,還會順著對方的話說:“沒錯,何賽的卡車的確不錯。”
結果,對方就沒有了辯論的由頭,也就不再和他爭論了:
“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後,還抱著‘何賽的車最好’的看法說一個下午。”
這時,哈里就順勢開始介紹自家卡車的優點。
他很清楚,越抬槓,客戶越會反駁;
客戶越反駁,就越喜歡競爭對手的車。
從那以後,哈里業績飆升,成了公司的明星推銷員。
他後來回憶說:“真不知道過去我是怎麼幹推銷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時間在抬槓上,現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三毛曾說:“從容不迫的舉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態度,更能令人心折。”
抬槓,沒有真正的贏家,給對方添堵,其實就是給自己添亂。
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遇事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包容。
方能減少麻煩,贏得人心,活得舒心。
03
《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抬槓,反而很會抬人。
在《有請老梁》節目中,梁宏達談到葛優時說:
“你要是跟他接觸過,你百分之百會喜歡他。”
雖然名氣大,但他向來低調,謙虛,和他交談總能收穫一份“優越感”。
比如酒桌上,一群人一起吃飯,難免會有人高談闊論。
有的人會毫不留情地嘲諷:“就你顯擺,就你知道得多。”
也有人會立刻反駁:“這個誰不知道啊?”
但葛優從不。
但凡有人願意說,他總是耐心傾聽,一邊聽一邊點頭:“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得聽您細說。”
那些高談闊論,葛優當真沒聽過嗎?
當然不是。
大部分時間裡,他聽了開頭,就知道對方接下來要說什麼,但他從不拆對方臺,反而會抬高別人,誇讚對方,會為對方保留那份“見多識廣”的小得意。
格局小的人,常會言語上勝人,損人不利己;
格局大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懂得給人助力,天塹也能變通途。
曾國藩一生就很少與人抬槓。
左宗棠為人剛直忠介,鋒芒畢露,曾多次出言為難他。
但曾國藩非但不予爭辯,反倒對其重用有加,不吝誇讚:“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
並叮囑親朋好友也不要與之交惡。
每當左宗棠征戰急需糧餉、軍械時,曾國藩也從不落井下石,說風涼話,而是對其多番施以援手,傾囊相助。
正因為曾國藩胸襟開闊,很多能人異士都心甘心願地追隨他。
古語有言:“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很多時候,越是抬槓,往往失去的越多。
一個精於抬槓的人,路只會越走越窄;
一個懂得抬人的人,才能走向更好的自己。
▽
弱者互撕,離心離德,終會害到自己;
強者互幫,惺惺相惜,終會助到自己。
人與人之間,從來都是相互的。
你槓別人,別人就會給你添堵;你與人為善,別人才會給你讓路。
越是聰明人,越是懂得不抬槓,只抬人。
來源:微信公眾號“洞見”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