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減肥,很多朋友就會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天天盯著自己的體重,一不小心就把身體折騰的很虛很虛,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比如便秘、腹脹,這些放到以前從來都不會有的現象,現在卻成了“常客”,想想都覺得苦惱。
減肥的關鍵在哪?在脾胃啊。
《黃帝內經》早就說了,脾主肌肉。這肥胖就是脾胃負擔過重,運化不過來的結果。
我們常說脾胃是不分家的,講脾離不開胃,講胃離不開脾。
實際上脾胃的分工是很明確的,胃負責接收食物,我們可以把胃想象成一個袋子,吃進去的食物在裡面慢慢地腐熟,然後把不好的部分丟給腸道排出去,精華的部分在脾的作用下進一步昇華成營養、氣血輸送到全身。
這一過程也可以概括總結為:脾主升,胃主降。
當脾胃功能失常,吃下肚的食物變成氣血的就少,變成痰溼的就多,痰溼塞在肚子上,小肚腩就出現了。
要找一味藥把這些敗濁之物降下去,找誰呢?枳實就很好。枳實這味藥,中醫管它叫破胸錘,言外之意,枳實破積化痰有衝牆倒壁之勢,那力量非常不一樣。
不過枳實重在消,中醫向來講究消補平衡,所以還得給它找個伴,於是又把號稱“補脾聖藥”的白朮請來了。
兩味藥配在一起叫枳術湯,也是一張千古名方,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
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張方子。
《晏子使楚》裡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枳,就是枳實。乍一看,枳實長的還真有點兒像橘子,小小的,很憨厚,不過別看它個頭不大,“力氣”可大的很,要不中醫怎麼管它叫破胸錘呢。
枳實的味道是苦的,大家不要抗拒中藥的苦味,枳實雖然苦,但是苦澀之中又透著一股清香,苦在中醫看來還能降,首先能降濁氣。
濁氣是廢氣,是身體不需要的,是必須排出體外的。比如我們常說的生氣,這個氣就是濁氣,為什麼生完氣以後會覺得胸口這塊兒憋悶悶的,就是氣窩在那兒了。
其次,枳實還能降濁物,什麼是濁物,痰溼水飲就是濁物。所以它吃下去以後會感覺心胸這一塊非常的通暢,好像真的有一把小錘子,把那些濁氣啊,濁物啊推著往下走。
再一個枳實還可以降胃氣,胃氣不降除了會導致痰溼水飲堆積,還會導致胃脹,噯氣,打嗝。
也有朋友說,老感覺胃裡面有股氣時時往上衝,嚴重的甚至能頂到咽喉處,想打嗝但打不上來,還會噁心,反酸,這些都有可能是胃氣不降的結果。枳實就管用。
總之枳實的作用就是降,降濁氣,降濁物,還能降胃氣。
白朮顏色發黃,是土氣的特徵,土在中醫當中代表脾,白朮可以補脾,助脾氣往上升。
大家知道,白朮還有一個兄弟,叫蒼朮,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
從外觀上來看,白朮質地細膩,相比之下,蒼朮似乎就有點兒“不修邊幅”了,蒼朮更粗糙些。從性子上來講,白朮比較沉穩,它是偏於守,偏於補的這麼一味藥材。
蒼朮年輕氣盛,性子要衝一點,急一點,那麼在中醫來講就是偏動,偏瀉,這裡的瀉主要是指燥溼。
一個人真正的脾胃特別虛弱的時候要用白朮,因為白朮補的力量比較強,但如果脾胃功能還可以,只是飲食上不太注意,吃的比較滋膩,生溼生痰了,尤其是當痰溼特別重的時候,蒼朮最好切入。
那有朋友就問了,如果兩者兼而有之,可不可以在方子里加一點蒼朮呢?可以的。蒼朮一去,既分了一部分力量給白朮,又分了一部分力量給枳實,而且它燥溼的力量是很強的,是不容小覷的。
不過大家要明白,蒼朮只是我們請來的外援,真正的枳術湯只有兩味藥,枳實和白朮,如果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講,枳實和白朮代表的其實是一組升降大法,枳實主降,把胃氣降下去,白朮主升,把脾氣升起來。
一升一降,脾胃這個輪子就像洗衣機一樣斡旋起來了,然後該吸收的吸收,該排洩的排洩,這就是中醫減肥的思路,從整體上來調。
枳術湯:枳實、白朮,水煎後或者沸水沖泡後代茶飲。
大家記住了,減肥也好,增肥也好,最根本的都是要調脾胃。脾胃好了,身體上下氣血津液迴圈正常,增肥、減肥都只是順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