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最近心情不好,今日工作也不多,就給大家說說這方面的個人體驗吧,權當轉移下注意力。只是,雖然只是粗淺皮毛,但在當今也少有人說,為何?一是功夫在大陸已經沒落,二是許多政府認定的武術家,其實沒多少實戰技擊能力。真正的高層次點的功夫,在國內,或許很快就要失傳了。希望我說的,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深層次的,我不敢說,因為自己沒練到,沒有體會,且也未聽老師等人說起過,所以只能說說淺層次的連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不管武術也罷、氣功也罷,包括佛教禪宗靜坐,其實在內部功法的練習與感覺上基本相通,都是首先要求放鬆(具體放鬆方法、要求則不同,但總體宗旨大同小異)。在放鬆入靜狀態下(甚至不用入靜)可以達到的一種體驗,一種自身的調節,各種感覺都是人體正常反應。只是,氣功、宗教等把這些弄玄虛了,往玄學上引導,過於追求自身的感覺了,其實是在誤導大家。
但是,不管怎麼練,都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日常心態,保持平靜,不能有害人之心。要練出一股體內的勃勃生機。因我多年心情低落,有時甚至心喪若死,所以多年來進步不大,下的功夫都基本廢掉了。唉,廢話少說,言歸正傳。
淺通督脈,一般有兩種感覺(因為自己練習的層次不夠,所以只能談談淺通的感覺):
人身是一個整體,所以通二脈,並不是只有任督兩條線有感覺,而是那種通暢、融合的感覺,從身體前後兩大片一直輻射到全身四肢手足指尖,是一種立體的感覺。
通督脈:
第一種感覺:
開始就像武俠小說上說的,小腹(即丹田,指小腹到命門之間的空腔)發暖發熱,將這股熱流用意念慢慢沿督脈(脊柱)像上引導,至頭頂。在頭頂聚集,感覺頭頂內部、百會穴及其周圍如同有一小片微微沸騰的水,不停冒著許許多多密密麻麻的小氣泡,這片水似乎要頂開頭皮,帶動著整個腦袋也不由自主的往上懸掛著(這片水,感覺上,並不熱,有時有些暖意,有時則帶著清涼)。
只是,這是暖流通到百會的時候不多。大多情況下,是暖流到肩胛骨之間就消失了。按氣功的說法,就是基礎太差、功底太淺,內氣不足導致。
第二種感覺:
小腹丹田似一個充滿氣或充滿水的泡或皮球,這個皮球是鼓的。整個後背,特別是命門處,也似一個扁扁的、兩面緊緊貼著的、沒有氣的皮球。這兩個皮球,是緊緊挨著的。丹田的氣(稍有些暖意的氣或水),越來越多的時候,忽的把兩個皮球之間的障礙融化了,兩個皮球合成了一個。
一般來說,每個重要的穴位,在自我感覺中,都是一個片,在未打通之前,任何相鄰的穴位都是粘連在一起的兩塊或多塊球皮,或兩個或多個裡面沒氣的肥皂泡(比喻而已),平時我們感覺不到。但穴位之間彼此相通時,就是兩個或多個球融合成一個大些的球,就像兩個或多個緊挨著的肥皂泡融合成一個大氣泡的樣子。基本就是這種感覺。
後背的幾個皮球(穴位)由下自上融合後,與百會融合,然後,感覺如同第一種感覺了,百會及其附近,一片不停冒著細微氣泡的水。
通任脈:
淺通任脈的感覺,基本就一種:額頭,如同一塊大的青石,頭頂百會那片似乎微沸的水若一小片清泉沿額頭流下,流過眼窩、鼻樑,進入上顎,在空中化為許多津液(唾液)。將唾液不停吞下,這片清泉,似乎隨著流下(其間有時也伴有上下間著幾個小球融合的感覺),一直到流入小腹丹田。這時,小腹清涼中帶著暖意,或微熱,輻射全身,整個身體內外暖融融、清爽爽一大團,同時頭腦特別清涼清楚,遍體輕鬆,感覺很舒服。這時,任督二脈初步打通,也就是武俠書裡的練通小周天。
“清泉石上流”,這種意境,就是連通任脈的初始。
其實,練通二脈,只是內家拳功中較為基礎的一步,表示身體自我調節開始改善步入正軌,至於身體調節到如何程度、勁力達到哪種地步,則還要看花費的時間多少。
關於練習的基本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主要就一點:放鬆 這一點,武術、氣功、坐禪、瑜伽等都是如此要求的。
放鬆主要包括兩部分:
1、身體放鬆:包括全身上下,所有關節、肌肉、筋腱、呼吸等,都要鬆弛下來
2、頭腦放鬆:所有思慮,如同輕風,在腦子裡一吹而過了無痕跡,慢慢達到無思無慮
其實簡單說,就是讓交感神經興奮度降低,這樣副交感神經就會興奮起來,人體就開始自我調節,具體科學原理不在此探討了(哦,個人見解而已,本人不是學醫的,就不在這兒班門弄斧了)。
思想、身體,對我們個體而言,是一統一整體。頭腦、身體放鬆到一定程度,慢慢的各種感覺,如熱麻暖涼漲及各種淡淡的幻覺等,就會到來。這時,就已基本開始入靜了。
慢慢的,什麼感覺也沒有了,整個身體也沒感覺了,似乎全身就只有一個頭(並不是一個具體的頭的形狀,而是指一個頭的抽象輪廓,或自己的思想、精神等,不是很好用文字表達)在那裡,所有的肉體硬體部件都沒有了。這就是較深層次的入靜。
這種入靜,在佛教裡,就是“空”了。據說佛教中認為,當第一次達到這種“空”的狀態時,若感到滿心歡喜,就是上乘根骨,否則,若有恐懼危險感或其它感覺便是下乘根骨等等,網上、書上對此狀態也說的玄之又玄。竊以為這些說法都是毫無根據,其實這也只是一種只要堅持練習,每個人都可能達到的一種正常現象而已。
這種放鬆,看似對身體增進力量方面沒什麼作用,其實,這卻是內家拳的根本所在,是練出內勁的基礎。哦,所謂內勁,也只是身體發力方式而已,所有能夠在某種姿式下整合協調身體發出的最大力量,就是內勁。這個也可以透過不停訓練獲得並增強,本身並沒什麼神秘的,只是知道具體練法的不太多而已。
日常生活中,平時走路、說話、做事注意情緒平穩,身體、思想放鬆,身體自然會進行大小程度不同的自我調節,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哪怕在進行比較激烈的體育運動,如打球、短跑比賽,力量訓練或其它競技活動時,也努力放鬆身體頭腦,會發現,自己能發揮得更好。
所以說,健身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時刻放鬆。
個人淺見罷了,不一定完全正確,只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希望大家都有個好身體,特別是醫生,拋開個人成見、各類負面傳言,客觀上講,其工作還是很累很辛苦的,平時更需學會時刻自我調節鍛鍊。
內家拳站樁的入門基本要求,就是要把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胸部及以上部位,都站“空”了,似乎自己沒有了胸膛。這樣,才會達到上虛下實、氣沉丹田什麼的,其實就是能感受到自己在腰胯的重心。自己能掌握自己身體的重心了,移動自然就會非常靈活。基礎的氣沉丹田,原理就這麼簡單。只是要做到則不是很容易。
日常生活、坐臥住行注意放鬆,俱可。當然,獨處一室時放鬆入靜(靜心)效果最好。
放鬆,首先是精神放鬆,這是最最主要的。至於形體細節,從上到下可以透過以下調整:
1.頭、頸:虛靈頂勁,舌抵上顎,下頜回收,輕合齒(不想入靜的時候,或在日常生活應酬中,可不時輕叩齒);胸背:含胸拔背;肩肘:沉肩墜肘。
這其實是一套相關聯的動作,頭頸的動作要想做對,就得做對胸背的動作,胸背的動作對了,肩膀也就對了,肘也就連帶著對了。總之,其中一個動作不好,總體形體狀態就不對。
自我感覺:頭頂有個繩子吊著百匯,胸腔沒有了,百匯下吊著脊柱,整條脊柱下墜,但頭頂被吊著,處於一種鬆弛下的拉伸狀態(脊柱如同一個細長的、鬆弛的彈簧)
2.腰胯:內撐外裹;雙膝:內扣、微曲;雙腳:腳趾抓地,湧泉(腳心)懸空
雙胯,大腿與骨盆之間的髖關節,向外、向前撐(切忌用蠻力撐,慢找感覺,找用“筋”撐的感覺),先把這兩個關節拉開,同時雙膝內扣。好比雙膝到雙胯之間夾了一個鼓鼓的氣球,再使勁夾就爆了,稍放鬆些氣球又會掉地上,夾不住了。就找這種感覺。
頭頂百匯對準會陰穴,成為上半身的中軸線。脊柱也沿此中軸線自然下垂。雙膝不要超過腳尖,膝部到頭頂整個上半身微微向後平移,整個身體有些向後似倒非倒的感覺,這種感覺叫“臨介面”,這時為了保持平衡,腳趾自然抓地,湧泉自然懸空(腳趾抓地,不是特意去抓,而是在這個臨界點下抓,效果才最好)。
3.尾椎:下墜感,有點因重力把脊柱這根彈簧自然拉伸的感覺。脊柱與骨盆之間(脊柱左右兩側),成人都長死了,不能以脊柱為軸轉動,被骨盆卡住了,要透過放鬆慢慢把這個地方鬆開,讓雙胯可靈活的以脊柱為軸轉動。
以上姿勢做對了,身體真的鬆下來了,特別是找到腳趾抓地的臨介面後,腳趾抓地時,丹田(也就是小腹到後腰這個空腔)自然發沉發緊,這時呼吸,似乎一口氣就吸到了丹田裡。這就是初步的氣沉丹田了。
其實,這些姿勢,是放鬆後自然形成的結果,平時練習,稍微注意下即可,把它們當做追求的目標稍微想著就行,不要太過刻意追求,那樣反而適得其反。
練習時若津液滿口,就緩緩深吸一口氣後和氣吞下,再慢慢呼氣。 呼吸舒緩自然即可,不要特意追求氣息細均悠長,那是功力深了以後的自然結果。
真傳一句話,江湖萬卷書。其實,根本就是,身體就像一個鐘,脊柱與丹田,就像一個鐘裡的鐘錘,上細下圓,上輕下沉(或上輕下重,但不要特意追求身體的沉重感)。
關鍵是精神放鬆,擺那些姿勢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身體放鬆。沒有人一下子就能做對的,一般時刻注意著總得練上3個月至3年時間,才能達到放鬆,這時姿勢自然就對了。
4.垂尾閭,提肛斂臀
尾椎下垂,命門外凸,命門到尾閭有些下垂、前包,微微托住丹田,這樣與丹田形成前面所說的“鍾錘”,這時自然就提肛收臀了。
現實中,人的自我感覺,與自身形體姿勢大多不一致,往往自己感覺這個動作做對了,但其實還沒有做到位。這時,正確的自我感受就非常重要,感覺到位了,形體姿勢會在每日的練習中慢慢到位。
現在就給大家從自我感覺上說一說:
1.“裹”
撐裹這兩種感覺很重要,同時也是一體的兩面。裹,如同背上披著一個床單,雙手雙足分別拈著這個床單的四個角,讓床單裹著自己的整個身體,包括頭頸、腰背、雙腿的後邊等。雙腳,將床單的下面兩個角緊踩在地上,腳趾,特別是腳大拇指,將床單角緊緊摁在地上,甚至感覺摁到了地裡面,雙腳也陷到了地面下。雙手十指,特別是食指,也將床單向前向內扯,雙肘與雙膝,向前向裡扯動床單的兩條邊。這樣,讓床單緊緊包著腰背。
這種感覺,即為“裹”,這也是所有內家拳、氣功、技擊的初始根本,要時刻保持(注意:內家技擊中的“裹”字訣,與這裡的意義不同,不要弄混)。
只是,普通人技擊,雙肩容易緊張聳起以致發力困難,而內家拳手技擊,緊張的則是尾椎與丹田。
2.“三條腿的椅子”
感覺自己的身體就是一把椅子,椅子上放著一個充滿水的塑膠袋 這個塑膠袋,就是丹田,椅子背,就是後背脊柱,而椅子的腿,有三條,前面兩條,就是我們的腿,後面一條,就是下垂的尾椎。感覺中,尾椎與雙足,都在支撐著自己的身體,都插進了地裡。
3.“懸掛著的骨頭架子”(這個主要指放鬆後的感覺)
現在感覺不到自己身上的肌肉與面板,似乎全身只剩下一個骨頭架子及骨盆上擱著的充著水的塑膠袋(充氣的丹田)。天空中,或虛空,有一條無形的繩子領著我們頭頂百會穴,讓頭頸保持正直不垂落。頭後面、耳後骨,懸吊著脊柱,脊柱自然下垂;脊柱上,懸吊著我們肩膀四肢的骨骼。所有骨骼吊在空中自然下垂,骨骼的重量基本全部落在雙腳上。骨骼之間的關節,也自然拉伸而有彈性。所有不同的骨頭之間的關節,都是儘量開啟著的,延伸著的,似乎兩塊骨頭之間只有一片有彈性的筋連著,並且在不斷的一緊一鬆的因重力而不斷上下前後彈動著,就像橡皮筋下繫著的小球,在空中不停上下一彈一彈的,只是彈的方向不僅僅是上下,而是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感覺。
身體發沉,若沒有頭頂的繩子吊著,整個身體所有骨頭都要堆到地上。這種感覺,就是松。
一定要注意:放鬆,不是鬆懈,不是完全全身無力。在自我的感覺中,放鬆是肌肉、關節不再緊張,骨頭間靠有彈性的筋連在一起。並且關節儘量拉伸。
放鬆的主要目的,對內是鬆弛精神自我調節內腑、調節內分泌與大腦,對外則是調節筋骨,達到抻筋拔骨的目的。對古人來說,“經絡”就是“筋絡”,“經”通“筋”,“筋”通“勁”,筋長則勁大,勁大則力大,這是內家拳的威力基本,也是氣功或內家拳中內功鍛鍊的由來。
“筋長一寸,壽增10年”,這是單從健身方面講的,有些誇張了。
“松而不懈”,是放鬆的一個重要原則。現在練太極拳的很多,並且大多太極拳老師要求“大松大軟”,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大松”是對的,但不能“大軟”,而是要達到“大松大韌”、“大松大彈(tan)”,這才是太極、八卦、形意等內家拳術的基本要求,也是道佛靜坐氣功的要求。
古時所有的功夫都有自我防身的目的。比如太極拳,雖然說“太極十年不出門”,但如果練習正確,半年就能達到同時打倒3、5普通人的技擊目的。只是,現在練太極的雖然很多,出功夫的卻沒幾個,大多隻是沉浸在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裡,把太極拳練成了“太極操”,真是有些可悲,有些諷刺!唉,也罷,起碼只要活動,就能鍛鍊身體。
另外,關於那位廳長所說的通任督二脈(打通小周天),還要給大家說明一下:
1.打通小周天有多個層次。一般現在的氣功裡說的都是低層次的那種,就像我在前面介紹的那種。甚至,有的所謂打通小周天,甚至還達不到這個層次,僅僅是任督二脈有感覺了而已。這其實被稱為“意通”,是假通,在功夫裡毫無價值可言,也就初步調節下精神。
懷疑那個廳長的7天內打通小周天,就是這種假通。
2.沒有氣沉丹田的通任督,不長久。
打通小周天的前提,需要有氣的積累,而氣的積累,前提就是要能做到“氣沉丹田”。氣能沉在丹田裡,能存住,慢慢發展壯大,再打通小周天,是真通。
氣功中,大多要求“氣沉丹田”、“意守丹田”,意守丹田很容易做到,但如何做到氣沉丹田,則幾乎沒有那本書上去描述,偶爾有描述的也寫的不明白,只能讓自學者自我琢磨,結果大多把意守丹田當成了氣沉丹田。二者雖然有聯絡,但根本不是一回事,意守丹田僅僅是氣沉丹田的前提之一而已,氣沉丹田,不僅是一個要求、一種意念,更是一個經長期放鬆鍛鍊後的一種身體狀態。
其實,如果做不到氣沉丹田,僅僅靠意守丹田,偶爾也會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只是,這些大多靠自己鍥而不捨的意念支撐,若無根之水無本之木,用意念燃燒自己生命根本元氣,既不能長久,亦損傷身體本源。
我不是氣功師,也不是習武高手,但自己知道的真東西,能夠給大家說出來,不像現今許多所謂大師那樣捂著蓋著。另外,其實,在10多歲時,也就是在氣功廣泛流行的八九十年代,我就發現,當時很多有名的氣功大師,其實並不真的懂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