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絕聲(聖)棄知(智),民利百負(倍)。
絕仁棄義,民復蓄茲(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①。
故令之有所屬:
見素抱樸②,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①文,紋也。
②“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樸”是沒有砍斫修整的原木。
這一章可以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第十八章的問題。第十八章說了“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所以統治者不用高深的權術來干預太多,民眾得到的好處百倍;不用空洞的仁義來說教,民眾會恢復孝慈的本性(追求所謂的仁義,只是為了名聲,其根本要是慈愛和知恩圖報,這是人本性中就有的,之所以喪失,是因為名利的干擾);杜絕小聰明坑蒙拐騙,拋棄用財利來誘惑老百姓的做法,也就不會有盜賊。
上面說的這三種情況,聖智,仁義,巧利,是為了掩飾統治者治理不足的東西。
所以要讓民眾的思想有所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少私心,不要有太多的物慾,哪怕停止說教,也不會有什麼憂患。
這段文字很簡單,但是很多人看了很不以為然,現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太普遍了,真的能恢復這種“見素抱樸”的狀態嗎?
是的,近幾百年來,由於歷史的原因,“海盜文明”佔據了上風,主導著世界秩序,把器物發展到極致,科技越來越先進,但是地球人並沒有感到比幾百年之前幸福,而是內卷不斷。西方的掠奪式發展方式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越來越陷入內卷。越是用“智巧”來行事,內卷越嚴重,其實人的智商差別並不是太大,相互欺騙只是增加了內耗,增加了交易成本。
筆者知道的有一家企業,管理層就特別“聰明”,想出了很多高招來對付員工,之前是本月20號發工資,後來慢慢改成本月三十號發工資,這倒可以理解;然後有慢慢改成下個月初,還可以接受;再進一步改成下個月底,慢慢地員工覺得有點不對味兒,但是也不好說什麼,畢竟不是不發,只是晚點發唄。
管理層覺得自己很聰明,於是再進一步進行工資改革,把名義工資提升,比如原來拿6000元的,提高到8000元,“這不是好事嗎?” 但是,這個只是名義工資,基礎的每個月實發到手的只有4-5成,然後每個月,每個季度考核,大多數人拿到的只有6-7成,呵呵,聰明吧?你說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員、要減薪明著來,這樣大家也能理解啊,而且公司效益不好,作為管理層不是應該去想辦法開源,多考慮怎麼拓展業務,如果開源有困難,想辦法透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員使用效率。拿員工身上這點羊毛打小算盤算什麼本事?當然員工也不是傻子,員工沒有安全感了,於是員工上班都開始只為了混工資,老老實實幹活的沒有了,心思都在自己接私活上,甚至接到專案也偷偷拿到自己的私人或者關係公司去做。整個公司陷入嚴重的內耗。然後效益越來越差,陷入惡性迴圈的怪圈。而且這種程序是不可逆的,除非外力介入動大手術。
這就是用“智巧”來管理的一個典型案例。這個案例其實可以套用到很多不同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