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春秋》簡稱《左傳》,相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與《 公羊傳》、《 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為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一、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十年》。群眾是不能得罪的,不然會引起公憤;若依靠專制為所欲為,那事情一定難以辦成。
二、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僖公五年》。輔:車輪外旁增縛夾轂的兩條直木,用以增強輪輻載重支力。以輔比喻頰骨,以車比喻齒床,兩者相互依存。後即用“輔車”比喻互相依存的事物。雙方彼此依存,一方受損,另一方也會受到傷害,就好比嘴唇沒有了,牙齒也將得不到保護一樣
三、苟信不繼,盟無益也。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桓公十二年》。如果不能堅守誠信,就是簽訂了誓約,也是徒勞無益的。
四、非宅是卜,惟鄰是卜。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昭公三年》。卜:選擇。最重要的不是選擇好的住宅,而是要選擇好的鄰居。
五、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讓,德之基也。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文公元年傳》。忠誠,意味著品行的純正;信實,意味著品行的鞏固;謙卑退讓,意味著品行的基礎。因此,若想創造美好的生活,就應該時時刻刻提高自己的修養,做一個忠誠、信實、謙卑的人。
六、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宣公二年》。知道過錯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七、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九年》。修養自己的品德而不去責備他人,便可以免於禍患。
八、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僖公二十年》。君子說:“隨國發動的戰爭,是因為沒有估量自己的真實國力。如果能夠估量自己的真實國力,禍害便少了。成功與失敗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詩經》中說:‘難道不希望白天晚上都忙碌起來,可是無奈道路上的露水太多。’”
九、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二十四年》。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品德,其次是樹立功業,再次是樹立言論。這是魯國大夫穆叔回答範宣子的話。當時範宣子問穆叔什麼叫“死而不朽”,然後又說了一些其他掌權的世族,問穆叔那些世族是不是不朽,範宣子說:“那隻叫世祿,不是不朽。”然後穆叔說到以上的三點,並認為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
十、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語出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君子行動就想著禮法,做事就想著道義,不會做那些圖利而違背禮法的事,不會做不合於道義而內疚的事。有人謀求名聲,而不得記載,有人想掩蓋,卻被明確地記載下來,反而更昭著,這是對不義的懲罰。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