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英談判,就香港迴歸問題,談判雙方火藥味十足,當有“鋼鐵公司”之稱的鄧小平同志遇到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他們之間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鄧小平同志最後又說了什麼話,讓撒切爾夫人臉色大變?蔣介石又曾為香港迴歸問題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1982年那場驚心動魄的中英談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點點關注!
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香港之所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這些不平等條約有關,分別都是什麼?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泱泱華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曾經的中國強大無比,但是到了清朝末期,我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西方列強為了開啟中國的市場,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隨後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隨著殖民擴張的氣焰越演越烈,加之清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了舊時的中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鉅額的賠款使得清政府財政空虛,為了忍一時戰亂,割地求和成為了壓垮清政府的最後一個稻草。
大清王朝轟然覆滅,隨著它的倒塌,中國自此也走上了百年屈辱的日子,1898年,英國政府以租借為由,佔領了我國香港,我國主權問題受到了嚴重的侵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這一天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所銘記的日子,新中國的誕生,讓中國人的腰桿子挺直了,有了依靠,新中國成立之後,主權問題也成為了我國的底線,主權問題不容任何國家侵犯,以前失去的要拿回來,今後也不會在出現這樣的情況。
君不見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以及隨後的抗美援越等戰爭,在新中國主權問題受到侵犯的時候,我們直接重拳出擊,派兵抗戰,以最強硬的態度來回答侵略者,保護了我國主權等問題。1982年的中英談判亦是如此,只不過這次和以往不同,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只是被帝國主義以不光彩的手段強行奪了過去,新中國成立之後,自然也是要收回來的。
就香港迴歸問題,1982年9月,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志就向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強調:“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態度非常強硬,自此走上了長達15年的香港迴歸之路。
香港迴歸,是上個世紀80年代在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同英國政府之間的談判之後迴歸的勝利果實,也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結果。
香港租借給英國是個歷史問題,上面已經提到過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在1840年,清政府戰敗後屈辱的簽訂了《南京條約》,香港就此成為了英國的永久殖民地。
到了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清政府又簽訂了《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司歸屬英國。1898年,英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以及附近兩百多座小島,改名為新界,這一租就是99年的時間。
英國打的一手好算盤,名義上是租借,其中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佔為己有!這三個條約也猶如三座大山壓斷了清政府的膝蓋骨,也壓的中華兒女們喘不過來氣。至此,香港就從祖國的懷抱分離了出去,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雨飄搖,經過新中國的不懈努力,1997年香港終於實現迴歸。
蔣介石曾三次爭取香港迴歸
為了爭取香港迴歸,蔣介石曾三次作出努力,最後為何卻不了了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抗戰時期,蔣介石曾三次就為香港迴歸問題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中國同美英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在這個背景關係下,英美破天荒的同意與中國談判放棄在華治外發權,簽訂新約。那個時候的蔣介石有羅斯福支援,便向英國提出讓香港迴歸的問題。
然而那個時期,英國首相正是丘吉爾當政,面對孱弱的中國,丘吉爾態度異常的強硬,還放出豪言:“我的任期之內,不會讓大英帝國失去任何一塊土地”。
碰了一鼻子灰的蔣介石自然心有不甘,但是他知道此時也並不是和丘吉爾翻臉的時刻,不然會影響到抗日聯盟,就這樣僵持了一段時間,蔣介石迫於無奈還是簽訂了新約,將香港問題暫時擱置。
1943年,中英美三方舉行的開羅會議上,不死心的蔣介石又找上了羅斯福,請求其幫助向丘吉爾傳達意見,這次理由也很充分,香港百分之90以上的人都是中國人,香港理應該歸還於中國。
但是丘吉爾是何人?出身貴族,是英國少有的鐵腕首相,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有實力有背景,面對還需要四處求援的蔣介石政府,一如既往的蠻橫,直接給拒絕了。
這還真的戳到了蔣介石的肋骨,那時的中國四面楚歌,抗日戰爭打得異常艱難,許多武器裝備還需要靠國外援助,英國雖然已經不是世界霸主,但瘦死的的駱駝終究比馬大,顯然還不是蔣介石政府能夠抗衡的,無奈卑微的國民黨政府再一次選擇了退讓。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再一次燃起了希望,因為盟軍公佈受降方案中香港屬於中國受降區。這次輪到英國人急眼了,直接單方面宣佈英國對香港的主權,香港的日軍要向英軍受降。
這下蔣介石不幹了,於是迅速下令張發奎率軍進入香港等待受降,然而這一次還是鎩羽而歸,原因很簡單,蔣介石最大的支持者羅斯福不在了,而新上臺的杜魯門卻更加看好英國,沒了後臺,蔣介石想要收回香港的願望又泡湯了。歷經三次談判,雖都鎩羽而歸,但是其心可嘉。
談判場上的無形硝煙
1982年中英談判,鄧小平同志說了什麼話,令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臉色大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後,其實就已經將香港迴歸問題提上了日程。解放戰爭時期之所以沒有連著香港一起打下來,是因為毛主席早就有謀算。
早在1946年的時候,毛主席就曾說過:“中國還有許多地方沒有管理好,香港這個地方可以先按協商辦法解決”。大陸上的問題是好解決,但是海島上的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需要一種較為靈活或和平過渡的方式,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的香港卻是發展的不錯,這對中國發展海外關係和進出口貿易都是極為有利的。
事實也逃脫不了毛主席的所料,在戰略眼光方面,還是毛主席略高一籌。香港迴歸問題暫時擱置,讓英國人為了保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必然會選擇同美國發生對華政策的矛盾,所以後來西方那些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政權的。
香港主權問題是不容質疑的,我們之所以當時沒有拿回來,是有考究的,早晚也都會收回來,只是當時的時機不夠成熟而已。
上世紀的香港發展之迅速是舉世矚目的,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很快就一躍成為了亞洲一大中心城市,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成長為繁榮世界貿易、金融、交通中心的香港,每年都能為英國帶來上百億英鎊的收入,英國人自然也不會輕易就放棄對其的統治。
作為通商要道的香港,在當時的時局並不能輕易動他,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不會動。只是毛主席根據當時的時勢將香港迴歸問題留給了後人,後來果然也不負眾望。
1982年,英國的傳奇人物,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迄今為止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開始訪問中國。期間,以鄧小平為首的國家領導人就香港迴歸問題,雙方進行了會談。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鄧小平同志可不是一個一般人物,他除了口口相稱的東方巨人、總設計師的稱號外,毛主席也為其取了一個外號叫做“鋼鐵公司”。人如其名,意指鄧小平的作風硬朗,在逆境裡也有鋼鐵般的意志。有意思的是,在這場談判中,這兩位的世紀碰撞,誰才會是笑道最後的贏家呢?結果證明,在這位走過大半輩子風風雨雨的老人面前,撒切爾夫人明顯還是稚嫩了不少。
撒切爾也算是帶著滿滿的信心而來,一開口就氣勢洶洶地直奔要害,拿出了她的三個籌碼。第一個,3個不平等條約是有效的,英國是根據這個管治香港的。第二《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第三,如果中國方面要宣佈收回香港,香港就會出現動亂,要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撒切爾夫人的小算盤打得啪啪直響,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以此為砝碼,企圖繼續統治香港。然而在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政府更是未雨綢繆,高瞻遠矚,英國人的一切陰謀計劃在中國領導人的運籌帷幄之下,顯得不堪一擊。
第一個“三個條約有效論”,這一條明顯就很陳腔濫調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宣佈不承認19世紀的這三個不平等條約,且聯合國也明確表示帝國主義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是無效的,香港、澳門也已經取消了殖民地的身份。
第二個《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規定,父母之中有人是英國公民或者定居在英國的情況下,任何出生於英國屬地的人才能算是英國公民。此法案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移民潮。
此法案出臺之後,鄧小平等多位國家領導人就多次會見了霍英東。李嘉誠、金庸等多位香港知名人士,向他們傳達97年後中央政府維持香港現狀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便,在多個場合,鄧小平同志也表明了,香港迴歸之後一切以維護香港的繁華穩定為主,在這些努力之下穩定了香港人民的情緒,撒切爾夫人的第二個籌碼也瞬間便的毫無價值。
我國對於香港迴歸的態度,從頭到尾只有一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迴旋餘地的,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談論的問題”。對於撒切爾夫人的第三個籌碼,在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政治方針下顯得蒼白無力,雖然這條方針原本是為臺灣問題準備的,結果先用在了香港上。
撒切爾夫人聽到這裡一時之間也有些呆了,自己準備了3年的籌碼,就這樣一一被拔出了,不僅開始佩服起眼前這位精神抖擻的老人了。
但緩過神來的撒切爾夫人臉色立馬陰沉了下去,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如果談不攏,英方將採取“非和平方式”來保留香港。然而鄧小平是什麼人?那是屍山血海,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而且中國也不是百年前的清政府,抗美援朝戰爭英國的三個皇家王牌軍隊直接被全殲,美國都打不贏的解放軍,英國還想要漂洋過海來武力干涉,豈不是有點天方夜譚。
面對撒切爾這樣的態度,鄧小平針鋒相對道:“如果談不攏,中國將重新考慮接收香港的時間,可能不用等到97年嘍”。撒切爾夫人一聽,臉唰的一下就白了。鄧小平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讓她跌進了深淵,只聽鄧小平又淡淡地補充了一句:“如果我們願意,今天晚些的時候,就可以把香港收回來!中國人窮是窮了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這句話剛落地,大廳一片寂靜,撒切爾夫人更是臉色大變,鄧小平同志用最淡定的語氣,說這最恨的話,以致於會談結束,撒切爾夫人走的時候神色凝重,顯得憂心忡忡,精神恍惚間居然在大會堂門前摔了一跤。
後來在鄧小平的推動下,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了共識,於1997年香港正式迴歸。雖然香港的迴歸之路並不順暢,但是好在最後的結果很喜人。
這都離不開先輩們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中國,國家綜合實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在世界上都有了一定的話語權,時至今日,中國國富民強,致敬那些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不巧功勳的先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