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闞寶林
在江淮一帶的方言發音裡,有一個詞尾和句尾的字尾,讀若 “直”,有時讀若方言音“卒”,可對應現代漢語的“的、得、著、者”等多種用法。這裡統一以“之”字代指。
此“之”字,是方言裡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虛詞之一,基本上每一句較完整的方言句子裡都有這個字。它是古音、古用法在方言裡存續最明顯的痕跡。有時輕讀。它在方言裡,有其獨特的語義特點,若勉強按現代漢語詞性來分類,主要有九個方面的用法。
其一,表示“的”。一是代表所有關係,如:我~書、他~家人;二是名詞字尾,如:男~、吃~(食品)、墊~(墊被);三是做動詞、名詞、形容詞的補足語,有感嘆義,帶有較強烈的感情色彩。如:寫~(看你寫的什麼東西)!講~(哪像你講的)!大熱天~!看你頭髮亂~!瞧把你高興~!
其二,表示“著”。構成狀語或間接賓語結構,如:給~他錢、淋~雨、吃~虧。
其三,表示“得”。多用在單音節動詞、形容詞與表示狀態、程度的補語之間,如:打~很、甜~鑽心、修~好、拿~動、爬~上去、好~很、穿~很格式(穿得很漂亮、時髦)、打~他清叫喚。
其四,加動詞後作狀語。如:(把他)打~直滾,搞~好粲(讀zán。意思是“搞得很有趣”),講~講、笑~笑(有人在講、有人在笑)。
其五, 加在動詞(多為單音動詞)後構成“完成時”。如:吃~(吃過了)、走~(已走了)、曉頓~(知道了)。
其六,與“得”組成語法搭配“得之”,亦構成完成時。讀若“帶直”,放在動詞後,意義基本同“之”之單用,表示“已經”、“確定”等意義,如:吃得~(已吃過、吃完了)、考得~、定得~(已確定或透過)。
其七,以“動詞+~起來”結構,表示進行時態。如:吃~起來(正在吃)、下~起來(正在下雨雪)。這種結構也可指類似英語裡完成進行時的動作。
其八,起類似介詞的作用。意思是“接著、連續”,如:睡~吃、吃~睡(形容人很懶)。
其九,讀若“卒”,俗作“子”,作名詞字尾。這一帶方言裡許多名詞後,都綴有這個音,如:臉白子(臉型、模樣)、下巴頦子(下巴)、兜兜子(肚兜)、火罈子(烘火提爐)、一刻子(一會)、霞們秧子(小孩)、紐子(紐扣)、茶缸子,等等。
這個“之”字方言裡的發音與用法,在古人正規的文字材料裡很難找得到。有趣的是,明史資料裡,朱元璋留下來了一份名叫《諭西番罕都必喇等詔》的聖諭,筆者在其中發現了這個音的用法。這份諭旨的意思是叫西域的小國趕快來朝貢,用了不少方言,口氣恩威並用,很是生猛、直白: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裡應有的土官每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裡坐地有。為這般上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裡面快活去了……。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禍福哩,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者,不著軍馬往你地面裡來,你眾西番每知道者!”
因為朱元璋的家鄉鳳陽話與合肥一帶的方言,因其地理位置相近而大同小異,同屬後來的江淮官話。雖然與現今的話相比,已有不少變化,但是一些頑固的虛詞卻一直沿襲至今。所以這個“之”字的發音,聖旨裡寫作“者”,就這樣很罕見地,以一種不合規卻權威的形式留存在史料中。
二O二一年十一月八日
最憶是巢州致力於傳遞鄉音鄉情,鼓勵家鄉人書寫家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