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神即吉神,是民俗信仰中的喜樂之神,造型源於明憲宗朱見深畫的《一團和氣》圖,經過後世不斷衍變至清雍正年間喜神基本定型。
明憲宗朱見深繪製的這幅《一團和氣》中,左首為一戴冠的道士,右首為一戴巾的儒士,二人團膝側坐,居中一人則手搭兩人肩上,光頭微笑,右手輕捻佛珠,一看自是佛教中人。
構思絕妙的《一團和氣》內容源於虎溪三笑的典故,乍看如同一人,細看實為三人合抱相視而笑,揭示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主題思想。
東晉時有位高僧法號慧遠,相傳他曾住在廬山西北山麓的東林寺中,結交甚廣的他為表潛心研究佛法的決心,就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一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
一日,陶淵明與道士陸修靜來訪,三人談得極為投契,不覺中天色已晚,臨別相送慧遠談興依濃,不覺間已過了虎溪,引得虎嘯聲聲,三人相視大笑,執禮作別,世傳為虎溪三笑。
明憲宗的《一團和氣》在北京演化成各種版本年畫傳承有序,流傳至桃花塢後藝術性地創造出喜神這一年畫經典題材,繪畫精美的雍正版《一團和氣》也成為後世各家模仿的範本。
日本奈良有傢俬立博物館大和文華館,由近畿日本鐵路株式會社社長種田虎雄創辦,桃花塢雍正版《一團和氣》圖的真跡便收藏於此。
我個人最喜歡姑蘇版桃花塢木刻年畫,桃花塢年畫中令我最有感覺的就是這幅《一團和氣》圖,造型獨特、線條流暢、人物傳神、寓意吉祥的喜神從此走進了我的生活,相伴多年。
瑞豐堂的吉祥年畫《一團和氣》圖中,喜神頭梳銀錠雙髻寓意著財富;肩披桂花寶蓋寓意著吉祥;頸帶元寶銀鎖寓意著長壽;上穿八仙紅襖寓意著力量;下著鵝黃裹褲寓意著高貴。
喜神彎眉笑眼滿臉喜紋,嘴似金元寶,鼻若銀懸膽,身呈團形,豐碩圓滿,盡顯大富大貴之相,手持卷軸上書一團和氣四字,提醒世人和善處事、和藹待人、和睦相伴、和氣生財。
本文經汪瑞先生同意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