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透過整理東西,整理自己的家庭關係(五)
從這一章開始,你會發現整理東西不僅僅是把家裡的空間整理清爽,更是透過物品的整理,進入到一個自我心理成長的過程。
大多數人並不是單獨居住的,結了婚,你會跟伴侶一起住,等你有了小孩,可能家裡的長輩還會搬過來一起住。
大家的東西在同一個空間下面,尤其主要作為主要管理家庭的人,一旦開始整理東西,就必然和家裡的其他人發生關係。
不少人在整理的時候,都會收到外部的干擾,甚至引發矛盾衝突。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的時候,有些東西不見得是你自己說了能算的。
哪怕扔的東西是你自己的。
你也可能擔心被家裡人說「敗家浪費」
有的時候,你還沒有取得家人的同意,就扔掉了家人的東西,就容易產生口角。
可見,整理東西的時候,也是整理和家人的關係。
學會處理親密關係,不但能減少阻礙和摩擦,還能夠獲得支援。
甚至促進你們之間的彼此理解和認同。
在這一篇文章裡,我會教你三個處理人際關係的整理原則。
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
第一個原則: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
你可以看一看,是不是你的東西和家庭成員的東西,經常混在一起放的呢?
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出現,這說明你們家裡的人,在自我邊界上面不是很清楚。
身體面板是一個人的自我邊界,你的東西也是你在這個家庭空間中的自我邊界。
因此,整理是自己的事情。
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定要自己來整理。
透過練習整理的決策,能夠讓你更好的樹立自我界限。
在整理當中,不要過分的依賴別人。
有些太太喜歡問先生:
「老公,你看我的這件衣服還能穿嗎?」
「到底是留下還是扔掉呢?」
有些先生,自己的衣服基本全都的是交給太太打理。
那麼在扔東西的時候,如果遇到你家裡人的反對,你在態度上要堅定。
但是在表達方式上要靈活溫柔。
如果遇到了不被理解,就要充分溝通。
強調自己對自己東西的主權。
我們講過:整理是一種自我的成長。
那反映在這裡,就是一個建立和家人自我邊界的重要契機。
要堅定的告訴家裡人:「自己有權利,也有義務處理這些東西」
但同時在表達方式上不要太激烈,語氣要溫柔。
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要干涉
說完了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整理,你也要記得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要干涉。
這是第二個原則。
不要跨過這個界限,去決定別人物品的取捨。
在整理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屬於別人的物品。
儘量讓他本人來負責整理。
而不是應當由你決定,你去處理別人的東西,就是把手伸到了別人的邊界裡去。
這其實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
尤其是在完全沒有和對方溝通的情況下。
具體到整理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
同樣的一件物品,有可能我看起來是一件寶貝,你看起來是一個垃圾。
如果碰到了一些寄託別人情感的東西,就更不能清晰的做主,替別人扔掉了。
尤其是家裡有小朋友的情況,父母往往很容易越界。
在這裡,我還是建議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
也非常有助於孩子培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習慣。
把人和東西分開
感情是感性,東西是東西。
這個原則,對於處理別人送的禮物非常的有效。
送禮的時候呢,送的是一個實際的物品,同時也是一份情誼。
你需要有清楚的分辨力,能夠把感情和物品分開。
比如說過情人節,你男朋友送了一個特別大的玩偶,你收到了覺得很開心。
可是回頭一看:「哎呀,家裡沒有地方擺呀。」
這種毛絨玩具,也不是自己審美上喜歡的型別,就會感到很為難。
那這種情況一般怎麼處理呢?
你要知道,禮物代表這個節日裡他想要給你的驚喜。
他希望這個舉動能夠讓你開心。
這是更本質的,你可以感恩這樣的美好,也在心中留下這樣的情感。
然後再按實際的需求去處理它。
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此類的麻煩,你完全可以下一次主動地告訴周圍的人:你需要什麼型別,什麼樣的禮物。
尤其是對於不太會挑禮物的男朋友,甚至可以直接給他名稱、品牌、連結。
這樣送禮的人不用猜,收禮的你也收的滿意。
學會把東西和感情分開,主動告訴別人自己的需求,也是自己應當負起的責任。
講完了這三個原則,你會不會感覺我教給你的原則……
似乎有那麼一點冰冷。
好像一直在強調自己顧自己,各人顧各人。
在同一個屋簷下面生活的家庭成員,哪能分的那麼清楚呢?
通常作為家庭主要負的人,其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干涉別人,和幫助家裡人整理,其實並不矛盾。
這甚至是你管理家庭、體現自己獨特價值的地方。
如何在尊重的基礎上,幫助家人做整理。
伴侶
配偶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核心的親密關係。
整理,是要建設更加親密的關係,而不能因為整理破壞親密關係。
如果此前已經因為對方的生活習慣,你有很多的不滿。
對對方抱著很多的期待,期待他能改變。
如果是這種時候,建議先把幻想放下來,不要逼對方去做整理。
而是要透過自己整理之後,更便捷更有效的生活方式,獲得對方的認可。
小孩
那怎麼幫助孩子呢?
在小孩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之前,學習整理、收納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即使是這樣,家長也最好不要包辦、代替。
你替孩子做主,實際是是一種對他邊界的侵犯。
讓孩子從小學習整理,可以從他的圖書、玩具開始。
慢慢的,擴充套件到衣服和生活用品。
現在的小孩,自我意識萌芽非常的快,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這這個階段呢,你就可以邀請你的小孩子進入到整理的環節當中。
儘量讓他自己去決定東西的取捨。
如果一個東西你覺得沒有什麼用,但孩子非常的不想扔掉。
就應該尊重孩子,給他更多的時間讓他發展。
不要過分的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觀念,強加到他的身上。
剛開始這麼做的時候呢,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
但是長期來看,對於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決策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老人
對於家裡有老人的情況,整理是最困難的。
老人和年輕人的價值觀、情感狀態、生活狀態、身心狀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
比如說一臺電視機,今天在你來看,那肯定是個消耗品。
因為產品的更新迭代特別快。
可是在父母那一代人看來,那可是家裡省吃儉用才能添置的大物件。
再比如說T恤,你希望專物專用,但是在家裡的老人看來,要是不穿了,剪一剪依然可以當抹布。
他不會考慮到這裡的衛生問題。
你覺得不能讓不需要的東西,擠壓你的生活空間。
但是經歷過生活困難年代的老人,可能覺得家裡被一堆東西圍著,才感覺到安全。
這個時候,特別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呢?
1.第一:透過溝通去傳遞新的價值觀,和新的生活方式
2.老人自己的房間,和他的日用品,讓他們自己來做主。而且在家裡面,如果你老人在負責做飯,那麼涉及到做飯的一系列東西,儘量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尊重他們幹活的習慣。
3.涉及到自己的東西打算扔,如果老人看見了會不高興,那就儘量選擇他們看不見的時候處理就行了,沒有必要當面起衝突的。
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給作者一個關注嗎?
作者會持續分享有價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