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下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周寧教授的《中西最初的遭遇與衝突》,這本書我在10多年前看到,裡面的很多思想和觀點記憶猶新。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歷史上的各個階段都創造了世界不可比擬的輝煌!曾經的東方乃至世界的超級大國,1840年鴉片戰爭的慘敗結局是怎麼來的?其根源在哪?或許我們可以在周寧教授的這本書中尋找到一些答案。
主要內容
本書以明初鄭和下西洋展開,至清初康熙皇帝統一臺灣,歷經15世紀到17世紀共300多年。在15世紀,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無可匹敵的超級帝國,鄭和下西洋即展示了其時的輝煌。15世紀即是分水嶺,前半葉,中國將這一輝煌推到頂峰,卻又戛然而止。後半葉,以葡萄牙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積極向海探險擴張和殖民,逐漸填充並控制了廣袤海域。無論是葡萄牙向東,又或是西班牙向西的探險,中國都是最遠端,伊比利亞半島的這兩個小國的戰艦和商船先後到達中國的海岸線。擴張的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與已是內向收斂的古老的內陸國家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與衝突呢。傳教士是如何從海岸進入中國腹地,中西的思想和文化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呢。中國又是如何失去最後一次對外擴張的機會的?這本書試圖在三個世紀的中西關係中,探索可以說明現代世界格局的途徑,使現實具有某種時間的深度。
因為看過這本書已多年,最近又匆匆翻了下,作簡單地思考和歸納。不對之處,敬請周教授和專家指正。我覺得要看好、看懂這本書,主要抓住一條主線,和這條主線相關的幾條支線,再透過時間維度串聯起來。
主線: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差異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農耕是定居的,有強烈的土地情結,安土重遷,我們常說的,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是類似意義。這樣的情節偏內斂、保守。無暇去拓展海疆。
海洋文明,就是以打漁和海貿為主,因為經常航海的緣故,容易培養出冒險精神,建立海權意識。這樣的情節偏開放、激進。
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得益於海洋的不多,儘管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也創造了豐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
兩種文明由於不同政治制度、思想理念的差異,影響了海上力量的發展。
支線一:海軍、海商、海盜這三股海上力量之間的關係。
中國:鄭和縱橫西洋28年,中國絕對的海上優勢以近乎瘋狂的形式將其推向頂峰,海軍、海商、海盜的角色在其後兩三百年也在變化著。200年的禁海:海商變成“海盜”,貿易只能走私。海軍充當海警,不斷剿海,消滅海商力量。有限的開海:海盜變回海商,在有限的空間生存著。明室衰微,鄭芝龍接受招安,海軍、海商實現短期融合,海上力量空間壯大。
西方:海軍、海商、海盜從一開始就糅雜在一起,統治者擁護海商,在遠征的途中,海軍和海商隨時都可以變成海盜,如在進軍古裡之前,就在非洲搶賣黑人、在印度洋搶阿拉伯商船,在古裡,海商、海盜全部變成海軍,成了殖民的槍炮。比如,林鳳1574年進攻馬尼拉時,背後是追剿官兵,而西班牙背後是支援擴張的帝國和援軍。二者滅了林鳳海上勢力。
支線二:朝貢貿易、殖民貿易和民間貿易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宋代以後中國政府准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中國進行的貿易。中國作為“天朝上國”,有“萬國來朝”之心,自然喜歡這種形式。
殖民貿易,是指殖民者對其殖民地國家或地區實行的一種極不平等的貿易方式——將本國大量生產過剩的工業品傾銷給殖民地國家或地區,同時,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強行購買(掠奪)殖民地國家或地區的資源和財富。這就是西方擴張者冒險的主要目的。
民間貿易好理解不贅述。
支線三: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有強烈的文化自豪感,認為西學東源,東學西傳,一切文化都是從東方傳出去的。很容易造成保守和自我封閉。沒有了解西方的慾望,對西方知之甚少,像1511年葡萄牙攻陷滿剌加時,嘉靖皇帝下詔書讓佛朗機退還滿剌加,並讓暹羅等國去救援。都還搞不清楚狀況,以為四夷賓服,佛朗機不過是滿剌加帝另一個臣服的小國而矣。
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有強烈的擴張主義,時刻都想著建立以基督教為中心的普世文明,所以大批的傳教士隨著商船去往各地傳教,而為了達到理想效果,西方不斷收集東西的各類資訊,傳教士不斷修習各種天文曆法,知識淵博,可以跟中國人談論四書五經,可以吸引一大堆文人士大夫作為追隨者。如進入北京的利瑪竇、來福建的艾儒略。
幾個重要的時間維度:
1405—1433鄭和28年七下西洋,最後在印度古裡去世
1434年,明宣德皇帝下令禁止下洋
1416-1434,葡萄牙人歷經18年透過博哈多爾角。
1488年,到達好望角
1498年,鄭和逝世65年後,達伽馬到達印度,並逐漸將殖民擴張至馬六甲,來到中國海岸。
16世紀前半葉,葡萄牙在中國海岸線遊蕩、走私、搶奪、武裝衝突
1556年,葡萄牙人以馬六甲朝貢貿易進入廣州,隨後在澳門建立據點
1565年,西班牙開始進攻並逐步佔領菲律賓
1584年,菲律賓西班牙人制訂遠征中國計劃(未遂),但在菲華人多次大規模被屠殺
1585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建成城市,利瑪竇進入肇慶傳教
1598年荷蘭逐步攻佔奪取葡萄牙的東方霸權
1605年荷蘭人在彭湖修築據點
1624年荷蘭人來到臺灣
1625年鄭芝龍接受李旦產業
1628年鄭芝龍受招安
1633年料羅灣海戰
1646年鄭芝龍投降清朝,鄭成功控制海上力量
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2年鄭成功決意消滅菲律賓的西班牙人
1683年施琅攻陷臺灣
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這本著作集歷史和文學於一身。
從文學角度講,文字優美,段落流暢,經典妙語很多,如“歷史的神秘不在於它是怎樣的,而是它竟然是這樣的。”同時,用很風趣又耐人尋味的語言夾雜了眾多故事情節,很適合閱讀和品味。
從歷史角度講,專業性很強,引證了大量歷史資料,採用比較研究法,從時間維度的縱向和東西方的橫向對比,記載了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資本主義擴張、基督教進入中國等大事件脈落,給人以飽滿的立體感。
最後,本書在多處以看似疑問實則設問的方式,丟擲一連串問題,因為答案就在作者和讀者心理。
為什麼現代中國文明衰落西方文明強盛?為什麼中國沒有將天下德化為華夏一家而讓西方將世界西化?為什麼歷史的關頭不是中國發現了西方而是西方發現了中國?西方為什麼開始遠航並一發而不可收拾,中國為什麼讓已經開始的遠航半途而廢?為什麼一個擁有幾百萬平方公里國土、幾萬萬人民、幾百艘大船的皇家船隊的帝國沒有發現世界,而是隻有幾萬平方公里國土、幾百萬人口、幾十艘小船分屬於國王與商人的小王國發現了世界?
結語
周教授在開篇提到,世界近代歷史證明,誰控制海洋,誰稱霸世界。縱觀我們目前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並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和海上力量,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大海的力量了呢?!
當然,仁者見仁,同樣的歷史,不一樣的解讀,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三百年的歷史和這本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