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個民族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由中華民族人民世代實踐、產生、發展並流傳至今的體育,這些豐富多彩的傳統體育專案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產生的幾種典型的競技體育專案:角抵、拔河、蹴鞠、投壺、擊鞠和木射。其中多項演變成今天的國際體育專案(角抵——相撲、摔跤;拔河——拔河;蹴鞠——足球;擊鞠——馬球……)。
角抵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據《述異記》記載,上古時期的蚩尤民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他們在與黃帝打仗時,頭上裝備著刀劍一樣的尖狀物,好像有角的公牛一樣,打仗時手腳並用,還可以頭上之角抵人,敵方對此很難防禦,曾打過很多勝仗。這種“以角抵人”的方式,後來演變成為人們“兩兩相抵”的摔跤活動。是一種類似現在摔跤、相撲一類的兩兩較力的活動。角抵最初是一種作戰技能,後來成為訓練兵士的方法,又演變為民間競技,帶有娛樂性質。
拔河
拔河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拔河這項活動,不過在那時不叫拔河,而稱為“鉤強”或“牽鉤”,後演變為荊楚一帶民間流行的“施鉤之戲”。《隋書·地理志》稱,故楚地南郡、襄陽一帶“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振驚遠近。俗雲:以此厭勝,用致豐穰,其事亦傳於他郡。”這裡的“牽鉤之戲”,實際上是當時配合水戰的一種軍事技能。
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約十萬年前的丁村文化遺址首先出土,四萬年前的許家窯文化遺址大量出現。石球最早是狩獵工具,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用腳踢的石球及鏤空的陶球。蹴鞠傳說為黃帝所作:“蹴鞠,傳言黃帝所作(劉向《別錄》)”。明《太平清話》也記載:“踏鞠始於軒後,軍中練武之劇,以革為元囊,實以毛髮”。是說蹴鞠始於黃帝,開始用於軍事訓練。鞠是用皮子做成圓形,裡面裝滿毛髮。戰國帛書有黃帝殺死蚩尤以後,“充其胃以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的記載。
投壺
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投壺禮來源於射禮。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弓比耦;或者有的賓客的確不會射箭,故而以投壺代替彎弓,以樂嘉賓,以習禮儀。宋呂大臨在《禮記傳》中雲:“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
擊鞠
擊鞠(也就是現代的馬球)亦稱打毬或擊毬,唐代較為盛行。遊戲者必須乘坐於馬上擊球,擊鞠所用的球有拳頭大小,球體的中間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種質地輕巧且柔韌的木材,球的外面還雕有精緻花紋。
關於擊鞠的起源,有學者認為擊鞠是在唐代由波斯(今伊朗)傳至吐蕃(今西藏地區),爾後才於中原地區流行的,故有波羅球(Polo)之稱;另有學者認為擊鞠是古代中國人自創的:在中國古文獻曹植所著《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的詩句,由此可以推斷擊鞠於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
木射
木射,又名十五柱球,是遊戲者輪流以木球撞擊十五根筍型立柱的一種室內的活動形式,產生和興盛於唐代。是一種很特別的球類活動,唐人陸秉曾為此專門著《木射圖》一書,對這一活動作了十分詳細的介紹,可惜此書已經失傳了。至宋朝時,時人晁公武讀到了此書,因而在他的《郡齋讀書志》中對《木射圖》作了簡短的解題,為我們留下了對木射較為形象的描述。他說:“《木射圖》,唐·陸秉。為十五筍以代侯,擊地球以觸之。飾以朱、墨,字以貴賤之。朱者: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墨者:慢、傲、佞、貪、濫。仁者勝,濫者負,而行一賞罰焉。”
結語:除了以上介紹的幾個比較典型的傳統體育專案,你還知道哪些不但有代表性,又能廣泛傳播和娛樂的傳統體育專案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