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說一支滑鼠穩如泰山,多少有點高階黑的意思了。這幾年輕量化的春風吹遍大地,基本上是誰重誰傻寶,但也總有頭鐵的會反其道而行——比如今天樓主要說的賊船Dark Core RGB PRO SE無線滑鼠。
作為口味逐漸邊緣化的古早玩家,樓主也是雖遲但到,入手了這支去年上市的虎式滑鼠。Dark Core RGB PRO SE是由18年的Dark Core RGB系列升級而來,除了整體輪廓比較接近,外觀細節、效能引數都有相應的改動和提升,並且也同樣有不帶SE字尾的普通版本同步發售(SE版支援Qi無線充電協議)。對比前代,Dark Core RGB PRO SE(名字太長,下文用“新Dark Core”替代)感測器由PMW3367升級為PAW3392,最高DPI從16000增加至18000,無線模式下的回報率也首次從1000Hz提升到2000Hz,總體提升幅度不大,但2000Hz回報率的無線滑鼠就算擱今天也還是拿得出手的。
開箱環節
摺疊式硬紙盒裝,看盒子厚度就知道里面這位爺噸位不一般。印刷方面標誌性黑黃配色,側面手寫體的“Winwithout Wires”是賊船無線的經典口號。
內部塑膠防塵罩+紙板支撐結構,這防塵罩子樓主一直是留著的,平時放桌上套著擋擋塵,巴適得很。配件包括接收器、滑鼠線、印刷品和一片帶指託的側裙。
新Dark Core滑鼠本體。獨特的右手人體工程學,跨界設計理念,與不帶PRO的前作相比,最直觀的區別就是精簡了左側裙設計,改為常規雙側鍵佈局,留足拇指區域位置,也是因為這一處改動,自定義鍵從前代的9鍵變為了8鍵;保留了標誌性的波紋塗層,按鍵板沿用裸塑膠手感的噴砂表面,搭配尾部的鏡面飾條和複雜的線條結構,層次感強烈。
前臉。按鍵平面帶有一定的右手人工學傾角,按鍵板比較平整幾乎看不出內凹定位(實際還是有),好處是外觀整體性更強;兩側前段內收非常明顯,即使有指託也基本不改變內收曲線(包括右側帶指託側裙),which也是樓主個人認為的指託正確的開啟方式,既能避免手指與桌面接觸摩擦,又維持了兩側的控制性進而保證滑鼠的提拉能力。
從尾部看最高點位於最左側,肩線稜角分明,側裙後半段同前段一致完全內收處理,替換帶指託的側裙也同樣不影響中殼輪廓和手感特色,從尾部來看整體屬於辦公鼠偏向的設計,所以樓主開篇提到Dark Core系列都帶有一點跨界的特質。
頂視還是一股子跨界味兒,辦公鼠的輪廓特徵加上游戲鼠的表面質感和效能引數,Dark Core系列的特點就很明朗了,新Dark Core外形沒有大改,自然也是延續了這個理念。按鍵佈局與工藝銜接算是相互成就,層次感一級棒。不過加上右側指託側裙後,畫風有點跑偏,什麼超大護翼防側漏。
熟悉前作的朋友應該能看出來,新Dark Core底盤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也符合近幾年賊船整體設計風格從古早電競風到現代風的轉變。五片腳貼覆蓋了大部分割槽域,對於強迫症來說謎之治癒。光孔位置偏上,可能多少會有一點DPI偏快的問題,尾端是三模開關。加上指託右側裙之後,底盤看著穩得一批。
側面視角的上殼曲線是一個完美的拋物線,最高點居中,較低的按鍵板高度、平順的大溜背形成了一個控制性和舒適度都不錯的整體輪廓。左側對比前作換成了經典的雙側鍵佈局,前段的DPI指示燈得到了保留,表面工藝與上殼部分相似,但是由於基礎材質不同,所以實際感覺還是略有出入,相比來說背殼部分的要順滑細膩一些,而側裙則顯得乾燥磨手。右側為可替換側裙,一種是平面一種是波紋面,因為工藝相同觸感其實基本一致,且都容易留印子。
細節部分
按鍵板表面噴砂處理,顆粒感明顯,帶著點“塑膠味兒”但是手感非常銀宕;左鍵位置嵌入了兩個DPI+/-調節鍵,比較特別,而相應的中縫區域的自定義鍵則改為了配置切換鍵;滾輪兩側帶霧件導光,中間的膠套使用了與背部、側面相同的波紋紋理,觀感、觸感都是上乘。
側裙和上殼背部是標誌性的波紋塗層,搭配其它區域的噴砂表面、尾部鏡面飾條和燈位燈帶,整體顯得錯落有致;與賊船其它遊戲鼠不同,新Dark Core因為有140g噸位自恃,無需考慮什麼勞什子重量控制、減重方案之類,除了背部LOGO燈,中縫指示區、DPI指示燈位,側鍵和側裙後段也增加了裝飾性的燈帶燈窗,直接背光拉滿。
右側可替換側裙,磁吸設計,表面顆粒感比之按鍵更細膩,類似於當年的“DryGrip”,容易留劃痕,但是手感很棒,對汗手尤其友好;增加的指託部件,主要是避免手指與循跡表面摩擦,並不影響右側曲線,保留了與預設配件相當的提拉能力;側裙與中殼接駁的區域還巧妙設計了無線接收器的收納倉。
略顯科技感的底盤和前臉延伸區域,大開口介面沒有什麼噁心人的阻擋,對第三方線材相容良好,類似進氣口的格柵設計也讓外觀變得更有味道。
驅動與光效
船新升級的iCUE4讓Dark Core這艘“老船”也煥發了新的光彩,背光效果支援8種預設,還可實現對預置方案的單獨調節和單區多段自定義;三階DPI外加一個狙擊檔,滿足一般需求,如果對DPI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利用配置切換實現更多種DPI組合,搭配對應的指示燈色彩標識,迎合不同的使用環境和習慣;新Dark Core支援無線模式下2000Hz的回報率,是目前市面上唯二能達到這個數值的無線滑鼠,還有一支是同為賊船旗下的“冠軍系列”Sabre無線版。
通電展示。燈帶燈窗勾勒出充滿科技感的外形身段,發光位置不算特別多但是區域自定義足夠豐富、光效足夠質感;主按鍵中縫處還有一顆專門用於顯示電池狀態的指示燈,能區分正常電量、充電中和低電量狀態,對於遊戲黨來說這種功能有著遠被低估的重要作用。
效能與手感
效能方面。新Dark Core採用原相PAW3392光學引擎,這是一枚專為無線滑鼠最佳化的遊戲級定製感測器,標稱最高18000DPI,支援以1DPI步進調節,紙面資料與現在的PMW3392相當,但是功耗更低;AXON Hyper-Procession技術加持,無線模式回報率達2000Hz,能帶來更快速的按鍵、移動響應速度;有線/2.4G/藍芽三模鼎立,2.4G模式獨有SLIPSTREAM WIRELESS無線技術,延遲低至1ms以內,且擁有IFS智慧跳頻和60ft的有效範圍。
續航方面。內建1000mAh電池,2.4G模式下標稱全背光開啟可使用16小時,關閉背光是36小時,藍芽模式下則是背光18小時,無背光50小時 ,同時SE版還支援Qi無線充電協議,可以搭配賊船自家的MM1k,雖然不能邊用邊充,但是不用時就放在充電區域充一會基本也等同於永動了。當然,不考慮無線充的話,正常打遊戲使用還是有點捉襟見肘。
按擊手感。微動應該是採用歐姆龍藍點50M,經典的清脆、柔和的風格,有回彈緩衝,對比更早的白點系列增加了些許硬度,優化了按擊回饋,實際使用中單點、潑水錶現都不錯,快速連點也並無粘連感,當然還有歐姆龍系列最大的優點——長期使用不累手,搭配調教良好的分體按鍵,可以說是非常萬金油。
握持手感。首先無法避而不談的一點就是140g的分量,放在輕量化盛行的今天就是個異類,但並不算沒有受眾,一部分崇尚質感的、對輕量化沒有執念的、懷念經典設計的或是單純手勁兒大的... 都可能對新Dark Core產生偏愛,某種角度上類似於比如現在流行吃甜,但喜歡吃辣是刻進DNA不會輕易改變的;人工學方面的表現則可以用“出色”形容,精心雕琢的側裙和完美的上殼拋物線,使得提拉能力和飽滿舒適的握感並存,成為最大的亮點,可替換的指託側裙算是一劑不錯的調味料,在不影響提拉的前提下加強了對指尖的承託作用,不怎麼常見而且很漲好感;整體尺寸約128mm×68mm×43mm(不考慮指託部分),落在中大型滑鼠範圍內,加上自重因素,真正的“不動如山,動如坦克”,對小手使用者和手勁兒有限的玩家顯得不是那麼友好。
相容性與循跡表現
核心PAW3392可簡單對標PMW3392,相容性自不用多說,定性測試如下表面:Func 1030、某鋁墊、虎符金烏2、QPADCT、賊船MM300、QPAD CD-45、虎符青髓2 PRO、虎符宗師,涵蓋樹脂、金屬、硫化、塗層、平紋、尼龍、特殊高密等型別,實測相容性良好。
附上平紋布面上新Dark Core的PLOT圖。採集分別在回報率1kHz和2kHz下進行,總體來看偏移量尚可,波峰處有輕微抖動現象,回報率增加的情況下抖動也隨之增加;X-Y軌跡圖可看出循跡表現良好,無明顯丟幀和不穩定,回報率增加後,點陣明顯更為密集和粘連。
↑回報率1kHz
↑回報率2kHz
↑回報率1kHz
↑回報率2kHz
總結環節
詳見上面開箱描述和使用體驗部分,目前價位在600左右,綜合考慮各方面,剛需可入。最後說下不足:需要明確的是,重量、尺寸跟受眾有關這個不太好定論,好這口的、不好這口的看法不可能相互調和。至於其它方面,一是標配的編織線粗又硬,which也是賊船老傳統了,有線模式屬實名存實亡,這玩意就跟K系列的塗層鍵帽一樣,叫好的基本沒有,吐槽是共識;二是電池容量有點高低不就,續航只能說一般性,好在電池狀態指示燈能提醒充電,算是扳回一城。